5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无血预充体外循环的管理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无血预充体外循环(CPB)的方法及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11至2016-11收治的先心病528例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无血预充体外循环情况.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畸形矫治手术,选用改良体外循环管路减少预充量,依据患儿术前红细胞压积(HCT)水平,选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技术,使用血液回收机行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减少血液丢失,依据体外循环情况行常规超滤、平衡超滤及改良超滤,实现无血体外循环.结果:528例不同体重患儿的预充量:28 kg(600~650)ml;入室后的平均HCT(36.1±5.9)%,实施无血预充,体外循环5 min时HCT(24.3±3.1)%,停机前HCT(24.8±3.0)%,出室前HCT(32.1±3.8)%.其中有43例(8.1%)患儿体外循环过程中输注库存血,停机后有25例(4.8%)患儿输注库血.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的患儿共72例(13.6%),共放血15520 ml.术中195例复杂先心病患儿中有189例(96.9%)使用血液回收机,333例单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中,仅有3例(9.0%)使用血液回收,且均为稀有血型患儿.体外循环过程中使用常规超滤223例(42.2%),平衡超滤211例(40.0%)及改良超滤247例(46.8%).结论:小儿先心病手术的无血体外循环有其复杂性及特殊性.对于体重和HCT水平合适的患儿,使用改良体外循环管路,结合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及回收式自体输血、超滤技术,无血预充能够安全地在儿童先心病手术体外循环中实施,从而实现节约用血,减少异体输血的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00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
目的:分析近两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01至2017-12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病房收治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运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2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对比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方法65例肿瘤患者,采集血清标本,分别运用ELISA、ECLIA检测各标本中AFP水平,对比两种方法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ICU中突发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
目的 探讨腔内技术治疗TASC C、D级髂动脉病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77例TASCC、D级(共89条髂动脉)行腔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ASC C级病变63例,TASC D级病
目的 观察新型嵌银纤维织物的抗菌性能.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浸渍试验、振荡法、载体定量及扫描电镜同步观察等方法,对嵌银纤维织物进行抗菌定性和定量测试.结果 琼脂平
目的研究一种全自动真空超声清洗器对硬式内镜管腔生物膜的去除效果。方法通过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某全自动真空超声波清洗器清除内镜管腔内模拟生物膜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观察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传统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i PTH)差异。方法按照原发病,将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非糖尿病组(B组)。A组34例,B组52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