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性类天疱疮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20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瘢痕性类天疱疮(CP)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慢性疾病,以水疱为其特征.主要侵犯口腔和眼部粘膜,往往形成瘢痕,所致并发症的性质是不良的.CP的确切发病率和流行情况尚不了解.占眼科患者的1/20000~40000,平均发病年龄为58岁,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2.27.

其他文献
水杨酸用作角质层分离剂广泛地用于治疗角化过度性疾病,水杨酸的作用机制已研究得很多,而水杨酸在不同赋形剂中的生物利用度却从未评价过。本文作者通过角质层硝酸银染色及光反射测定,研究了3种不同软膏处方中水杨酸的释放和活性。
期刊
众所周知,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也相应增加,发病率可能升高.本作者认为,如果接触麻风杆菌的年龄对于发生麻风病是一个重要因素的话,那么,一般来说麻风病人,特别是某些型别的病人和正常人相比较,其家庭人口和(或)出生次序的频率分布却有所不同.作者用2年时间,研究了希腊雅典传染病院麻风病中心的187例麻风病人,其中114例瘤型(LL),73例结核样型(TT),并以附近综合医院中社会经济地位低
期刊
鉴于已报告两性霉素乙和无环鸟苷联用对病毒有协同作用,作者用产量减少测定法(Yield reductionassay)在体外研究了酮康唑单用或与无环鸟苷和阿糖腺苷联用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HSV-Ⅰ和HSV-Ⅱ)的作用.结果表明,酮康唑对人肺细胞中生长的HSV-Ⅰ和HSV-Ⅱ病毒滴度的下降与剂量有关,酮康唑最大作用的剂量是10μg/ml.值得注意的是酮康唑对HSV-Ⅰ和HSV-Ⅱ同样有作用.
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STD)密切相关,后者被认为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流行病学的危险因素.本文作者对男性生殖器疣患者的配偶中HPV亚临床感染和宫颈结构不良情况进行了研究.
期刊
病例1.男性79岁,患无瘙痒的复发性荨麻疹10年.病人有四肢无力和痉挛,无关节痛和骨痛.体检除皮损外未见异常.皮损主要位于四肢,为红斑丘疹性斑块,呈迂回状和环状.实验室阳性发现:血沉66mm/h,IgA、IgG正常,IgM14.3mg/ml(正常0.5~1.9).免疫电泳显现单克隆IgM κ-蛋白.皮损活检见血管周围白细胞碎裂性嗜中性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检查未见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强的松治疗6个月
期刊
鉴于文献报告生后前数周接触抗原可使免疫系统不成熟的婴儿致敏,促使异位性疾病的发生。为证实早产儿异位性疾病的发病率是否增高,作者对一组异位性湿疹儿童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了预料不到的结论。作者收集了1982年1月~1987年8月来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445例异位性湿疹患儿的资料,从双亲处了解到患儿的胎龄,这些患儿均出生于1981年2月前后。患儿所在地区1981年和1982年共分娩并仍然存活的儿童有876
尽管麻风杆菌特异酚糖脂证明是极好的试验抗原,但作者仍认为Abe所建立的荧光麻风抗体吸收试验(FLA-ABS.T)对麻风免疫流行病学检测和控制方案仍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方法,且交叉反应少。基于上述理由和考虑到墨西哥白种人的棍合血统及特殊的环境分文杆菌分布,作者试图对FLA-ABS.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测性以及发现交叉反应的可能性作出评价。
期刊
蕈样肉芽肿(MF)属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其T细胞为亲表皮性辅助T细胞.有报告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能够抑制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故试用该药治疗CTCL.本文报告2例治疗结果.
有报道痤疮患者中82%至少有一个同胞有痤疮史,60%的患者其父母一方或双方患过痤疮。而同卵双胎者一方患痤疮则另一方几乎100%也患痤疮。作者对性别相同的20对同卵双胎(年龄14~16,年龄中位数15)和20对非同卵双胎的痤疮患者(年龄12~18岁,年龄中位数15)进行痤疮程度和皮脂分泌率的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发现同卵双胎者皮脂分泌率无显著差别,而痤疮的严重程度差别显著(P<0.01)。非
本文报道一例51岁女性,为医院病案管理员,既往无异位性皮炎和其它皮肤病.一次在遗弃的小屋中清理旧病史资料后,面、颈、手及膝部出现极痒的皮疹,表现为荨麻疹样红斑性丘疹,融合成斑块.疑为虫咬反应,但未找到昆虫.再次进入该屋,皮疹重新出现.临场清扫,除发现许多德国蟑螂的残体外,无螨、臭虫等其他节肢动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