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81065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从李鸿章生平概况出发,分析李鸿章所具有的人物个性,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评价,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客观地认识李鸿章。
  关键词:重臣;李鸿章;洋务运动]
  李鸿章变幻莫测的人生经历使他变成我国晚清期间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从他的内心来看,既精明狡猾、又宏图大志,既铁腕毒辣、又委曲求全,既孤独脆弱、又风光得意,既推动了晚清的发展、又是晚清的一个绊脚石。在看待李鸿章时,我们应该使用辩证的方法对其生平、人物个性、人物评价进行综合地分析。
  一、李鸿章生平概况
  李鸿章是我国晚清年间有名的大臣,生卒年为1823年二月至1901年十一月,名章铜、字渐甫、晚号为仪叟,是安徽省合肥人士,曾作为有名的洋务运动领导者之一,被世人赋予李中堂的称呼。李鸿章建立了北洋水师与淮军,担任北洋水师统帅,对我国来说,北洋水师是国内首支西式海军。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东宫三师,其爵位为一等肃毅伯,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晚清重臣。在他的一生之中,曾参与多个重要事件,如甲午战争、洋务运动、捻军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作为清政府代表进行辛丑条约、中法简明条约、马关条约、越南条约等多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慈溪太后把李鸿章看作玄黄再造之人,德国海军领袖柯纳德把李鸿章看作东方俾斯麦,日本伊藤博文首相认为李鸿章是大清帝国最有能力和西方列强一较高下之人,和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同为中兴四名臣,去世后赠送其太傅称号,谥号是文忠,其著作全都收纳到《李文忠公全集》之中。
  二、李鸿章人物个性分析
  (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很多人都认为李鸿章功在和戎、过在和戎。所谓和戎,指的是战争期间主张和平、不随意开战,利用谈判的形式化解国家间的争端与矛盾。李鸿章的确注重和戎,和戎是其基本的对外政策,自强、和戎等政策表现出李鸿章清晰地认识到国际社会地位受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程度,这使他坚定了洋务运动、强国富国的决心,这种外交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与此同时,李鸿章各种外交思想与投降政策的根本区别为和戎是国家自立自强的长久之计,他主要受盲目推崇和平外交与认识列强不充分所影响,并非刻意想要投降。
  以这样的角度看,李鸿章的外交政策又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他没有发展和认识到列强贪婪的本性和入侵的野心,尤其是俄国、日本等扩张领土的要求,并且错误地认为国际法具有完全调节其他国家和中国关系的作用,从而让韬光养晦这样的理想主义让大量的外交常识付诸流水。
  (二)开明和腐朽的冲突
  作为一名重臣,李鸿章生于一个地主官僚的家庭,从下边受到传统的封建式教育,变成一个崇尚礼教纲常的人。他在朝廷担任重要的职务,位高权重,和其他大臣相比较没有表现出太大的不同,大肆吹嘘大清帝国,经常随意训斥下属,对于同僚也没有一个尊重的态度,但是对洋人却是尤轻侮之。从李鸿章这样自大而自信的心理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整个晚清社会心理的状态,反映了晚清期间国人普遍非常自负,这样的自负从一定程度上存促进了心理、国民的封闭,暗示着大清帝国最终会逐渐没落。
  虽然李鸿章较为腐朽,我们也需要肯定他为官期间开明的表现,具体表现为李鸿章有较强的时代观念。千古命题是李鸿章看待当前局势的主要观点,在这样的时代观念下,反映了李鸿章思维的开放与先进,主洋务非夷物、派留学生出洋等举动也是这种开放性的表现。最广为人知的便是李鸿章等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这对晚清具有跨时代的巨大意义。
  三、李鸿章人物评价
  (一)正面评价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他竭尽全力地维护我国利益,致力于洋务图强事业之中,但是依然不能使我国当时发展落后的现状发生改变。在和列强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方面,李鸿章还试图据理力争,但是由于我国当时非常羸弱,只能被迫满足列强的过分要求。在洋务运动方面,李鸿章、曾国藩一干人等主导了著名的洋务运动,体现出了李鸿章的进步。同时,在外交方面,李鸿章有过积极维护我国的记载,当八国联军将北京攻占以后,他只身一人前去谈判,最后没有割让土地便让事件平息,而且甲午战争对我国不利的条件下,他主动以最低的代价实现和解,以上都是李鸿章維护我国的积极表现。
  (二)负面评价
  世人常说李鸿章有很多决策是错误的,比如看重海防、逃避战争,将我国新疆整个国土的边防放弃,1885年与日本战争完全胜利的条件下依然对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进行签订,允许日本人在朝鲜驻兵,甲午战争由于错误指挥使所有军舰都被歼灭于危害,还有赢得了中法战争却进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以上李鸿章的行为虽然受客观条件所影响,是形式所迫而做出的无奈之举,不过李鸿章仍旧要为这些误国的错误决策负责。除此之外,早期李鸿章在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镇压的过程中也曾残杀了大量的同胞,并影响了人们对淮军与湘军的综合评价。我国沦落并未由于李鸿章的洋务运动等行为而发生改变,这使李鸿章的功绩变得并不明显。
  四、结语
  总而言之,研究李鸿章的人物个性与人物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应对李鸿章生平概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理想和现实、开明和腐朽两个角度分析李鸿章的人物个性,对李鸿章作出正确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从而客观地看待李鸿章在历史漩涡之中的所作所为。
  参考文献
  [1]朱宝元.金陵书局创设及其与聚珍书局关系考论——兼论曾国藩、李鸿章对金陵书局发展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17,(12):107-109.
  [2]王昭鼎.梁启超《李鸿章传》与《清史稿·李鸿章》之比较——管窥中国近代传记文学之转型特征[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31(04):28-33.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正当防卫是否需要具备防卫意识、违法性是否纳入主观违法要素以及对违法性的实质判断不同,形成犯罪既遂、未遂、无罪三类观点。正当防卫应当具备防卫意识,违法性的判断不能排除违法阻却事由具备主观正当要素的必要。违法性中包含主观违法要素,主观违法要素与危险的紧迫形结合才能更好的判断违法性。  关键词:偶然防卫;正当防卫;违法性;法益侵害性  刑法解释具有个案裁判“唯一性”功能,类案裁判“有效性”功
摘 要: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从行政这一主体视角出发,注重完善行政部门内部監管机制和提升行政人员综合能力素质,能有效助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关键词:行政视角;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优化策略  行政部门是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实施主体,也是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关键。从行政主体的角度考量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对推动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深远。
摘 要: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读者,满足读者需要是图书馆运行的主要目的。在图书馆向数字化迈步的进程中,如何满足读者需求,是从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馆员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读者需求;需求管理;数图管理  网络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电子资源。网络已猛烈地与图书馆争夺着读者资源,在数字化发展不可抵挡的潮流下,如何以“读者为中心”做好知识的传导工作,已成为从事图书馆事业的馆员们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摘 要: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阅读理解的感受,他们对图书馆的服务里面也有了更好的需求,所以,对于图书馆方面来说,他们需要利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技术和不断改进创新服务等方法来吸引阅读者的兴趣,为读者带来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读者;图书馆;服务理念;变革研究]  随着社会总体服务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
说起阅读,相信很多人人都会想到和语文相关的“文科”类学科,其实,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学阅读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活动。学生的数学阅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数学阅读
摘 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远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定教,为学而教。为达到有效教学,对于不同的知识进行教学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就更为重要了。以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做出一个用类比探究方式开展的教学实例,以期能体现出类比探究方式教学的重要性、有效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类比法;初中数学;不等关系  
我们15号清晨抵达吉隆坡国际机场,驱车前往花园城市新加坡,途经古城马六甲,新马之旅从这里开始。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的发源地,有五百多年岁月的痕迹。这里居住的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马六甲的三宝山又名中国山。明朝时太监郑和下西洋曾访问马六甲王朝。明朝皇帝将女儿“汉丽宝”公主许配给马六甲的苏丹,这就是命名中国山的历史渊源。  沿着马六甲海峡行走观赏风景建筑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马六甲,我们看到了东南
冬至  斗转参横清景至,葭灰初动一阳生。  朝来和气南枝早,寒谷春萌物向荣。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折丹桂,玉兔挥毫寄彩笺。  万里乘风临玉界,却疑归去是三山。  冬日书怀  岭外梅花分外艳,旧时春梦了无痕。  醉来几度凭栏立,落日寒鸦下远村。  读书  挂角负薪吟日月,萤灯雪案送晨昏。  半生名利添霜鬓,一缕清风昼掩门。  乡愁  故园烟柳相思瘦,一夜西风绿鬓凋。  王粲登楼思远客,陶潜饮酒有谁
1924年,日本满蒙印画协会在大连发行《亚东印画辑》,每月围绕特定主题刊登照片,纪录中国每个城市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历史等,照片大致摄于1324-1944年  上海大世界  上海果然是潮界先锋,这座商业大厦放到现在也很吸睛。一位衣衫褴褛的黄包车夫恰好穿过满街繁华,像平铺直叙中隐藏的一个叹号,警示国民觉醒,然而没人理他。  哈尔滨俄式教堂  看到这种造型的房顶,我总会想起脆皮蛋挞冰淇淋……好吧
[摘 要: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直以来崇尚的都是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亘古不绝。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提供了工业及第三产业所必需的粮食以及原材料,支撑着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工业及第三产业的作用尤其巨大,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