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在乡村田野上的旗帜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b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忘,2021年2月25日
  和煦的春风,送来——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的喜讯
  这次盛会——标志着共和国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次盛会——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的篇章
  80岁的赵亚夫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登上了领奖台。他饱含深情地说——
  “我的爱好就是帮助农民富起来,
  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
  还想要继续奋斗。”
  在春耕夏熟的五月
  当大地创造了仓廪足实的奇迹
  绽放了富饶的春晖
  田野洒满了憧憬的花蕊
  我们迎着阵阵春风,来到赵亚夫事迹馆
  聆听他一生为农故事中的情节
  倾听他坚守奉献岁月里的篇章
  亲身感受“时代楷模”的榜样力量
  热诚感悟“道德模范”的农民情怀
  深切感怀“优秀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赵亚夫
  一个普通的名字
  一名普通的党员
  他扎根茅山革命老区60年
  终日坚守田间地头
  坚持“把成绩写在大地上,
  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
  他躬身为农为民——天地宽阔
  先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50多万亩
  给16万农民带来200多亿元直接收益
  丘陵山岗生物多样生态飘香
  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
  深耕大地、为农富农、追梦圆梦
  成为当代“大地活雷锋”
  站在时代的前列
  无愧于共产党人的美名
  他服务群众,无私忘我,甘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自制名片发到农民手中
  提供24小時“热线服务”
  200多农民种植大户由陌生成师徒,变朋友和亲人
  他始终用新时代“最美奋斗者”的姿态
  带头艰苦奋斗
  带头勤政为民
  把“三农”兴旺,当作最大理想
  诚恳真诚、朴素纯朴,勇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拓荒人
  一垄垄的庄稼,一颗颗的谷粒
  是你洒下的一滴滴汗水
  你一颗心紧贴农民传播着科技星火
  你一双脚深扎田地默默奉献敢吃苦
  老百姓一直用心用行——相信你、拥护你、支持你
  走到今天,才有了昨天
  当质朴遇上奉献
  生命,因超越极限而美丽
  攀越了平凡,并非刻意,全因意志
  “从小就对农村很亲切,
  但真正了解农村是读大学的时候。”
  “农村太苦,农民太穷,农业太重要了!”
  “作为一名55年党龄的80岁老党员,
  我从未忘记帮助茅山老区农民共奔小康的梦想。”
  1983年从日本研修带回20株草莓苗起步
  一次次地做给农户看,带着村民干
  ——你多少次不分昼夜
  流连在果蔬稻田间
  探究在温室苗棚中
  ——你用自己的辛劳勤劳、智慧操守
  让“句容草莓”“万山红遍”
  让贫瘠的山林长出“老方葡萄”“阳光水稻”
  让“越光大米”“杏虎水蜜桃”名闻遐迩
  孕育诞生了全国示范农民合作社
  ——在你的精神感召与行动关怀下
  先后涌现出张冬才、王柏生、方继生
  还有王巧娣姐妹等荡漾着富裕的笑脸
  听,戴庄村年轻村官汪厚俊说——
  “赵老手把手传授技术、面对面指导方法,
  我们都想成为像他那样受农民欢迎的人。”
  当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花儿依然会迎风盛开
  “要致富,找亚夫”
  “找到亚夫准能富”
  当人们有深厚的热情
  才有深层的发现
  他总是“把名利看得很淡”
  他总是认为——
  “农民尊重你就是对你最好的报答,
  比金钱宝贵得多”
  奉献超越语言,展现世界万千
  以事业赢得的,是名衔
  以奉献赢尽的,是名望
  从扶贫脱贫,到引领致富
  一辈子情深,一辈子回响
  赵亚夫——已不是一个人的名字
  就像一束亮光,照亮人们的心灵
  汇聚成最美的精神灯塔,照亮前行的方向
  正如一面亮堂堂的镜子,一本鲜活生动的教材
  更似一面飘扬的旗帜,越来越亮丽、越来越鲜艳
  旗帜,高扬在乡村田野
  旗帜,高扬在百姓心中
其他文献
21/2020总第951期  《读书》杂志上一篇对戈登·伍德史学名著《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的书评中提到:将美国放在西方政治传统中,是否能跳出“兴亡周期律”?伍德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国父们”建立了一套多元代表制度,任何群体的利益都能得到伸张。  面对蔓延全美的反种族主义抗议,我采访的美方人士全都保持着这种制度自信。《新共和》的政论作家说,特朗普肯定会因对弗洛伊德的态度而输掉大选;普林斯顿大学的政
中美联合制作的多媒体舞剧《春江花月夜》(英文剧名PEARL),以全新的国际视角,融会多元文化,通过动态的语汇形式讲述了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和诺贝尔两个文学奖项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人生故事,剧中借用了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春江花月夜》,分别以春、江、花、月、夜五个篇章,对应着赛珍珠的青春、旅行、创作、思念与梦想,着重表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对赛珍珠的实质影响,用中国传统的诗词意境和舞蹈艺术的国际语言,用片段
我已不记得自己第一次读这篇《紫色人形》的具体时间,但对自己当时所受到的那种震撼和感动,我却一直记忆犹新——读罢这篇作品,我已是泪流满面。  事实上,如今,当我已是不知第多少遍重读这篇作品时,我的眼眶还依然要忍不住潮湿起来。  深深地震撼和感动我的,是那犹如“一枚巨大的纪念邮票”一般的、印在那块洁净的豆青色油布中央的“两个紧紧偎依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  这“两个紧紧偎依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演绎了
“春伢,春伢啊,跟娘回家,跟娘回家啊。”天蒙蒙亮,富家河前喊儿桥上,桂婆嘶哑的喊声,时大时小,一声接一声,一步一步往家里赶,喊声村里人听得清清楚楚。  什么喊儿桥?在百度里搜了多少遍,也没有搜到这个名字。唉,住在这富家河边,吵死人了。河对岸白色小楼房里,躺在床上的香儿被桂婆的喊声吵醒,早早地就爬起了床。  从城里嫁到富家河几年了,个子高挑,白白净净的香儿,是村里妇联干部,村里大大小小礼节,杂七杂八
微型小说《锁链》妙处有三:第一,依附玩鸟人生活,灵动可读;有一只传奇的鸟,造成一个巨大悬念。第二,作品并没有对这只鸟做神秘处理,而是让驯鸟人迅速解开谜底,形成一个完整而让人回味的叙事。第三,作品的结尾,以小搏大,看似不经意间触及社会转型的关键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一只传奇的鸟,一旦明白底细,刹那间失去传奇色彩。驯鸟人使用特殊的方法,把锁链从鸟爪移到了鸟心。这种特殊的生理性训练方法,给
秋行山林,遇见野菊。一点,两点,黄,明艳的黄,在石缝,在荒篱,在小路。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菊有多种,相比荒篱的野菊,花盆里饲养的菊,硕大,繁复,明丽,是深宫里盛装的娘娘,珠环佩绕,裙裳逶迤。而野菊,只是山里的丫头,粗布衣服,不妆不饰,熠熠生辉。  我素喜自由,偏好未经修饰的天然。  野菊,一个“野”字,写尽山中小花的自在。没有雕饰,没有拘束。一分天真,二分淳朴,三分率性。  野菊的美,在于
登北固楼  (一)  到此登高北固樓,  秋光满目不悲秋。  长江东去滔滔水,  洗尽千年无限愁。  (二)  凭栏长啸望神州,  万里风光万里流。  千古英雄浪淘尽,  今人个个弄潮头。  西津渡咏梁红玉  古渡西津小蒜山,  千年百战尽成烟。  红颜散发擂军鼓,  十万金兵皆弃鞭。
编者按:  孤城诗里那种冷峻而灵动的气息是令人着迷的。他的冷峻来自于洞察天地之锐目,来自于诗写技艺之醇熟;而灵动则是这位七〇后代表诗人令人望其项背的诗歌天赋的体现。  寿州高峰的诗,善于以叙事生情、寓理。乡土是寿州的,也是高峰的诗歌之根。家长里短,浅淡的生活伴着诗意行进在字里行间。  冰水,是近年来诗写势头强劲的浙江诗人。她诗中的蕴藉既有江南女子的轻盈柔和与内敛,也有古越青铜般的锋利沉静与炽烈。不
我以前的“金钱观”一直都不怎么清晰,我向来都是需要买什么东西就向爸妈要,可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改变了我的观念。  “岳慕云,你看我的新发卡,是我自己攒钱买的哟!”  “岳慕云,我昨天刚买的赛车,漂亮吧?是我存了整整一个月的零花钱买的!”  看到同学们用自己存的钱,买了喜欢的东西后开心的样子,我决定也为自己设立一个“小金库”。可是,钱从哪儿来呢?我得为我的“小金库”做点儿努力。于是,我热血沸腾地制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