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交流互动 促进学生成长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ei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發展的过程。教师要重视数学课堂的交流互动,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课堂上我的做法是:
  1 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前提。有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才能想去交流,乐于交流,学生就能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成长。如教学六年级《比例尺》时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能在练习本上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吗?学生们会觉得任务很简单,轻易的完成。教师进一步提问,你们能将教室的实际长度在本上画出来吗?学生肯定不能做到。教师向学生讲解“太大,太小”的图形画起来有问题,可以用比例尺解决这一问题。比例尺不是三角尺、直尺。大家搜集到比例尺的素材了吗?相互交流一下吧。教师将这一话题抛给学生,学生就会兴奋的拿出事先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因为学生自己准备得充分,他们有和同学们交流表达欲望,这样教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再如教学《平面图形》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教师播放动画“大森林里下雪了,小狗、小鸡、小鸭子高高兴兴的在雪地上玩耍,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这时,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圆柱这几个立体图形小朋友也来了,它们手拉着手,也在雪地上印下了自己的脚印。”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立体图形小朋友会在雪地上留下什么样的脚印?用这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学生相互交流。
  2 教师有目的的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引导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后,要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掌握,对学生的交流进行正确、适当的引导。如果教师对学生交流的情况不加以引导,学生的交流可能会走向偏颇。如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有位老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小组学习活动:他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组发一副扑克牌,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认识数的大小概念。可结果却非常糟:整个教室乱哄哄一片,有个组的学生正在为由谁来记录而争吵,另一个小组中的学生正在争抢扑克牌,而另一组的学生正在争座位……这位老师的结论是:他的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合作学习,她无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更谈不上交流。其实教师只要对学生加以指导,情况就会不一样:教师将学生分组后,要求大家进行小组交流。大部分学生积极投入到小组中,也有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参与。此时,教师在一个小组中倾听学生的交流。过了几分钟后,出现了学生大声说话,还包括学生偏离学习任务的想象。这时,教师可以走到表现最好的小组边说:“我发现这一小组的合作有许多优点,他们交流是一个一个说,不说的同学听得很认真,还会表扬说得好的同学,也会帮助同学……希望其他的小组也是这样的,请大家继续讨论。”在表扬以后的几分钟里,所有的小组都会更加投入到小组交流中去。
  再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三角形的大小颜色等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如果老师不进行及时的交流引导,学生就有可能在这些条件上花费许多时间,还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在出示情境主题图后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图中的三角形有很多,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分类呢?以前学习三角形时我们研究了三角形的哪些特征呢?能不能从以前尝过的知识中找到一种好的合理的分类方法呢?这样将学生的思维导向以前学习过的边、角知识,学生会放弃图中表面的东西,而是和学生们交流讨论三角形的边与角的特征。
  3 激发学生交流的自主性、自觉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当好这个角色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与交流变成学生的主动要求,让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急于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明确给学生,并激发他们完成任务的情感,让他们在探究中交流、在汇报中交流、在总结中交流。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先将学习任务明确:我们今天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你们想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们拿出学具,分组交流、实践,学生们会先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形成组内共同的想法,通过操作后,小组会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个成果是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的得到的,他们会非常愿意。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应该重视这一工作,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参与实践,审视和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行为,真正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新的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要积极探索语文创新学习,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学习中参与
期刊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成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能力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具体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②培养计算兴趣;③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④加强计算练习;⑤加强口算训练;⑥与生活实践结合。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
期刊
【摘 要】 教育部“十五”研究课题《教学审美化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级子课题《新课程标准下艺体审美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给我们美术教研提出了严峻挑战;新课标准标的启用,又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带来了一次革命。本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新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并提出设计方案。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美术 审美化教学策略 研究  1 研究背景
期刊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全面贯彻落实。同时后勤工作也具有育人功能,是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后勤做为每个学校的一个部门,其工作具有综合性、广泛性、服务性、社会性和琐碎性等特点。因此,树立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促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我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新课标中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建议是“随文讲解”,一些老师对要不要教给
期刊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有定向的作用。一个学生现在和将来学什么,不学什么,通常是由自己的兴趣定向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讲授的艺术,较高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
期刊
作为一名人名教师,班集体管理是教师们经常研究、探索的一个课题,那么怎样管理班集体,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道德品质,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现在简单谈一谈我的体会。  小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逐步形成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最佳年龄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们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感,缺乏自主判断能力,没有基础的善恶辨别能力,缺乏自制力,思想波动较大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生习惯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家庭、教育部门的重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1 小学生良好习惯意识的培养  “好习惯终生受益”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让学生明白习惯养成不
期刊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