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寡欲的尤怡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怡(?-1749),字在京,又字在泾,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又作饲鹤散人.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江苏省长洲(今苏州市)人.   尤怡出身于平民,排行第三.其父曾有田千亩,生活富足,而由于其兄受"非辜之累",卖田殆尽.至兄弟析分家产时,尤怡只得田30亩,后来又"以事弃去",而成赤贫之家.某年除夕之夜,全家无米成炊,尤怡眼看娇妻幼儿枯居一室,待灯油耗半,无奈走出家门,卖字佛寺,至晨光初透,才得数十钱,易米负薪而归。

其他文献
《“国医”之殇——百年中医沉浮录》一书由郑洪、陆金国编著,已于2010年6月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期刊
今古文经学的讼争,对中国传统学术影响深远,以至演化为二种治学态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的中医学亦受其影响.这些影响反映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内经>不同版本之间字词的差异;其二,<内经>中某些理论的形成,如五脏与五行的配属;其三,后世医家注疏<内经>的方法。
1949年以来,学者在全国进行3次大范围的中医古籍资源普查,分别编撰了《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其中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书最多、最全,计13 455种.《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在编撰过程中,对古籍的分类问题、书名著录、成书年著录、著者著录、出版年著录、版本著录等方面修订了前两次编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在古籍的归类、书
秦昌遇,字景明,号广野道人,又号乾乾子.上海人,明代著名医家,撰著甚富,有<伤寒总论>、<脉法颔珠>、<方剂类选>、<病机提要>、<症因脉治>、<幼科折衷>、<幼科金针>、<幼科医验>、<痘疹折衷>和<大方医验大成>等10种著作行世.秦氏生平志趣高雅,董文敏尝绘<六逸图>,皆郡耆宿,景明年最少与焉,可见其深为士大夫所推重。
期刊
一般认为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素问>所用底本是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但是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发现诸多疑点.其实在王冰之后、林亿等之前,宋政府曾两次组织对<素问>进行校勘,另外也有私人校勘者.经过对林亿等注文的深入考察,可知新校正并非采用王冰次注本原本,而是加注的次注本改易本.此加注的次注本改易本,理应为景祐二年(1035)丁度等在天圣四年(1026)校勘基础上的<素问>再校本。
喉罩通气是一种新型的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喉罩通气道(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则是一种介于气管导管和面罩之间的特殊人工气道装置,被认为是过去20多年来通气装置中最重要的进展.目前,有多种型号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除气管插管外最重要的气道装置[1-2].下面就喉罩的发展简史作一回顾。
期刊
(编者按:医学史和医史学的概念、学科划分、研究分野和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对于医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重庆)的主要议题是"医史学科属性及内涵、外延研究".在会议交流的基础上,本刊以"医学史与医史学"为题组织这次"专家笔谈",请大家就某一具体问题、从某个角度发表见解,意见可同可异,不嫌重复,不避分歧,希望通过讨论,引起学界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进而推
期刊
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06年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作为重点项目之一,广东省出版集团策划出版《岭南中医药文库》大型丛书。2010年初,该丛书的“医史文献研究”系列中的《岭南医学史》(上卷)及《岭南医学与文化》正式出版发行。
期刊
1982年4月16-22日,卫生部在湖南省衡阳市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整顿和建设的意见>、<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学院>3个文件,主要提出了加强中医事业建设、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问题,认为不把中医机构建立起来,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就没有基地;有了中医机构而不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则仍不可能起到发展中医事业的作用,也就失去
期刊
2009年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韩城矿务局沉陷区的古墓葬进行清理,在盘乐村东300米处发现一座宋代壁画墓.整个墓室为磨砖对缝结构,墓内东、北、西壁面上遍布壁画.正面(即北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绘制巨石牡丹,为墓室装饰画;下部是整个墓室的主题画面——一幅令医史工作者异常惊喜的图案:画面正中为男墓主,慈眉善目,端坐于木椅上,椅后为一黑框白色屏风,其上草书题诗,部分文字依稀可见.墓主右侧有5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