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5年间贵州省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来源 :生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分析旨在检验多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揭示喀斯特内部差异性,并为不同类型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决策依据,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水热、地质地貌、土壤、土地利用/土地覆盖4个方面考虑,对2000—2015年贵州省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省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整体平稳转好,4期综合指数分别为51.08(2000)、52.65(2005)、51.93(2010)、53.36(2015)。2)黔南州、遵义市以及铜仁市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较稳定;六盘水市、安顺市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毕节市、黔西南州综合指数稳定性较差。3)丘陵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增幅较大,盆地波动较为明显。4)不同喀斯特类型区综合指数:非喀斯特地区>亚喀斯特地区>典型喀斯特地区,喀斯特地区改善幅度高于非喀斯特地区。未来应继续加强土地相对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土地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对于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盆地地区应进一步优化开发利用方式,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大学生处于人格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吸收、摄取明确的价值观念,调整人格结构,形成独特、整合的人格,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本文在对北华航天工业学院18
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HS801的基本功能及二次开发技术,给出了该虚拟仪器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案,并介绍了经验和体会。
2002年,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面勘界工作全部结束,部、省、县三级勘界档案全宗也已形成。目前,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由全面勘界转为依法管界阶段,国务院出台了相关规定,行
政府部门中企业基础信息存放分散,系统和数据源异构,共享和交换困难,形成了“信息孤岛”。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解决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异构系统、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