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建立黄花蒿品种改良及微繁殖技术体系,以黄花蒿嫩茎、叶为外植体,研究了离体培养、试管苗再生途径和多倍体诱发技术.结果表明,在只含6-BA的培养基上,外植体愈伤组织通过胚
【机 构】
:
湖南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长沙市科技局,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黄花蒿品种改良及微繁殖技术体系,以黄花蒿嫩茎、叶为外植体,研究了离体培养、试管苗再生途径和多倍体诱发技术.结果表明,在只含6-BA的培养基上,外植体愈伤组织通过胚状体途径发育成植株;2,4-D与6-BA配合使用时形成致密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入含细胞分裂素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产生不定苗;带腋芽茎段培养在附加6-BA或KT培养基上,腋芽增殖快,可建立腋芽微繁体系;用0.05%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带芽点愈伤组织48 h,诱发率达60%,并获得了2n=4x=36的多倍体试管苗.
其他文献
采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在卵巢颗粒细胞对数生长期,对F-2毒素的繁殖遗传毒性和V-E对其的解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毒素组细胞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
以优质绿茶为材料,在-15,0,4℃及室温下贮藏10个月后,进行2个月的货架期贮藏试验,在贮藏前、贮藏10个月、货架期第1个月、货架期第2个月后分别对样品的物理性状、品质成分进行检测
为了得到最高菌丝产量,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激活蛋白菌株培养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激活蛋白菌株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20%1号培养基,以温度26℃,培养时间60h,转速16
为给甜菜夜蛾的抗性研究、SeNPV的工厂化生产等提供生长一致、高质量的大量虫源,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甜菜夜蛾人工饲料5种主要组分麦麸、酵母粉、干酪素、胆
烟草几丁质酶基因已转入番茄、烟草等作物中,并得到了抗病基因植物,为了检验该基因转入水稻后,能否得到抗病的水稻,构建了适于水稻转化的质粒pGB1121。将烟草几丁质酶基因(TchiB)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