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性疾病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47761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我院1984年5月~1988年7月收治急性颅脑损伤737例中收集了145例持续ICP监护的病例。全组均行CT扫描并持续ICP监护。对意识与ICP、CT与ICP及ICP与预后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意识、脑室和脑池形态、脑室颅腔比率、中线结构移位以及预后与颅内压有一定的关系。但在临床上除以上关系外,与意识、预后有关的因素还很多。故ICP监护不是唯一判断预后的指标,必须结合临床才更为可靠。
期刊
本文报告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经手术证实。通过对血肿内容物和包膜的病理形态学研究,支持了血肿不断增大与再出血密切有关的现代理论。同时对本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1987年2月至1989年2月共选择20例顽固性癲痫,均经3次以上EEG确诊,初步定位,再行spECT检查,证实或明确痫灶部位后在脑电监测下行痫灶切除术。术后随访6~30个月,13例完全停药、5例药量减半而无发作。经临床观察认为:spECT对于痫灶定位较单用EEG更为精确。
采用放射性生物微球参考滴血技术,观测健康麻醉家犬各节段脊髓灰、白质及器官区域血流量。脊髓灰、白质血流量及其比率的节段性分布,以及心、肝、肾等器官区域血流量的分布,与相应的血管解剖分布一致,所测血流值与文献报道一致。生物微球技术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适用广泛,代表微循环营养通路性血流量,是研究脊髓和器官微循环的理想手段。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161例合并颅内血肿的颅内动脉瘤。经临床和CT资料分析表明,前交通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瘤易发生脑室内出血,而大脑中动脉和胼周动脉的动脉瘤易发生脑内血肿。应根据颅内出血的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入院时临床状况、动脉瘤部位、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脑室内出血程度以及颅内出血的类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