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华北冷涡降水的云物理飞机探测特征

来源 :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1999年5月17~18日,由华北冷涡与长江中、下游切变线系统在山东境内交汇形成的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对这次天气过程进行了飞机连续观测和人工增雨作业.此类降水是山东春季降水系统中的主要过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业高度为4150~4500m,是层状云的中上层.云中含水量较小,最大值为0.035g/m3.云粒子浓度最大值为250个/cm3,云粒子直径、浓度空间分布等存在不均匀特性.其降水云系存在明显分层,云层之间有一干层,不利于降水.
其他文献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 ,讨论了晚播膜下条播冬麦各生长发育时段气候条件的适宜程度 ,并分析了晚播地膜冬麦高产节水的农业气候原因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与复播棉花相配套的晚播地膜
新年伊始,受北方南下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国出现多次降水和大风降温天气过程.1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长江中
1月份,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我国多次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由于暖湿气流活跃,国内出现6次降水过程,大部地区降水偏多.
将国家气象中心T106和HLAFS、山西省气象台BP神经元和动力相似方法输出的降水预报值作为预报因子,运用灰色理论分别将以上4个预报因子原始数列和降水实况数列作一次累加生成
分析了从上一年夏季以来500hPa高度距平场的持续变化对当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副热带地区高度距平累积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降水有密切的关系,
以5天平均的500hPa高度场格点高度值为预报因子,三峡地区4个区的候面雨量为预报对象,建立简化的典型相关预报模型,并采用历史资料独立样本检验的方法进行预报试验.对预报效果
利用西藏高原26个测站26年(1973~1998年)汛期(5~9月)降水量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旋转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原汛期降水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解得到的降水空间
2月份,冷空气活动虽然频繁,但势力较弱,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接近常年.由于受西南暖湿气流的长时间影响,南方持续低温阴雨天气.
2月份,我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月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低温阴雨寡照.
利用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和闪电信息对1998年7月23日和8月16日夜间发生于北京地区的两次雷击事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雷暴过程是因局地对流云的发展所致,雷暴中的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