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都市农业显活力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58157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全市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农业物产丰富。近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立足本地实际,通过发展沟域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农业新功能、加强品牌培育保护等措施,有力促进了都市现代农业的提档升级和快速发展。
  发展沟域经济,助力山区振兴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经济的一种新模式,是摆脱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问题突出的“金钥匙”。洛阳市丘陵山区面积广阔,沟壑纵横,山川秀美,具备发展沟域经济的地理、气候、生物、人文等多样性的优势条件,是特色农产品的传统优势生产区域。发展沟域经济可以变山区农村的“短板”为“亮点”,是振兴山区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快速富裕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发展沟域经济,合乎经济业态,符合洛阳实际。洛阳市委、市政府把该项工作确定为全市现代产业体系60个重大专项之一。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共谋划了沟域经济发展(2016—2020年)重大专项建设项目89个,总投资189.3亿元。2017年12个沟域经济示范区完成新增投资24亿元。2018年,全市23个沟域经济示范区计划具体实施项目188个,预计总投资47.18亿元。与此同时,洛阳市进一步夯实了特色产业基础,基本形成了以生态山水、特色种植、休闲旅游、特色村落、文化创意等为主导的产业链格局。2017年,沟域示范区新栽植果树、中药材、牡丹、油料作物等经济苗木2.03万亩,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6万亩;新建成投用农家乐客房224间(套),新增床位460张,农家乐床位总数3000余张。除此之外,洛阳市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2017年,沟域示范区新升级改造道路28.6公里,整修生产路78公里。整修水库3座,新修建蓄水池6600立方,新建橡皮拦河坝1座,整治河道5公里,新硬化灌溉水渠40公里,新建停车场6个,共计4800平方米。这些举措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利好。2017年沟域经济建设辐射带动示范区1.6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以洛阳樱桃谷为例,该项目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带动当地3500余户农民增收,经济收入达到2.4亿元。
  培育经营主体,增强发展动力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激励、基地支持、龙头带动、流通服务、特色高效”的原则,洛阳市先后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休闲农业协会、牡丹协会、扶贫协会等农业社会组织,并注重引导支持各类协会发挥作用,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原料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带动了土地规模经营,带动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的各个环节。按照“原料一般不出境,出境产品必加工”要求,洛阳市围绕“特色粮油、蔬菜、林果、花卉苗木、水产业、中药材、休闲观光农业、畜牧业、水资源”等九大特色产业,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23家、合作社3276家、家庭农场263家,带动农户72万户。
  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
  都市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如何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休闲农业作为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新型形态,显现了其优势。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休闲农业在深入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洛阳市的休闲农业得到了蓬勃发展。2016年,洛阳市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市现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中国美丽田园1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3家、四星级园区9家、三星级园区13家。截至2017年底,全市休闲农业项目总数达到3506个。其中,休闲农业园区271个,休闲农庄99个,农家乐3136家,年接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安排就业人数11.8万人,年实现总收入30.5亿元。以位于孟津县的洛阳银滩休闲农业生态园为例,该生态园依托特色产业莲藕、稻米种植,已从之前的主营种植养殖业务发展成为集种植养殖、科技示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把四季的农事活动与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吸收周边农民200余人就业,带动农户770户,2017年接待游客量超8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7500万元。如今的洛阳,春有“洛阳会盟梨花、油菜花节”、夏有“洛阳会盟荷花节”、秋有“洛阳会盟新米节”、冬有“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和十里银滩·黄河灯会”,已初步形成了春季赏花、夏避炎暑、秋品果香、冬泡温泉,季季有亮点、月月不相同的农业休闲度假新格局;已实现四季有景可看、四季节会不断、四季精彩连连的发展面貌。
  培育农业品牌,提升综合效益
  安全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诉求。洛阳市把农产品“三品一标”工作作为发展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升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标准意识、安全意识,“质”“量”并重,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洛阳市制定出台了《鼓励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施办法》,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 “三品一标”农产品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工作进行奖励,促进“三品一标”工作快速发展。洛阳市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农产品品牌创建之路,不断加大牡丹、水果、杂粮、畜牧四大产业品牌培育力度,大力打造农产品名优品牌。截至2017年底,全市在有效期范围内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1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56个,无公害农产品205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0个,绿色食品47个,有机农产品1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5个。各项指标在全省均居于前列。2017年,在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工作会上,洛陽市22个农业品牌产品列入大会品牌名录。
其他文献
4月25日,来自重庆市巴南區的300余名小学生来到位于巴南白象山的定心茶园,体验茶叶采摘、制作,学习茶文化礼仪。  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积极发展茶产业,推动“茶旅融合”“茶教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期刊
近年來,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积极推进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推广杜鹃花、樱桃、薰衣草等特色种植,打造一年四季都可观赏游览和采摘的美丽乡村“花果园”,通过农旅结合的方式助力农民增收。
期刊
4月20日,是今年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谷雨。谷雨,谓之雨生百谷,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之后,气温加快回升,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生长,因此,谷雨对我国广大农业生产者来说,意义重大。  就在同一天, 2019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开幕。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要适应并遵循这一趋势。这就需要我们继续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市场化改革导向,统筹利
期刊
4月20日, 2019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 (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中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主要产品为对象,对2018年市場形势进行了回顾,基于未来10年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发展环境条件的合理假设,综合CAMES模型基线预测和有关专家的分析判断,对中国未来10年尤其是2019年、2020年和2
期刊
在大英博物馆里,一截古茶树静静躺了上百年。作为普洱茶的祖树之一,它的家乡在遥远东方——中国的云南。  博物馆是历史停留的地方,而历史与现实中的普洱茶都在不断演变与成长。4月26日,云南昆明,在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云南茶博会)上,记者感受到的,正是普洱茶不息的活力。  普洱茶的岁月  “普洱茶是活的。”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的眼里,在芸芸众茶中,普洱茶最是与众不同,“
期刊
总体概况  生产现状  水稻:在种植面积与产量方面,信阳位于全国六个稻作区的华中单双季稻稻区,水稻是大宗优势作物和主导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80万亩以上,其中2017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715万亩,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72.7%(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网2017年12年12 报道,2017年河南省水稻播种面积984万亩,总产量为103.51亿斤,全国稻谷总产量为5017亿斤),2018年水稻播种面积
期刊
本刊讯 (记者 曾诗淇) 4月18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南长沙召开南方水网地区养殖业绿色发展工作会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各级畜牧水产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農”思想,坚持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的总体思路,切实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以提质增效为导向,加快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  会议指出,南方水网地区养殖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制度体系、政策体系、技
期刊
“去年,俺养的郏县红牛下了16只牛仔,县里奖励俺两万多元。有这么好的政策扶持,今后俺养郏县红牛的劲头会更高。”在河南省郏县茨芭镇山头赵村一个牛棚前,村民薛荣山高兴地说。  现年60余岁的薛荣山家住山区,牧草丰富。在县里的红牛养殖政策支持下,他从5年前养殖3头郏县红牛,发展到现在50头。去年,他养殖的郏县红牛出栏20头、纯收入15万元。  薛荣山只是郏县的红牛养殖专业户之一,在位于郏县堂街镇上李村的
期刊
本刊讯(记者 魏龙飞)4月22日,第三届“春耕论坛”暨苹果产业大数据发展应用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以“数据驱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探索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建立产业合作机制、协调产业协作方式、优化产业发展模式。  北京大學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大岳,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陈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礼胜,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苹果产业协
期刊
近年来,宁波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打造“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美丽田园,产业融合、健康养生”的绿色都市农业强市,成功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3.3亿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4.1亿元,全市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宁波模式”领跑现代农业新征程。  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近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