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有效兼顾学生差异的探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竞赛机制;教学资源;网络搜索;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7-0097-01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因为每个班的学生虽然年龄、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在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也要关注学生的特殊性,并且能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兼顾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一、开展合作学习,兼顾学生的差异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一般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划分不是简单遵循就近原则,而是保证每个小组都有几个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习能力弱一些的、性格外向的、性格内向的、回答问题积极的、不怎么爱回答问题的同学。为防止学习能力强的、爱表现的同学独当一面,学习能力弱的、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不积极,我安排了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比如,每一组都选一位组长,一位记录员,一位汇报员,组长负责活动统筹,记录员负责把组员的观点记录下来,汇报员负责把小组的探讨结果展示给大家。而且我要求每位组员都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汇报员由组内成员轮流做,这样就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引入竞赛机制,兼顾男女生性格差异
   在地理课堂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男生回答问题比较积极,而女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很少。这并不是说女生就不会,就不如男生,只是男生的个性比较张扬,爱表现,女生的个性比较内敛罢了。怎么能让女生也积极、主动起来回答问题呢?我根据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引入了男女生竞赛机制——男女生PK,比一比、赛一赛,看看是男生厉害还是女生厉害。而且我总是先让男生参加比赛,当男生表现很好时就给他们鼓励性评价并且加分,然后再让女生参加比赛。女生在“要比男生强”的心理下,也会积极表现,拧成一股绳,不甘示弱。比如,我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国的地形”时,把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每一组派几名代表到前面黑板上贴出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的名称。男生组精挑细选了几个学生代表,完成得非常棒;女生组也很积极,而且抱着“一定要比男生强”的信念,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在教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告诉我们教师,除了要钻研教材教法,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很多时候我们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优选教学资源,兼顾学生的兴趣差异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学科、不喜欢的学科,喜欢的学习内容、不喜欢的学习内容,那怎么能让学生都喜欢地理学科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优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以减小这种差异。比如,我会引入时事新闻、诗词、地理小故事、顺口溜等素材,创设和生活有关的地理情境。
   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山脉时,我之前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帮助学生画出山脉的走向: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找出不同走向的山脉,最后请小组代表到屏幕上指图加以说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很多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好。后来我就反思: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于是,我编了个有关山脉的神话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学生们笑声不断。紧接着,我让学生解释屏幕上画圈的字词。这样,学生在解释的时候,就对祖国的大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很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不喜欢本学科的学生,教师就要想办法挖掘生活资源,采用多种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搜索网络资源,兼顾学生的知识储备差异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面很广。在课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有的学生针对某个景点、某个知识点高谈阔论,而有的学生却不知道,只是在一旁倾听,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旅游、喜欢看书,他的经历多,自然就懂得多。而有的学生由于个人喜好问题,地理知识面窄,自然知道的就少。面对这种情况,我想了个妙招。比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家和景点”等内容时,我就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和景点,然后到网上搜索资料,最后请他们到课堂上介绍。这样不仅让他们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信心,有效地兼顾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差异。这就告诉我们,信息检索技术也可以引用到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参考文献:
  [1]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家清.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设计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11).
  [4]刘博.启发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研究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所谓军事化管理,就是学校模仿军队的封闭式管理方式,通过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的一种方式。通过军事化管理,使学生能够养成军人严明的组织纪律性,雷厉风行的作风。希望通过半军事化管理的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人群,并借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利于扩展生源。  为了让师生之间正常的教学和生活制度化,让学生克服自由、散漫、懒惰、松弛的不良行为,减少违纪现象的
在非均匀混合场景下模拟区域能量,三维小气候模型比一维模型考虑因素更为全面,但三维模型较复杂,研究甚少。为探究三维模型在混合像元场景中的通量模拟能力,以ENVI-met模型为例,以黑河关滩森林和加拿大北方森林为实验区,比较森林通量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季节性和日变化差异,并模拟森林三维空间结构对通量分布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模型在春季、夏季、秋季模拟拟合度(R~2)分别为0.75,0.76,0.55。
目的对该院门诊处方实施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点评制度的要求,自2007年5月至12月每月抽查门诊处方100张(其中普通门诊处方80张,儿科处方10张,急诊处方10张)。结果
楸树是一种优质的木材资源,在我国有相当悠久的栽培历史。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对天然产物研究的深人,楸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中双氯芬酸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80:20:0.72);流速1.0 mL&#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教学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深入,网络新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教师要在网络新技术的理论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去探寻网络新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成才;互联网;新技术;教学改革;现状研究  网络新技术是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最新出现的技术手段。近年来,网络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大学教师的工作方式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医院2007—2008年上报的6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ADR中,以抗微生物类药物引起ADR最多(占28.24%),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