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哮喘的护理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c102726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健康教育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病例选自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哮喘患者64例,其中32例组成的治疗组采用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规律性随诊和随访,实现治疗护理方案个体化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和护理进行。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前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后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结论: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获取健康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最终达到自我保健、自我预防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32-1
  
  为了探讨哮喘患者健康教育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我们采用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规律性随诊和随访,实现治疗护理方案个体化管理,对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64例,哮喘的诊断和分期均符合2004年哮喘防治常规修订的标准,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4岁,病程1~11年;病情分级:轻度持续20例,中度持续12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7-64岁,病程1~8年;病情分级:轻度持续20例,中度持续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受教育情况及家长的文化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上两组患者均给予吸入辅舒酮气雾剂,未给予其它静脉、口服用药,哮喘发作时加用支气管扩张剂,每日3次-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有发热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从一般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科学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从哮喘患者的心理、药物、饮食、环境及适宜的体育锻炼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规律性随诊和随访,实现治疗护理方案个体化管理。
  1.3临床疗效依据全国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修订的疗效判断标准,将治疗前后病情变化评定为临床控制、显效、好转和无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观察的1年中哮喘发作次数和急诊次数。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哮喘患者自我病情监测与控制、自我预防的护理能力,从而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2.2哮喘发作次数与急诊次数两组观察前后哮喘发作次数与急诊次数见表2。观察前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后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由此表明,护理人员从哮喘患者的心理、药物、饮食、环境及适宜的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帮助患者避免各种致敏原,从而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讨论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对患者的躯体、情感、生理、心理、学习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全球有哮喘患者3亿,我国有近3000万哮喘患者。同时哮喘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更强调环境因素在哮喘反复发作中的重要性。哮喘管理规划中强调患者生活的环境控制,如果有明確的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应控制环境,限制暴露于过敏原中,Brugge等在马萨诸塞州哮喘管理组织中实施哮喘管理规划的同时,强调对哮喘环境的预防,并为推广这些规划进行了艰难的尝试。本研究表明,事实上治疗组有不少患者通过护理健康教育后,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明显减少,在远离过敏原后的随诊中,未再发生过哮喘发作。表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患者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依据哮喘的临床康复评估标准进行评价,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后,治疗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此结果与近年来国外关于哮喘患者自我护理教育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表明,护理人员从哮喘患者心理、药物、饮食、环境及适宜的体育锻炼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帮助患者避免各种致敏原,可以控制哮喘症状,减少疾病发作。
其他文献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临床表现特殊,误诊率高,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死率及致残率高。为探讨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现就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8例该病患儿作如下分析。
轴承表面出现缺陷,将严重影响正常使用,本文介绍了轴承在磨削中会出现的缺陷种类及原因.对预防轴承缺陷的出现有一定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因素的首位。我们在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时给产妇一次性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600us或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600ug,来增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并与催产素组进行对照比较,经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摘 要】: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可以同时对多个节段的局部心肌进行取样,并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定量显示多个取样部位心肌运动的速度曲线变化,可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改变以及室壁运动的非同步性  【关键词】: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89-0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要终身遵医嘱进行治疗,才能较好的控制疾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很多患者诊断为糖尿病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健康指导,或者没有良好的遵医行为,需要为之提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道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对快速康复护理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肛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在妊娠(12~16周)引产中的效果。方法:对80例住院要求引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150mg,一次/日,口服2日,2日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静滴缩宫素(10~20)u
长春市中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4月~2010年4月經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405例上尿路结石,现报告如下。
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甘草片中甘草酸的含量。在1.7~8.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值0.69%,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本品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