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材的奇葩绽放于学生心问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就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文以载道”本身就包含着语
  文教育负有教学问与教做人的双重使命。新课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
  教师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工作。然而,很多教师简单地将语
  文素养等同于“听说读写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与“语文学
  习方法和习惯”等培养,而忽视了语文素养还应包括“文化品味”“审美
  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等内容。这致使语文学科的
  左膀右臂——工具性和人文性失去平衡,从而向病态发展。因此,我们
  在注重语言文字技能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它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层面
  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学科得以和谐发展,才能使学生在语文
  学习中得到健康成长。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人选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有着完整而丰富多
  彩的艺术形象,是作家对生活体验后真善美的艺术再现,蕴含着极其丰
  富的艺术价值。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素
  材,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美,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辨别是非
  美丑的能力,充实精神生活,使学生“情”、“智”、“行”得到健康发展,从
  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素材,净化学生的心灵
  呢?
  一、自然美激“情”。
  自然界的自然事物,如旭日东升、皓月千里、山花烂漫、沧茫林海
  等,都展现出无限的美。自然美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而
  且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小学语文教材就展现了自然美
  的世界,我们应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使其产生强烈
  的印象,激起心灵的涌动,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如欣赏古
  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中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壮丽的山水景色:“香炉
  峰上的云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紫色,袅袅上升,远看瀑布如同高
  挂着的一条江河,水流从高处飞泻而下,气势磅礴,我怀疑是银河从九
  重天上落下来。啊,祖国的山河是多么雄壮!”这美景引人入胜,使你似
  乎未经思考就沉浸在美的境界之中,从而领略了大自然的阳刚之美。当
  教学《荷花》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荷叶的郁郁葱葱、荷花的婀娜多
  姿,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秀丽、芳香怡人、生机勃勃,从而领略了大自然的
  柔和之美……总之,自然界的蓝天、碧海、高山、密林、日出、月落、春绿、
  秋清、鹰击、鱼翔……都有动人的形态、艳丽的色彩、神秘的灵性,这形
  形色色、林林总总的自然美,能把学生带进一个缤纷的审美天地,给人
  一种愉悦,一种启迪,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
  感,激发学生珍惜美、创造美的热情。
  二、艺术美益“智”。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进行创造性反映的产物,是艺术家强烈的
  情感熔铸而成的。托尔斯泰指出:“艺术的力量,不在于它能给人以知
  识,不在于它能带给人以金钱和财富,而在于它能倾泻作者的情感,从
  而产生强烈的社会共鸣,爱所应当爱的,恨所应当恨的。爱美而嫉丑,这
  就是艺术的强大的社会作用。”劳动创造了艺术美,给人以美的熏陶,推
  动人们去追求美的理想。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丰
  富灿烂的艺术瑰宝,这些瑰宝无不闪耀着艺术之光。如教学《秦兵马
  俑》,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感悟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的同时,应启
  发学生想象当年秦兵马俑的创造过程,从而深刻感悟秦兵马俑不仅是
  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通过引导学生
  想象,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极妙的美育效果。除了秦兵马俑,还有
  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的莫高窟彩塑和壁画……这些都是文明悠久的象
  征,是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艺术美的写照。从课文的赏析中让学生感
  受到美是智慧,美是一种创造,正是这种美的繁衍和发展,铸就了辉煌
  的华夏历史,正是这种美的动力,促使人们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了
  高尚的情操和奋斗不息的个性。因此,艺术美是呼唤人们不断地创造新
  生美的动力,它能使学生在祖先留下的艺术宫中去思索、去振奋、去创
  新,点亮心灵之光,燃起智慧之火。
  三、社会美导“行”。
  社会美,即社会生活的美。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人按美的规律
  塑造世界,又按美的规律塑造自身,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于一身。正
  如蒋孔阳在《美学新论》中说:“在对个别形象进行具体有普遍意义的观
  照沉思的时候,人们的心灵苏醒了,扩大了。”文学作品以人物形象来反
  映生活,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人物形象的美首先是心灵美,在苏教
  版小学语文课文中,叙写了许多人物,他们展现了各种不同的美:有领
  袖人物的崇高美,如《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在大海
  中永生》、《暖流》等,这些课文有的表现了革命领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的美德,有的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战士、关爱下一代的高尚情怀
  ……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领袖感人至深的崇高美;有英雄
  英烈的英雄美,如《郑成功》《虎门销烟》《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类课
  文向我们展现了英雄们特有的品质,他们总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
  首位,英勇善战、舍己救人……这些英雄人物的壮美,具有强烈的道德
  震撼力量,令人激动不已;有历史人物的智慧美,如《祁黄羊》《公仪休拒
  收礼物》《负荆请罪》等,这些课文向我们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机智美,深
  深地影响着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还有名人大家的恒心美,如
  《诺贝尔》《天火之谜》《夜晚的实验》等,这些名人的坚强不屈、持之以恒
  的精神激励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历览古今中外,这许许多多的人
  物,都具有伟大的情操美、人格美、心灵美,是培养学生立志对社会、对
  国家负责任、尽义务的很好的教材,能使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协调自
  己与他人、家庭、集体乃至国家的关系,树立信心、坚定意志,追求目标,
  塑造更新、更美的自我,去创造更新、更高的美。
  以美启真,以美物善,以美冶性,是语文教育的使命之一。在语文教
  学中,只有抓住形形色色的美,含英咀华,才能使学生感受美、理解美、
  热爱美、追求美,进而激发创造美的“情”、“智”、“行”,使他们成为具有
  高尚品德的新一代人才,使社会更和谐地发展,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最
  终目标。
其他文献
早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  就指出“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强调语文教学必须要  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强调用语文的方法学语  文。为此,笔者在《大江保卫战》这一课的教学时,试图扣住“文本语言”  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进言语深处,探寻文体特征,关注言语表达  形式,触摸语言文字,咀嚼文字精髓,引导学生说语文、用语文,在语文  实
期刊
教科书中的历史插图是将历史发展的某一瞬间“锁定”在画面上,  它比文字记载更生动、细腻,蕴藏着众多的信息。怎样做到既充分发挥  插图优势,又切实突破插图教学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是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引导学生读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材中配有大量形式多样、色彩艳丽、活灵活现的插图,这正是根据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安排的教学内容
期刊
1.问题的缘起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解决解析几何综合问题时,学生最起码  须具备两点能力才可以顺利解决问题。
期刊
小班化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小班化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  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在小学数学教育实施小班化  教育地过程中,如何通过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把小学数学小  班化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  传统的大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总是预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教学流程,然后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而无视教学活动  中的变化因素,使教学过程走向静止和封闭,使得教学效率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快速的发展,人们的对绿色环保节能与能源节约意识越来越强,目前我国对煤炭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由于受我国传统方式的煤炭资源开发的方式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解决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问题已经是我国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实现我国煤炭资源科学采矿由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的转化,构建了一个主观动态权重的数学模式,进而对煤炭资源科学采矿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数学模型在煤炭资源科学采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  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  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四个方面的素质,是中小学实施  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纲领和方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  基础的自然学科,它是文理两科的有机结合体,在众多的化学问题中既  含抽象的空间想象,又有具体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运用。因而它又是考察  学
期刊
内容提要:班主任工作是科学,也是艺术。如何把一个班级建设好呢?除了要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外,还需具有科学的管理方法。针对当下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离的现实,借前辈们在班级管理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我在班级内部实行了社会化管理的尝试,文章从转变思想观念、制定班级班规、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社会化管理;规章制度;以人为本;竞争意识  现代的社会,尤其是农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学生的生活及心理势必会受到影响。这就要求学校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本文主要从创新教育管理及师生情感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育管理 创新 情感培养  中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是建立在发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等理论研究
期刊
我记得那一年青奥会在南京申办成功,我和我的家人兴奋的彻夜  难眠,作为一个南京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自豪与骄傲!  青奥会的诞生仅有数年历史,200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  克。罗格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国际奥委会在2007年7月5日于  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一百一十九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  少年奥运会。奥运会和青奥会一样,每四年一届,但它分两种:夏季青奥  会和冬季青奥会。它的项目
期刊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  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  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  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