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是词吗?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i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社国标本《语文》八年级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句中的“全是”是一个词吗?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词,而是由两个词组成的一个短语。理由是:①“全”是副词,“是”是动词,从结构看,是一个“状语+动词”的动词短语,或者叫偏正短语(状中短语);②从课文原句看,“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前面省略了主语“他们杀的人”“这些人”“被他们杀的”,这样,“是”是谓语,“全”是状语,“市民”是宾语的中心语。充当句子两种成分的“全”和“是”,不可能是一个词,因为一个词只能充当一个句子成分;③目前,笔者看到的两本权威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均未查到“全是”的词条,这至少证明,“全是”可能不是一个词。
   那么,什么是词,什么是短语,什么是词语,又怎样区分呢?《小学语文教师》编辑老师令怡指出:“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短语(又称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组合。”“词语是指词和短语,也指字眼(用在句子中的字或词)。”(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小学语文教学疑难问答三编》第116页)例如“白菜、白布、打倒、打死、差不多、全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人民政府”,这些可以统称为词语,其中“白菜、打倒、差不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词,“白布、打死、全都、北京市人民政府”是短语。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是能够自由造句的基本单位,它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和拟声词十二种。“白菜”是由“白”和“菜”两个语素构成的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是偏正式合成词。“打倒”是动补式合成词,是由“打”和“倒”两个语素组成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差不多”也是形补式合成词,由三个语素组成,是形容词和副词的兼类,我们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差不多了”(作谓语),“我们班差不多都得了优秀”(作状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专有名词。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是比词大的能够造句的语言单位。一般地说,短语加上标点就是句子。短语的种类很多,划分的标准不同就有不同的种类。按结构分有: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补短语、形补短语、复指短语、同位短语、数量短语、指量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固定短语等;按性质功能分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白布”是由形容词“白”和名词“布”构成的名词短语,结构是偏正关系;“打死”是由动词“打”和动词“死”构成的动词短语,结构是动补关系;“全都”是由副词“全”和副词“都”构成的并列短语;“北京市人民政府”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四个名词组成的名词短语,结构是偏正关系。
   词和短语的区分,可以从意义上辨别。词的意义是一个整体意义,不能拆开理解,否则就改变了词的意义。“白菜”不等于白的菜,而是某种蔬菜的专称,不能拆开理解,所以是词;“白布”的意义就是白色的布料,是两个词意义的相加,能拆开理解,所以是短语。“打倒”是动词,可以说“打倒恶霸地主”,“打”跟“倒”结合很紧;“打死”是动词短语,“死”是“打”的结果,可以说“打死他”,也可以说“打伤他”“打晕他”等等,还可以说“打了个半死”“打得惨死”,而“打倒”则不能这样拆开运用。“差不多”也是词,表示的是一个整体的意义,有“大体相当、几乎”的意义。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差不多了”(作谓语),“我们班差不多都得了优秀”(作状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专有名词,“北京市人民政府”则是一个名词短语,区别是前者不能拆开理解,后者可以拆开理解:它是北京市的人民的政府,“政府”前面有两个定语。“北京市”还可以分为“北京”和“市”两个名词,前者是地名,后者是表示行政区域的名称。
   综上所述,词和短语是两个外延不同的概念,“全是”是一个由副词“全”和动词“是”组成的短语,而不是一个词,原句“一词”可改为“一语”,表示这一词语或这一短语,这样,句子才没有语病。
  
   收稿日期:2010-11-22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目标的五个部分,阅读教学为重点之一。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组织全体学生参与阅读,巧设阅读思考题提高阅读质量,重视学生动手习惯和口语能力,还应做好范读、指导好学生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少做题,以保证充足的读书时间。  【关键词】阅读教学;全体参与;语文素养;范读;朗读;默读  O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Zhan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农村中小学,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应该是制约语文教学取得长足发展的瓶颈,我作为一名在农村小学有近二十年教学时间的一线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总结,认为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指导;精讲多读,读出师生的情感;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系列的方法,可以逐步改善这一现状。在此,愿与各位同仁一同交流研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培养;朗读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
期刊
【摘要】班主任管理艺术是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自身教育理论修养与教育教学经验融汇贯通的结果。  【关键词】班主任;艺术;技巧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教育工作,不仅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与技巧,会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的沟通。沟通也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艺术,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总结了一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类创新能力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它如何培养人类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音乐教育者深思的课题。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创新    音乐是通过音响结构及其运动节律形成的音乐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音乐艺术所采用的手段及其特征,决定了这种艺术形式有很强的抽象性。初中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
期刊
【摘要】学前儿童教育对处于启蒙阶段的学前儿童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前儿童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将来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学前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学前儿童教育技术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儿童教育新情况,随着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教育技术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那么教育技术的革新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从自身心得体会对这
期刊
据媒体报道,最近社会上接连发生了好几起因对社会不满而杀害校园儿童的惨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愤慨悲痛之余,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现在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多,许多学生在父母心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对其溺爱有加,从而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他们目空一切,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他们浪费粮食,大手大脚花父母亲的血汗钱,对父母的付出从不言谢,对朋友的帮助少有道谢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在保改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明白了课程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改革教什么、学什么。在课改在乐课的实践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那一点一滴的积累是智慧的结晶,是在以后教学中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1.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有人说:“换教材要换脑筋”,在我看来,面对新事物,最重要的就是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新的课程标
期刊
【摘要】良言一语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霜,一语使人笑,一语使人跳,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等等名句,都充分说明了语言的魅力与作用。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就要能言善辩,旁征博引,使课堂渗入新、奇、巧、趣、赞美、童真的成分,把学生牢牢地“粘”住。  【关键词】多赞美;现童真;尊重学生;展现高超的口才;流露真情实感  一、用赞美与童真“粘”住学生  不管是
期刊
音乐欣赏,是人们听觉的一项感性活动,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启迪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已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每个音乐教师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1.创设情境,引生入情  中学生知识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在教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网络教学,其逐渐渗透到体育各项目的教学中,它的出现尤其对传统的田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阐述田径教学的现状与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对高中体育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田径;网络;教学;改革  Track and Field on the high school teaching refor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