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创作中的西域文化渊源

来源 :山西青年·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x168jxx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白与西域文化之间有不可切断的密切联系。本文就西域乐舞方面展开其与李白作品的考论。西域乐舞对其创作的影响,不仅只是表现在这些乐舞歌酒作为题材出现于其作品之中,更重要的是在李白的创作构思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李白;西域文化
  李白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从八十年代开始,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学者便开始探讨有关李白与唐代文化的课题,如袁行霈的《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与房日晰的《李白诗与盛唐气象》,二者均认为李白诗歌中极其宏伟的气魄、奇特的想象、出人意料的夸张与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是盛唐的时代精神在诗歌中最集中最突出的反映。进入20世纪对李白研究进入了具有代表性与建设性的方面,便是将李白研究引向域外文化研究的领域,继此之后,李白与域外文化研究高潮迭起。近年来,便有谢建忠的《李白诗中的西域文化考论》与蒋志的《李白与西域文化》,李白与西域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切断的密切联系,而西域文化中的酒乐文化对其诗歌的影响更是值得关注。
  一、李白诗中的乐舞文化
  开放的对外交流政策,一直为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统治者所秉承。唐太宗曾承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对外政策方面,特别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统治。李白的先辈曾流徙西域,带去中原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西域文化的影响,甚至与西域人通婚。在李白的身上,很有可能有西域人的血缘,而李白的父亲对于李白的学习进行了指导督促。另一方面,李白从小在父辈那里接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另外李白的父辈在西域生活了很长时间,自然会熟悉各种语言,李白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就不仅只掌握一种语言,所以后来到长安时,经常到胡人的店铺中饮酒,可以用西域人的语言同他们交流。这些异于他人的生平造就了李白独特的个性与风格,促成其接受西域文化的主客观因素的形成。
  诗与乐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在唐代这个诗与乐舞都盛行的时代,诗人与乐舞更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唐诗中有关音乐的篇章,向我们展示了乐舞的辉煌。而李白作品中自然也不会缺乏音乐题材的作品,特别是有关西域乐舞的部分,渗透出唐以外的文化。在这些以西域乐舞为题材的作品,拥有大量的外来词汇,由此不难想见李白受到外来文化浸染的一面。除有许多西域人物名称——如之前介绍过的“胡姬”、“胡人”与“老胡”外,亦有西域乐器名词,如笛、琵琶等。在李白作品中,一些外来器物与动植物不在少数,如狮子、鸵鸟、郁金香、葡萄、郁金、水精、玻璃、琥珀、叵罗、胡床、胡桃、胡麻等,其中许多就出现在李白以西域乐舞为题材的作品中。
  在李白描写乐舞的作品中,卓然出众的是描写笛声的作品。笛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乐器之一,其来源于西域,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如《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到:“笛,汉武帝工丘仲所造也。其元出于羌中。” “横吹的笛在横吹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种笛是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有的,这很有可能是和张骞由西域传入吹笛的经验和横笛的曲调有着关系。” 即如崔豹《古今注·音乐》中所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二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乗舆以为武乐。”从以上这些史料记载中不难看出,唐代的笛应该就是由西域传来的横吹之笛。
  李白作品中写笛的共有五篇,《春夜洛城闻滴》、《金陵听韩侍御吹笛》、《观胡人吹笛》、《青溪半夜闻笛》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在这些篇目中,李白收起了一贯的豪言壮语,而抒发的是心中淡淡的思乡之情、恋主情节,将漂泊无依的孤独、寂寥之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古调《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李白将这种思乡之情融入到了幽幽的笛声中,意境深远。又如《观胡人吹笛》: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胡人吹奏着玉笛,乐曲中一半是秦地的音色,在十月吴山的晨曦中,一曲《梅花》像云一样落下,落在孤单的敬亭之上。听到愁苦的《出塞》之曲,令人在不知不觉中泪水满襟。回首遥望京城的大道,忠诚的恋主之情又有谁能够了解呢?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3),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孤独无依的被放逐的臣子的愁绪与对朝廷的忠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应该说漂泊感与孤独感或隐或现的贯穿着李白的一生,而很多时候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启发而得到释放,如闻笛。由于笛声悠扬与绵长的特质,李白的咏笛诗也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哀愁。再如《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此诗中的《折杨柳》是保存在汉乐府中的曲名,自汉代传入中原开始,与另一支经常出现的笛曲《梅花落》一样,已经经历过漫长的汉化过程,成为家喻户晓的调。到了唐代,或许它已没有原汁原味的西域曲风,但作为一支外来的乐曲,在与当地人民情感相结合的情况下,仍然具有某种与西域相通的内在联系。如此诗:虽时至五月,大雪依旧在天山上飞舞,寒气逼人,丝毫不见春的气息。突然飘来《折杨柳》的曲调,凄清悠扬。在这冷寂的边疆,也只能通过幽幽的笛声来想象中原春天的柳色了。在异域,征人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格外突显。征人与游子之情自《诗经》以来便是诗歌吟咏的主要对象之一,至《古诗十九首》达到第一个顶峰,西戎之笛传入中原后,自然而然地便与这种情感的表达联系在一起。虽然我们不能说西域的人民就没有征人与游子的情怀,但此时,这一西域乐器已无法与中原人民的这种思念之情分离了。当然,诗人的作品与哪种音乐的特质相结合,还必须考虑当时具体的创作情境与诗人本身的个性气质等诸多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二、李白与西域的酒文化
  葛景春《李白与唐代酒文化》指出李白诗中出现酒字一百一十五处,醉字一百一十一处,酣字十八处,酌字二十二处,樽字十四处,其他的如醑、渌、酲、酹、酿、酩酊、玉浆、玉液、玉觞、玉壶、玉碗、金罍等有二十四处,加起来共三百二十二处。”如《对酒》:“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何君。”其中“蒲萄酒”与“叵罗”均是外来之物。西域是重要的葡萄产地之一。中原的葡萄相传是张骞于公元前2世纪从大夏带回来的。“汉语中使用葡萄一词即波斯语bata(葡萄汁或酒)之对音。”史书中最早对葡萄和蒲萄酒加以记载的首推司马迁的《史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更重要的是唐朝时候,蒲萄酒的酿制传到了中原,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工业。而这种新传入的葡萄就是“马乳葡萄”。据史料记载,最早传入唐朝的马乳葡萄是突厥叶护可汗的礼品。“贞观二十一年(647)春天,叶护可汗向唐朝皇帝进贡了这种浑长的紫色葡萄。” “‘叵罗’一词应是西域语言音译而来,库车发现的银叵罗原产于西域,可能就是龟兹当地所产,后来传入内地。金、银叵罗作为奢靡的酒器,魏晋时已风行于中原王公贵戚的饮宴之中,从汉至唐,经久不衰。”再如《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其中的“郁金香”与“琥珀”也是外来之物。“郁金香的起源地显然是在波斯附近和印度西北的地区。……贞观十五年和天宝二年,天竺国和安国分别向唐朝贡献郁金香,……贞观廿一年,有一条关于郁金香的弥足珍贵的记载,据称:‘伽毗国献郁金香,叶似麦门冬。九月花开,状如芙蓉,其色紫碧,香闻数十步。华而不实,欲种取其根。’……如同有些罗马的酒一样,某些唐朝酒也是用郁金香来调味的,李白曾经描述过这样一种花香的饮料……” “据唐人所知,琥珀是拂林的出产之一,而唐朝的琥珀则是从波斯输入的。”
  三、结论
  西域的声音,不再只是“羌笛”,不再只是战马嘶鸣。西域乐舞歌酒对华夏大地的影响远不止歌于朝堂,舞于街巷,它已经深入唐人的心灵,深入李白的心灵。西域对李白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除却了金戈铁马,除却了盛世胡旋,还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还有“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还有“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甚至“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总而言之,西域文化的魅力多姿多彩,为李白的诗歌曾添了无限韵味。
  参考文献:
  [1]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郑州.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
  [2]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文学遗产)1986第l期;房日晰《李白诗与盛唐气象》.西北大学学报(哲杜版),1987第2期。
  [3]王嵘.《西域艺术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4]爱德华·谢弗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杨生枝.《乐府诗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6]葛景春.《李白与唐代酒文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张希琪(1989~)女,黑龙江绥化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文艺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向客户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开展各种营销活动,从而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电子商务也对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理念、运营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加,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营销策略不能满足指导实践的要求,针对电子商务环境的营销策略需要重新构建。  关键词:市场营销;营销策略;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背
期刊
摘 要: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关键词:机械;发展;历史  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机械工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了中国机械史的几
期刊
摘 要:当前,在矿山企业中运用变频技术已经成为矿山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一个必然途径,但是在我国仍有一些地方没有得到普及。目前变频技术以其高功率因数、高效能以及其优良实用性,被越来越多的矿产企业所认同。  关键词:变频技术;机电设备;应用  目前,变频技术使用最广泛的是其中变频调速,其使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近几年来,变频调速技术在几乎所有的交流电调速领域内,均获得了极快的发展,这种发展具体表现在理论方
期刊
摘 要:电位差计主要用于电压的精确测量,是利用电压补偿原理构造的仪器。本文是利用Labview实现模拟电位差计实验装置及操作,使学生在课下能预习和掌握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并体会补偿法的物理意义。  关键词:Labview;电位差计;补偿法  电位差计主要用于电压的精确测量,是利用电压补偿原理构造的仪器。《电位差计的使用》是大学物理实验重要的基础性实验,是很多高校必做的实验项目之一。主要原因是它的工作
期刊
摘 要: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是光学、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专业面广,小到制造车间的检测,大到卫星火箭发射的监控。测控技术与仪表是适用于各类不同专业的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如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检测技术及仪表、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计算机过程控制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开发研制与应用越来越
期刊
摘 要: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严重,交通对于路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已成为我们公路养护人需要研究的课题,结合预防性养护,本文介绍了微表处的定义、适用范围、特点及应用。  关键词:预防性;微表处;养护;应用  一、定义及分类  微表处(Micro-Surfacing)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
期刊
摘 要: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  关键词:智能;测控技术  虚拟仪器是计算机技术与仪器技术深层次结合产生的全新概念的仪器,是对传组仪器概念的重大突破,是仪器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虚拟仪器是继第一代仪器——模拟式、仪表器二代仪器——分立元件式仪表、第三代仪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更新换代,井下工程的测量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相应的测量工作者本身必须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将矿产的测量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采矿工程;井下工程;测量工作  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中,每行每业的发展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风险。而对于采矿企业来说其风险更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其风险的存在更是关乎人们
期刊
摘 要: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路堑挖方是非常重要部分;它不仅涉及到边坡防护、安全措施等居多因素;因此,路堑深挖方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本文介绍了路堑深挖方施工技术,为类似的深挖方路基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路堑;深挖方;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路基工程路基填筑基本上挖方为主,其中K9+700-K9+800、K11+000-K11+110、K11+600-K11+990、K13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桥涵施工在公路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对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负责,要严格做好公路桥涵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本文列举了桥涵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对施工质量管理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公路桥梁建设工程在交通建设中示很重要的。但是,当今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出发,分别从公路桥梁施工前期、施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