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胃癌42例疗效观察

来源 :陕西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42例失去手术机会或手术未能切除的胃癌患者行胃动脉灌注化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4例,病情稳定8例,恶化7例,有效率为64.3%(27/42).半年生存率为85.7%(36/42),一年生存率为57.1%(24/42).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发热、轻度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出血等.提示:经胃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副作用轻,方法安全.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由于国内外摩擦材料的研究仍处于经验阶段,我们提出组合摩擦材料的概念并进行了组合摩擦材料研究,旨在解决摩擦材料配方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如何选择原材料,如何匹配原材料
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近日宣布,他们利用纳米技术在实验室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催化剂,该催化剂有望大幅度提高现有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的产量与效率。
当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国有投资控股公司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这部分资产不是直接参与经营性生产劳动中去实现盈利,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各项行政事业的顺利开展,为经营性资产
电离辐射诱发细胞产生凋亡与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有关,而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则因其引发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不同而有差异.辐射诱发凋亡作用过程至少包括SAPK/JNK信号通路及依赖于DN
韩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体内缺乏一种SUMO基因会促使肿瘤形成。这一成果可能有助于开发出抗癌新疗法。
本文综述目前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及水土流失情况的研究现状 ,指出其存在 :(1)重点轻面 ,对生态恢复过程研究不多 ;(2 )重植被调查 ,而对土壤环境变化研究较少 ;(3)对迹地生态环境变化机理研究不多等问题 ,提出迹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与生态恢复过程相结合 ,应展开对采伐迹地影响最大的生态环境因子的地下 0 .4m和地上 1.5m的立体空间层次的综合长期定位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采用HE染色、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技术,对5例血管球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及结论:血管球瘤在临床上出现指端
近几年来,钌(Ⅱ)配合物化学发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对钌(Ⅱ)配合物化学发光反应新体系、分析应用新方法、与分离技术联用、试剂衍生与固定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几年的研究发现,NO与肝移植关系密切,涉及到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