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生叛逆行为的反思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er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初中生所谓的“叛逆性”行为早已司空见惯。学生小升初后,性情大变者并不少见,家校双方对其言行之叛逆甚是棘手,更苦于无从下手。
  “老师,我和她爸都希望她理短发,她偏不听,怒气冲冲,我们真是无奈。您有啥建议?或者帮忙劝劝她,可好?”电话那头的母亲向我诉苦。很显然,在她眼里,这个女儿已不似儿时的乖巧懂事,而是性情乖张不可理喻。
  非要理短发不可吗?再说,学校管理还算人性化,也没强迫女生不可留长发啊?放下电话,我开始反思家长口中的“叛逆”行为。
  1 叛逆何以出自父母口
  家长是成人,眼界是现实的。初中不比小学,其升学压力不需多说,身处教育体制下的父母或老师都深有感触。“留长发”与“留短发”哪个是明智抉择呢?留长发则每早起床后梳理费时,而短发打理起来则省事多了。且初中生正处生理发育期,女生长发飘飘自然惹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让孩子一心一意专注于学业,出于学业角度考虑的家长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儿留短发。
  小学生对父母有本能的依附与顺从,他们或听命于或屈从于父母的教诲。但到了初中则不然,一来由于学业重压以致父母子女对眼相视都少了一分温存,而多了一份期许与被要求。二来由于当下社会讯息发达科技便捷,狂轰滥炸式的浮躁风气或有意或无意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性情由安静转为躁动自然不难理解。父母的权威受到挑战,孩子自然就犯下了“目无尊长”的罪名,初中后的孩子与父母在亲子关系中逐渐发生微妙变化,或冷战或争吵,都在不同家庭上演着类似的剧目。而孩子这一切反常的举动,自然落入父母的口实,成了“叛逆”的代名词。简单说,当父母权威受到质疑或挑战,当亲子关系由和谐转为对立,“叛逆”一词顺然便从家长口中冒出。
  2 叛逆背后是自我觉醒
  孩子是未成年人,更是成長进行中的人。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自我觉醒萌芽的关键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则使孩子本能突破“被豢养”的教育模式,滋长“独立意识”,对束缚的挣脱与对自由的憧憬相互滋生,“个性”意识开始抬头。而孩子越是“独立”与“个性”,必然会性情与之前迥异,若缺少良性引导,则会陷入盲目唯我独尊式的叛逆泥潭。
  就上述案例而言,一位初中女生为何钟情于留长发呢?为何儿时可以留短发的她,初中的她就是要与父母当庭对抗,护住那一卷长发呢?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用在一位初中生身上显然不当,但古人还有一句话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当下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一袭长发飘逸的女生正如秀美的脸庞苗条的身姿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准备。孩子进入初中后,这一种审美心理的需求喷薄而出,是按奈不住的。“头发”风波恰恰是孩子长大后自我意识与审美意识觉醒的最好注解。倘若父母不顾及孩子心头所想,硬要拽着她剪去那一头秀发,那自然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线,亲子关系的僵化或恶化则一触即发。
  “头发风波”如此,“学业风波”也是如此。很多家长也感慨:小学时,与孩子聊聊学习,孩子还是较为愿意或满心欢喜的;可一到初中,只要一提“学习”或“作业”,孩子便烦躁不安甚至面目狰狞。而这又成了家长口中“叛逆”的铁证。但真相并不简单。“风波”是现象,不是诱因。换句话说,“风波”是病症,而非病因。要想根治顽疾,必须确诊病因对症下药,只停留在现象界的症状是无济于事的。孩子到了初中后,不喜谈“学习”,恰恰是因为他存在“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症结或与学习习惯有关,或与学习方法有关,或与思维品质有关,或与心理素质有关,或与交际适应能力有关等等,其病因是分门别类,不加仔细诊断何以明了?而家长常想当然认为孩子“学业成绩不佳或退步甚至厌学”单是由“不努力”导致的,其实这种想当然是极其愚昧的。这种想当然是典型的一厢情愿,而家长对自己的“无理取闹”却浑然不知,用简单思维的诸如一句“你不努力”或“怎么考这么差”甩给孩子,殊不知这些刺激性话语正是激化孩子叛逆的“特效药”。
  不管是“头发风波”,还是“学业风波”,父母一定要冷静对待:第一,要明确“叛逆”是孩子成长路上必经的一道风景,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与个性意识尘封的孩子是永远不会叛逆的,但这永不叛逆“逆来顺从”的孩子如何能成长成熟成才呢?因此,父母务必要正视孩子的叛逆行为。第二,要相信“叛逆”是由于孩子在成长路上遭遇障碍,他渴求对方的理解、鼓励、关怀与帮助,而不是一味责备批评或泼冷水与落井下石。第三,要明确“叛逆”说明孩子根底上还是“向善向上”的,初中生毕竟处于性格塑造关键期,孩子品性尚未定型,铁了心破罐子破摔的孩子是不多见的,除非是特殊家庭里的特殊孩子,当然那是个案。对于大多数初中生而言,其“叛逆”的行为恰是“自我保护”的一道屏障,孩子越是“叛逆”,父母越该冷静从容,相信孩子,与孩子一同风雨同舟乘风破浪,让孩子有港湾可以休憩,休养生息以待重整旗鼓。
  3 叛逆是初中生专利吗
  社会上,常流行“中学生叛逆”一说,其实此话是经不起推敲的。在一节班会课上,我曾问学生:父母批评你们不听话,那你们父母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话吗?学生哄堂大笑,有几个学生大喊“不听”。我也曾问学生:医学上界定的“更年期”,请问“更年期”症状符不符合“叛逆”特征呢?我也曾问学生:父母或老师在工作岗位,与领导对着干,或心口不一应付了事;回到家,抱怨上司指责同事批评政府,又符不符合“叛逆”特征呢?
  笔者认为,叛逆并不是中学生的专利。从心理学上来说,叛逆只是一种心理宣泄方式;从情绪上剖析,则是个人心有所求而不得的哀怨与愤懑而已。叛逆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找对病因,因势利导,都可化险为夷。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叛逆行为应理性对待,不可感情用事,否则只会于事无补。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白云中学 )
  参考文献
  [1]吴德刚.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疏导学生叛逆心理[J].新课程,2017(09).
  [2]徐杰.用心融化叛逆[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
其他文献
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保障。曲石中学为提升本校基础教育的效果和水平,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把学校、家长和学生有机结合起来的“家长体验日”活动,走出了一条农村寄宿制学校自我发展的创新性道路。  在我国,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家校共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开展家校共育实践模式的研究,不仅能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家校共
期刊
本文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途径的问题进行论述,首先是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概念进行概述,而后提出这二者间合作的途径,以期能够为教育行业的发展做出参考。  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概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家庭教育在人才培育的过程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也为一个人能否成才奠定了重要基础。所谓的家庭教育是指,在社会中所组成的家庭里,家长通过以身作则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期刊
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学校学习期间,学生们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尚不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很容易受到冲击与影响,因此,教师家长要注意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为了使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要能形成有效的家校合作体系,使学生们能够不断提升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准则。  德育建设的有序进行,需要
期刊
三全育人强调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还要协调家庭教育、社会力量实施全方位育人。建立以学校育人为主、学生家长、社会企业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三全育人”格局。本文对三全育人的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和如何实现家校共赢做了具体阐述。  实施三全育人,家校共促成长。创建良好的家校互动关系,发挥学生家长在育人中的作用,从成立家长学校、开好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等等工作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拓宽家庭育人之路。  1
期刊
联网+时代教育革新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家庭和学校的心理教学理念、水平以及网络信息化能力都对小学生心理教育有重大影响。建立家庭与学校合一的心理教育模式,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家校教育方式的改变,使小学生可以心理健康,人格完整,能在顺境中向上、在逆境中顽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和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入影响到广
期刊
家庭教育在教育的层面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再好的学校教育也无法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造成的缺陷。作为父母更是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方法若不得当,将会对孩子今后的人格发展造成伤害。充满天真、童趣的舞姿,给人以轻松愉悦的视觉感受;童话世界般精彩纷呈的演出,给人以美奂美伦的感觉,我们的生活应该多姿多彩、充满欢声笑语。  1 家园合作中现存在的问题  1.1 职责认识上的误区。  有的家长认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幼儿教育逐渐受到了国家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乐观的精神,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家庭教育还存在着很多小问题,需要教师配合家长一起解决。本文先介绍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因此为
期刊
由于家长过分溺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孩子在思考、处理各类问题时,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容许自己受到半点委屈,且极易产生一系列过激行为,频频产生得理不饶人的行为,导致幼儿之间无法做到和谐相处,也会给其今后的学习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必须要加强对幼儿的教育指导,尽可能减少其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教养行为主要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父母对
期刊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时期是十分关键的,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或受到的影响,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我国一直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和生理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心理层面上叛逆期的到来,使得其行为和思想都会产生重大的改变,如果在该时期无法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可能会使其出现一些叛逆行为,引发严重后果。所以本文就针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进行
期刊
七月流火,高三的孩子们已然整装待发,我们每天在“拼搏高三,决胜高考”的口号中奔跑着,一次又一次的诊断性考试接踵而来,在这样的重压之下,雨有点吃不消了,于是,她选择了一条“捷径”。  第一周通练,政治老师兴冲冲地告诉我:“你们班的雨,大题答得特别好,尤其是语言组织方面,逻辑很清晰。”我在想,这丫头许是开窍了吧!第二周通练,历史老师说:“你们班的雨,有一道大题大家都答得不好,就她回答的特别好,简直堪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