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会通的萌发与滥觞:吴宓早期教育思想探析

来源 :江苏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9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分析吴宓在清华学校和留美及回国初期有关教育问题的论述,可见其很早就注意到新教育必须有系统有精神,并提出造就新教育应采撷中西传统文明之精华;希望借鉴美国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这些基本观点为吴宓长期从事比较文学教育、坚持十一年主办《学衡》杂志、筹建清华国学研究院、培养"博雅之士"提供了精神支撑,为后人理解其厚实的大学教育思想揭示了源头,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高校自主权法律性质的确定,是制定相应的教育法律制度,规范高校自主权权利(力)主体的行为,保障高校自主权权利(力)主体的权益的前提。本文从高校自主权的理论基础,高校自主权
心理契约是相对于经济契约而言的一种隐性契约,被视为组织团队的凝聚剂。在以知识型成员为主体的高等院校团队建设中,在团队与其成员间构建富有激励性和针对性的心理契约,对提高
构建和创新德育体系,以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高校德育在社会转型和世界巨变的新时期,对于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很有必要。要从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德育系统的整体效应;充分利用系统
当前,传统的高校德育正受到剧变的社会心理环境的影响。作为社会心理环境重要构成要素的社会舆论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尤为直接。理解社会舆论的内涵及其形成的四个阶段,正视由于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