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和病因分析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及可能病因。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良性阵发性置性眩晕且复位成功的60例患者,对其中存在残余症状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主观视觉垂直线(SVV)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 VEMP)进行记录,随访并记录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按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短时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7 d)和长时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7 d),比较2组患者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复位成功后存在残余症状的患者有36例(60.00%),其中22例(61.11%)患者在1周内自发缓解,14例残余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周。短时组患者复位后当日的VAS评分和HADS评分均低于长时组(P均<0.05),SVV反方向偏斜发生率高于长时组[63.6%(14/22)vs 28.6%(4/14),χ~2=4.21,P=0.04],而2组的o VEMP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位成功后短暂的耳石器功能障碍和中枢再调定延迟参与了BPPV残余症状的发生,但其主观头晕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持续时间超过1周的残余症状多与精神情绪因素相关。
其他文献
文章引入ZigBee技术、Web技术、通讯技术等多种新型物联网技术,研究了具有远程监控、智能操控和实时数据展示等多种功能的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采用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安康市瀛湖地区2005年-2013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生态足迹等指标对其进行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瀛湖人均生态足迹从2005年的0.759 ghm2上升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结合中药熏泡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0例Colles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进行了外固定,并应用中药熏泡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并
<正>患者男性,44岁。主因右颈部多枚淋巴结肿大伴疼痛于2014年6月25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无发热、盗汗、消瘦、咳嗽等症状。彩超检查示:右颈胸锁乳突肌外缘多发淋巴结肿
在药剂学综合实验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三段式讨论"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分为三个阶段:实验操作中学生间、师生间的讨论,操作结束后
本文对中药房目前的管理模式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和在社会中的信誉度。
探讨中医康复疗法与预防护理在早期急性乳腺炎中的运用及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