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坝工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坝工程具有施工复杂、涉及范围广、流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大坝工程的建设中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尤其是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的处理环节,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整个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建设。本文主要对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处理的意义及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质量水平,促进国家基础性工程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基础处理;意义;设计方法
0.前言
在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基础处理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工程设计图纸规范施工,同时,还需与大坝工程建设区域的土壤土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结合,以保证大坝工程的基础处理可以实现整个大坝工程的安全性和牢固性,进而为大坝工程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施工单位应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建设出合格的水利水电大坝工程,最终使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1.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处理的意义
1.1增强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稳定性
大坝工程在受到建设区域地下环境的影响下,大坝地下夹层的土壤具有不均匀的稳定性,即大坝的根基具有不稳定性。因此,会影响大坝的防水能力,容易产生漏水、渗水的现象。因此,做好大坝工程的基础处理工作可以有效增强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稳定性,进而为整个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1]。
1.2避免水利水电大坝的岩体层发生变形
水利水电大坝根基下的岩体层极易发生变形的现象,这是由于根基下的岩体层的承受压力远远高于其他岩体层的承受压力,进而影响到整个地下岩体层的平衡性,使大坝的根基发生变形。因此,对大坝基础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尽量平衡大坝根基岩体层的受力情况,避免大坝岩体层出现变形的问题。
1.3减少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安全隐患
由于水利水电大坝工程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复杂,需要承受的荷载数量多,而且运行时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对大坝工程的质量造成威胁。因此,做好大坝工程的基础处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大坝工程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而更好的抵御自然灾害[2]。
2.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处理的设计方法
2.1基岩加固的设计
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地质中的主要成分是灰岩,灰岩在受到腐蚀或爆破等情况下均容易受到破坏,也会对大坝工程基岩的实际应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大坝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固结灌浆的处理以增强基岩的稳定性和浅层基岩的防渗漏能力。在对大坝工程的基础部位进行基岩加固的设计时,应该在遵照固结灌浆的基本分布原则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基岩加固进行合理设计。
通过对该工程进行实地勘察,在对其基岩加固进行设计时,应将大坝工程两岸岸拱肩重力坝段的固结灌浆基础加固深度设计为4m;河床坝段的加固深度设计为6-l0m;左岸的重力墩与两岸的拱座加固深度设计为8-12m;左岸的重力墩与两岸的拱座工程部位存在局部地质缺陷时,固结灌浆基础加固的深度需进行加深处理,应设计为10-15m。
2.2开挖方式的设计
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的开挖方式为台阶式,台阶高差和平台宽度直接影响着坝体抗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对大坝工程的开挖台阶进行设计时,应使每一坝段开挖平台的宽度比坝底至少宽出50%,开挖台阶的坡度比例应为1:0.35。台阶高度应在8-10m 之间。同时,保证大坝基面应向上倾斜7°。如果大坝工程中的岩体产生错误组合或者顺向坡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放宽坡比值。同时,对开挖坡进行支护设计,开挖坡支护可选择长10m、直径28mm 、间距3×3m 的锚杆进行支护,开挖边坡高度值设计为60m。此外,可在煤机的坡面保留一排200t、 间距为10m 的锚索以保障安全[3]。
2.3处理建基面地质问题的设计
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建造基面中存在软弱夹层或断层等问题,因此,可对工程的软夹层进行掏挖的设计,软夹层开挖的深度应控制在该软夹层宽度的1-1.5倍间。同时,注意对断层及夹层密集区或两层交汇处的处理;对工程中的断层处则应使用利塞的开挖方式,开挖深度与软夹层相同。此外,在此工程开展前应对溶洞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回填混凝土,而拱座部位高度应为溶洞深度的2.5 倍。
2.4平洞和钻孔回填处理的设计
根据对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实地勘察,应对大坝工程坝基在开挖后的勘探平洞大口径的钻孔应进行清理和混凝土的回填处理。此外,还应对平洞回填的混凝土进行排水处理和深部检测,然后再根据大坝工程的具体情况实施混凝土的衬砌处理。同时,也可以根据拱座应力的设置情况及有限元计算得出的结果,合理调整大坝工程两岸的坝基勘探平洞进行清理和回填。在进行混凝土的回填处理时,需要先将其内部存在的废弃物及松动岩块等进行彻底的清理。在处理过程中应该对平洞和溶洞进行实施观测后再将灌浆的管路放入洞内,开展灌浆的回填处理。
对于规模较大而且埋藏过深的平洞或者溶洞则应该在大坝工程的建基面内设置出与之相应的大口径钻孔,方能进行混凝土的泵送回填。
3.结束语
总之,做好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的处理工作对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具有保障性的意义。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处理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同时,应注意结合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设计,对大坝工程的基础进行加固及防渗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大坝工程的正常和安全的运行,进而促进国家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熊伟.水利水电大坝基础处理的重要性及设计方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4,01(15):137.
[2]祝卫灵.浅析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的处理设计[J].江西建材,2014,01(24):145.
[3]谌海锋.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的处理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3,01(06):18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基础处理;意义;设计方法
0.前言
在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基础处理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工程设计图纸规范施工,同时,还需与大坝工程建设区域的土壤土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结合,以保证大坝工程的基础处理可以实现整个大坝工程的安全性和牢固性,进而为大坝工程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施工单位应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建设出合格的水利水电大坝工程,最终使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1.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处理的意义
1.1增强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稳定性
大坝工程在受到建设区域地下环境的影响下,大坝地下夹层的土壤具有不均匀的稳定性,即大坝的根基具有不稳定性。因此,会影响大坝的防水能力,容易产生漏水、渗水的现象。因此,做好大坝工程的基础处理工作可以有效增强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稳定性,进而为整个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1]。
1.2避免水利水电大坝的岩体层发生变形
水利水电大坝根基下的岩体层极易发生变形的现象,这是由于根基下的岩体层的承受压力远远高于其他岩体层的承受压力,进而影响到整个地下岩体层的平衡性,使大坝的根基发生变形。因此,对大坝基础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尽量平衡大坝根基岩体层的受力情况,避免大坝岩体层出现变形的问题。
1.3减少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安全隐患
由于水利水电大坝工程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复杂,需要承受的荷载数量多,而且运行时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对大坝工程的质量造成威胁。因此,做好大坝工程的基础处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大坝工程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而更好的抵御自然灾害[2]。
2.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处理的设计方法
2.1基岩加固的设计
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地质中的主要成分是灰岩,灰岩在受到腐蚀或爆破等情况下均容易受到破坏,也会对大坝工程基岩的实际应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大坝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固结灌浆的处理以增强基岩的稳定性和浅层基岩的防渗漏能力。在对大坝工程的基础部位进行基岩加固的设计时,应该在遵照固结灌浆的基本分布原则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基岩加固进行合理设计。
通过对该工程进行实地勘察,在对其基岩加固进行设计时,应将大坝工程两岸岸拱肩重力坝段的固结灌浆基础加固深度设计为4m;河床坝段的加固深度设计为6-l0m;左岸的重力墩与两岸的拱座加固深度设计为8-12m;左岸的重力墩与两岸的拱座工程部位存在局部地质缺陷时,固结灌浆基础加固的深度需进行加深处理,应设计为10-15m。
2.2开挖方式的设计
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的开挖方式为台阶式,台阶高差和平台宽度直接影响着坝体抗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对大坝工程的开挖台阶进行设计时,应使每一坝段开挖平台的宽度比坝底至少宽出50%,开挖台阶的坡度比例应为1:0.35。台阶高度应在8-10m 之间。同时,保证大坝基面应向上倾斜7°。如果大坝工程中的岩体产生错误组合或者顺向坡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放宽坡比值。同时,对开挖坡进行支护设计,开挖坡支护可选择长10m、直径28mm 、间距3×3m 的锚杆进行支护,开挖边坡高度值设计为60m。此外,可在煤机的坡面保留一排200t、 间距为10m 的锚索以保障安全[3]。
2.3处理建基面地质问题的设计
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建造基面中存在软弱夹层或断层等问题,因此,可对工程的软夹层进行掏挖的设计,软夹层开挖的深度应控制在该软夹层宽度的1-1.5倍间。同时,注意对断层及夹层密集区或两层交汇处的处理;对工程中的断层处则应使用利塞的开挖方式,开挖深度与软夹层相同。此外,在此工程开展前应对溶洞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回填混凝土,而拱座部位高度应为溶洞深度的2.5 倍。
2.4平洞和钻孔回填处理的设计
根据对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实地勘察,应对大坝工程坝基在开挖后的勘探平洞大口径的钻孔应进行清理和混凝土的回填处理。此外,还应对平洞回填的混凝土进行排水处理和深部检测,然后再根据大坝工程的具体情况实施混凝土的衬砌处理。同时,也可以根据拱座应力的设置情况及有限元计算得出的结果,合理调整大坝工程两岸的坝基勘探平洞进行清理和回填。在进行混凝土的回填处理时,需要先将其内部存在的废弃物及松动岩块等进行彻底的清理。在处理过程中应该对平洞和溶洞进行实施观测后再将灌浆的管路放入洞内,开展灌浆的回填处理。
对于规模较大而且埋藏过深的平洞或者溶洞则应该在大坝工程的建基面内设置出与之相应的大口径钻孔,方能进行混凝土的泵送回填。
3.结束语
总之,做好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的处理工作对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具有保障性的意义。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处理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同时,应注意结合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设计,对大坝工程的基础进行加固及防渗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大坝工程的正常和安全的运行,进而促进国家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熊伟.水利水电大坝基础处理的重要性及设计方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4,01(15):137.
[2]祝卫灵.浅析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的处理设计[J].江西建材,2014,01(24):145.
[3]谌海锋.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基础的处理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3,01(0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