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同步谐振的暂态扭矩放大问题研究

来源 :电力勘测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_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串补引起的暂态扭矩放大(transient torque amplification,TA)的危害和发生条件,提出影响电厂机组TA问题严重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暂态故障清除时间和机组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暂态故障清除时间为轴系主导扭振频率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时,TA问题最严重;系统的电气谐振频率与机组轴系频率吻合得越好,串补度越高,TA问题越严重。以锡盟地区的A电厂和B电厂为例,采用电磁暂态仿真法和复转矩系数法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最后比较分析阻塞滤波器(blocking filter,BF)与负
其他文献
针对某区域用电负荷存在严重的季节性过载现象,以及可再生能源存在功率波动大、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研制了多能(含水电、光伏、储能)、多端口的能量路由器装置及其能量管理系统。综合考虑当地多场景运行,解决了季节性过载问题,实现了能量的合理配置与利用。首先,对比分析选定能量路由器各端口变换器的拓扑结构;然后,对多场景下的工作模式进行介绍;最后,对含能量路由器的多能互补系统进行故障保护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故障保护功能,有效实现了不同场景下的工作模式切换,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以及上层功率指令跟踪等功能,解
针对电缆线路故障发生不确定性高,故障类型复杂,快速实现故障在线诊断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利萨如图形与温度Pettitt检测的高压电缆故障诊断方法。通过电缆护层首末端护层接地线电流构建高压电缆接地线电流利萨如图形基础上,通过ATP-EMTP仿真分析了不同故障形式下的图形特征参数变化,并构建了故障特征判据库。对容易造成“误报”“漏报”的故障类型,结合电缆线芯温度变化的Pettitt检测结果,提高了分析模型的准确性。最后以实例数据验证了所提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因其良好的动态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并网中。由于新能源大多地处偏远,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分布广泛,导致电网等效阻抗增大,表现出弱电网特性。在dq坐标系下建立VSG等效输出阻抗模型,基于阻抗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VSG和电网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电网强弱对VSG运行的影响,通过在控制环节中增加虚拟阻抗对VSG输出阻抗进行改造,提高了VSG对弱电网的适应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理论分
随着对变电站消防工作的逐渐重视,如何防范和迅速、可靠的处理变电站的变压器火灾成为运维工作的重点。介绍了变压器火灾的处置流程,以徐州500 kV姚湖变电站变压器为例,阐述了排油注氮灭火系统的改造内容,分析了改造前后的变化及优劣。
为落实“人防+技防”的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管控。从人、机、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学法守法落地是解决安全管理矛盾的主要途径,叙述了提升安全生产管控的思路。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作为电力交易的主体之一的售电公司不仅需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且需要积极承担消纳新能源的责任。为了分析用户对售电公司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影响,将新能源消纳能力引入到用户用电价格变量中,建立了售电公司的新能源消纳能力3层优化模型。首先优化用户在不同时刻的用电量;接着优化售电公司在各个市场中购电比例;然后求得用户在新能源消纳能力“量”上的贡献度,并根据负荷准线机制,求得用户在“形”上的贡献度。基于“量”上和“形”上的贡献度优化售电公司为用户提供的价格变量,建立新的购售电决策模型,并比较优化
当电流互感器在大短路电流故障情况下出现磁路饱和时,一次侧短路电流无法按照电流互感器变比正常转换为相应的二次侧电流值,这对基于电流有效值继电保护的动作可能会带来影响。在不考虑非周期分量情况下,通过分析铁芯的饱和特性、研究电流互感器饱和时二次侧电流的波形,可以得出二次侧电流有效值的计算公式,再通过与电流互感器未饱和时二次侧电流有效值进行比较,可以得出饱和电流有效值总大于不饱和电流有效值。对于过电流类有效值保护,如果铁芯不饱和时能正确动作,则在铁芯饱和后仍能正确动作。
主动配电网的控制特性以及分布式电源接入造成的不确定性,使得现有供电能力评估方法不能对主动配电网进行有效评估。首先建立了主动配电网供电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概率潮流与重复潮流法计算出主动配电网的分布函数,最后以供电能力期望为目标函数运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进行重构优化,得到最有利于供电能力的运行方式。选取PG&E69节点配电网作为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主动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分布函数,网络重构优化后电网的供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体现主动配电网主动控制特性的同时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主动配电网供电能
用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锅炉掺烧是目前利用煤泥的最佳途径之一。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主要有煤泥管道输送入炉掺烧和煤泥干燥后进入给煤系统入炉掺烧两种典型方式,对这两种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和相关技术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以热平衡的方法进行了经济性比较。最终结论是两种方式在技术上各有优势,但煤泥管道输送系统综合经济性优于煤泥干燥系统。
针对光伏模块冷却方式设计了一种新型集热结构的PV/T组件。基于Fluent软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比较新型集热结构中不同凸包间距、高度对新型冷却板的影响,同时在相同条件下将该结构与扁盒式冷却板进行了比较。从4种模型中选择凸包直径15 mm、凸包间距15 mm、凸包高度为15 mm作为最佳模型,此时背板平均温度为295.31 K,出口截面平均温度为293.41 K,冷却背板热效率为0.9;相同条件下将该模型与扁盒式冷却板比较,新型集热结构模型背板温度减少了6.5 K,出口温度增加了0.99 K,集热效率增加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