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那点事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e_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好不是我的自尊
  人物:小武/女/1981年生人
  爱好:滑板
  青年心理》:你的主业与爱好有关系吗?
  小武:我开网店,工作与爱好没什么关系。
  
  《青年心理》: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滑板的?
  小武:十五六岁的时候吧。那时候北京特流行玩滑板,有一天我去东单逛街,看见马路边有几个孩子在玩儿,觉得特帅。心想,女孩儿玩滑板应该更拉风吧(笑),于是我就开始学。
  
  《青年心理》:爱好所需的经济投入来自哪里?
  小武:刚开始是从牙缝里省,那阵子上中学,每天的早饭、午饭都在外面吃,我就把老妈给的饭钱省下来买滑板、买服装,要好久才能买一件。后来自己赚钱了,一个月收入1000多,五百交老妈,五百孝敬滑板。
  
  《青年心理》:滑板最让你着迷的地方是什么?
  小武:分阶段的。最初纯粹是玩儿的乐趣,就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儿。后来有一阶段参加了一些比赛,小有名气了,玩儿滑板成了我炫耀自己的一种手段,觉得靠它赚人眼球挺爽。现在是第三个阶段了,又重新回归了最初玩儿滑板时的感觉——动作花哨不花哨、别人叫好不叫好,都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开心。
  
  《青年心理》:在第二个阶段,你把滑板当成实现价值感的方式了。
  小武:可以这么说。小时候我学习成绩不好,大学没上,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用老妈的话说就是“失败的作品”,从小就没什么自信。现在终于有一件事(玩儿滑板)能让我比别人强,人家能夸我,那我当然在这件事上寻找成就感咯。
  那阵子特疯狂,“江湖”上关于我的传说很多。如果别人说我会腾空了,那我就一定要练会腾空加转体,这样下次当众表演时才能镇他们一下。现在想来,当时就纯粹为了别人的一句话而练滑板,完全失去了最初的乐趣。
  
  《青年心理》:现在觉得更轻松一些?
  小武:当然,爱好其实越简单越好,如果靠它赚钱得奖,那么就没那么好玩儿了。
  
  《青年心理》:滑板是一项有危险的运动,为了这个爱好也付出过代价吧?
  小武:小腿上的疤现在都在,蹲下太猛就会钻心地疼。2002年,我去上海参加了一个比赛,受伤了,现在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已经不能做了。其实,我倒要感谢那次受伤,否则我可能还停留在“为别人而玩儿滑板”的阶段。
  
  《青年心理》:这个爱好给你性格上带来了哪些改变?
  小武:比从前自信了,更积极,愿意挑战很多高难度的事情。
  
  爱好与主业相辅相成
  人物:郑/男/1979年生人
  爱好:心理学
  《青年心理》:你的工作与心理学有关吗?
  郑:我是做销售的,经常要与人打交道,这也是我学习心理学的诱因吧。
  
  《青年心理》:学习心理学之后对你的工作有帮助吗?
  郑: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案例。有一次,我负责推销新型产品,但是有个目标客户很难搞定,我打电话或者登门拜访,她都统统拒绝。后来我就借用了点儿心理学的知识,先送了一个旧型产品到她们公司,承诺免费使用。紧接着我又义务为他们提供了很多专业咨询,取得她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她已经开始觉得“欠”我点什么了。最后,我才正式向她推销我们的新型产品,而她马上就答应了。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中很简单的一个理论——登门槛效应。
  
  《青年心理》:学以致用,让爱好把生活变得更美好。
  郑:是的。但是爱好这东西也要慎用,有时候过度了,不但没有好作用,反倒会有坏效果。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迷心理学,各个流派的理论、大师恨不能倒背如流,见人就跟人家侃这些东西。
  刚开始,还有几个朋友听说我学了心理学,主动打电话对我倾吐心事,让我帮他们疗伤。我当然乐此不疲,抓住人家就说个不停。现在知道了,这其实是很不专业的做法。但当时我自己太痴迷了,所以没有发觉,别人都听得厌烦了。最搞笑的是,到后来朋友都不敢给我打电话了,我还主动打过去给人家讲道理。
  
  《青年心理》:想要把爱好跟别人分享。
  郑:对!这是很多爱好者的共同心态。但是,我想提醒大家,想要分享可以寻找与你志同道合的组织,而不要随便抓个人就要求人家跟你分享,毕竟,人家的爱好不是这个。你看,本来心理学是教你搞好人际关系的,我却因它而把关系搞糟了。
  
  《青年心理》:经历了那个阶段之后,现在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领悟?
  郑:应该说还在继续学习吧。爱好的乐趣不就在于一辈子不停地探索,不断发现新鲜东西吗?
其他文献
理想和信念是促进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也事关人的终身追求。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作为我国宝贵的人才、肩负实现中国梦的广大研究生,坚定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理想和信念,不仅关系他们自身是否能够全面发展,而且对我国的前途和命运至关重要。科学把握当前研究生群体中面临的信仰危机,探索解决之道,使他们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马克思主
期刊
摘 要:在三网融合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伴随着IPTV、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的蓬勃发展,人们基于电视的互动和社交需求已逐渐被激发出来,社交电视在逐渐从概念变成现实。作为移动社交电视APP,湖南卫视开发的"呼啦"作为其的领军人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主要对"呼啦"进行个案分析,将其置身于三网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中,探索其发展利弊,力求为未来的"社交电视"发展提供新兴视角。  关键词:三网融合、社交电视、"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中国大陆地区27个省会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作为调查对象, 主要从检索功能设置和检索结果两个方面分析地市级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检索功能,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信息检索功能的建议。  关键字: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检索 信息检索  随着网络时代的悄然来临,政府网站建设已成为引领电子政务体系变革的创新工程。在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体系与电子政务一样,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行政级别来看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安全文化理论,深入探讨了煤矿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以期对煤矿企业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高效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文化;安全文化;三三整理;四项技术  管好人的行为首先要管好人的心,管好企业同样如此,对于煤矿这一高危行业来说,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那么,企业的"心"就是灵魂,就是安全文化。什么是安全文化,怎样
期刊
摘 要: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融儒释道多家精神为一家的独特文人,该论文剖析了儒释道精神在苏轼身上的表现,并将其纳入宋朝儒释道融合的大背景下考察,认为儒释道在苏轼身上的融合其实正是宋朝时期儒释道三家融合潮流具体到个人身上的表现  关键词: 苏轼 儒释道 融合  梁实秋说过:"一个道地的中国人大概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品。"①我认为儒释道的融合在苏轼身上体现可谓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概很难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各种相亲交友类节目异常火爆,电视相亲突破了传统的相亲方式,拓展了交友的范围,是现代手段与传统相亲的结合,与此同时,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问题也开始被关注,究竟媒介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和引导社会价值观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就这问题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和传播学理论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视相亲 媒介 质性研究 传播学  自湖南卫视推出了婚恋交友节目《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
期刊
摘 要:微博是当下最火的舆论平台,许多既成研究更多着眼于它的积极影响及其微博媒介本身。很少有文章研究微博"围观"行为本身,本文从小处着手,以勒庞《乌合之众》和爱德华.洛伦兹的"蝴蝶效应"为理论基础,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之下微博围观的特点,结合新闻事件个案研究,重点分析微博"围观"行为的负面效应,并得出了一些减轻负效应的浅薄策略。  关键词:微博 围观 社会转型 负效应  引言  "围观改变中国!"这是
期刊
摘 要:随着四十年来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忍耐程度逼近临界点,钓鱼岛争端势将成为「不惑之年」后中日关系最为敏感的火药库。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在中日之间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以及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的强硬立场,使钓鱼岛问题日益复杂化,已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涉及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发展的大局。中日必须从二十
期刊
一个夜晚,隔着荧屏,他和我在客厅里相遇,近在咫尺。他说,我听。他比画着,我看。此前,我只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的名字戴着一顶大文博学家的帽子。  在听他说和看他比画中,我大致了解了他的人生:出生官宦世家,从小养蛐蛐、弄鸽子、种花草、玩鹰……整个一玩物丧志的纨绔子弟;后来,母亲去世让他醒悟,不能再辜负母亲纵容背后的殷爱,他开始研究绘画,再后来又随大名鼎鼎的梁思成研究古代建筑;抗日战争胜利那年,年纪轻轻
期刊
王学岭对于书法艺术的爱好,要从孩提时说起。  小时候,他看到报纸上漂亮的隶书标题,就忍不住剪下来,时不时地对着这些字描啊写的,开始了最初的“临摹”。等到王学岭怀着青年人的赤诚和激情应征入伍时,这一手好字便为他赢得了做电影放映员的机会——那是没有电脑的时代中一个极其令人向往的职位。因为,那时的幻灯片和会标全靠手绘,电影放映员除了对艺术的敏感之外,必须有一笔好字!  这之后,王学岭又经历了军校的洗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