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皇为何不吭声等2篇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天皇为何不吭声
  文/千里光
  
  喻可欣的一本《情海星空--我与刘德华》诉说了她和刘天皇三年间的恩恩怨怨、分分合合。外界批评她藉情史炒作;网上的众多刘粉丝更是群起而攻之,把喻可欣骂成一个不要脸的女人。因为她把自己和刘天皇的床帷之事也公诸于众,还形象地形容刘天皇在床上如“一尾活龙嗷嗷叫”。在粉丝们看来,这简直有辱天皇尊严,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他们在愤愤然的时候也在不时回头看刘天皇,不是看刘天皇出丑,而是希望刘天皇发声,还喻可欣以颜色。只是刘天皇死不开口,让所有深爱他的粉丝为他心疼,为他着急,为他捶胸顿足。
  其实,粉丝们还是不太懂他们的刘天皇。因为早在得知喻可欣想出书的消息时,刘天皇就曾以一句佛偈“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作为回应,只是那话太让人摸不着头脑,也就忽略了。现在再回味刘天皇的这句佛偈,再设身处地站在刘天皇位置,应该是可以渐渐明白他不作回击的原因了。
  刘德华是喻可欣的初恋,他们在相识第五天就开始上床。这在一般人眼里似乎太草率,但到底要满多少天上床才算是经过深思熟虑呢?这没标准,而他们确确实实是十分相爱的。他们恩恩爱爱的三年,说明他们当初并非草率,而这以后守身如玉二十年的喻可欣还说下辈子再会爱上刘天皇,更可以说明她的一往情深。她后来称写《情海星空》对她来说是一首“忘情水”,是想跟刘天皇作个一了百了。她还以十二字心经对刘天皇隔空放话: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以示自己万念俱空,什么都已经放下。但在旁人看来,那话也只是说说而已,因为她不是还想问刘天皇要精子生孩子吗?怎么能说“心无挂碍”呢?其实,她这辈子注定丢不下刘天皇了。她为刘天皇而生,也将为刘天皇而死。
  既然如此,喻可欣为什么又要写书大曝她和刘天皇之间的隐私呢?要知道那是很犯忌的事,既会伤害对方,更会伤害自己,身败名裂不说,弄不好就彻底翻脸、打官司,甚至搭进身家性命。
  要回答这个问题,大概只有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了。我们不妨可以想想,除了写书,喻可欣还能做点别的什么呢?她对刘天皇爱得如此之深,但显然已经无法修好,刘天皇早就有了新欢,她再苦苦等候也等不来刘天皇的回心转意。她又实在割舍不下他,那份情那份意还总在心头萦绕,那"一尾活龙"还历历在目,那声声"嗷嗷"的叫,还老在耳畔回荡。她该怎么办,怎么办?
  元稹有诗,名《行宫》:“寥落古行官,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以喻可欣40岁的年纪也算演艺圈“白头宫女”了,当然她不想闲坐了说,她有文化,她要著书“说玄宗”,于是就有了《情海星空--我与刘德华》的不得不说的故事,那是她一辈子的情、一辈子的怨。好在刘天皇只是唱唱歌的天皇,否则早在午时三刻把这位深宫怨妇正法了,至少会砍了她的手指。
  我们可以想像刘天皇在读《情海星空》时的情景,心里在可怜着这位昔日情人,嘴巴里则在轻轻念着:阿弥陀佛。
  
  刘天皇怎么还不吭声
  文/刘利
  
  俞可欣又要拍电影了,当然,与刘德华可不能没有关系,前次出书,靠了刘德华,大概也卖得不错。拿跟前度刘郎、今日的天皇十来年前的那点子男女关系来卖钱,这事我不骂自有大把的人在骂。我奇怪的倒是刘天皇,他不吭声,照片都给贴到书里了,做爱的姿势也在书里公开了,他为什么还不吭声?这件事,我细想,原委可能有如下几条:
  一、吭声。吭声大致还要分成两种:赞美声与叫骂声。若要让刘天皇发出赞美的声音,这似乎没有可能。尽管凭心而论,俞女士书对前度刘郎的态度基本还是褒大于贬,功过七三分成,天皇一定私底下读过这本书,他扪心自问,这姓俞的女子有没在书中颠倒黑白蓄意诽谤?至于说那些小毛小病嘛,人非草木,孰能无过?这气度我想刘天皇一定还是有的吧。但是天皇毕竟是天皇呀,天皇是能随便夸奖别人的么?更何况,开了这个头,下面怎么办?天皇又不是只谈过一次恋爱,现在老百姓连一夜情都玩了呢,万人迷的刘天皇就算有女FANS硬把他往床上按,这也一点都不奇怪吧?回到俞可欣,哪怕刘天皇当初是给女人赶上架的鸭子,反正你上女人的架子了,现在这女人都在刘天皇的鼓励之下学习俞可欣,大肆贩卖她和刘天皇不得不说的故事,这对刘天皇总不是一件好事吧?一个人谈一次恋爱不可怕,谈两次恋爱也不可怕,三次四次或许都不可怕,到底多少次才算可怕?我也不知道,我只估摸,刘天皇对于这个数字有他自己的底限,所以这个赞美的头不能开,开了就麻烦了,万一远远超出他的底限怎么办?
  刘天皇可能也想过骂她一骂,我跟你谈过恋爱是没错,但这是我俩之间的事,这也叫两个人的隐私,既然是两个人的你,一个人就满世界乱说也不跟我商量商量,你这眼里还有我刘天皇么?你这是对我最大最大最最大的不尊重,要这样,我不该好好骂骂你吗?骂什么呢,我天皇不能泼妇骂街只图解气,我天皇要骂得高贵优雅无懈可击,若非如此,我就是自毁形象得不偿失,更大的可能还要给我带来官司与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官司我固然不要,娱乐新闻上头条我也早已不在乎了,总而言之一不小心骂不好还便宜了你这姓俞的女人,像内地的周女士饶女士……这样的先例多了去了,算了吧我不骂了。
  二、不吭声。不吭声表示不屑,表示默许,表示高贵,表示无话可说,表示我没时间,表示我不知道,表示反正已经分手了,我们两个,各玩各的,你爱怎么玩随你的便吧……对对对,还是不要吭声比较好。
其他文献
刚打完这个标题,室友恰巧从身边走过,指着屏幕上的“斯达巴克”说:“这应该是斯巴达克吧?”我摇摇头,莞尔一笑:“哪儿跟哪儿呀,斯达巴克,就是星巴克呀!”  说到星巴克,就像是条件反射,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想到咖啡,这种对应关系很多时候反过来也一样成立,可见星巴克这个品牌近几年来早已是深入人心。  记得去年在广州街头买过一份报纸,上面有篇文章将星巴克咖啡与CK内衣、宜家家私、斯沃奇手表等并列为小资的七
期刊
说起英国,就会不禁想起两样事物:令人艳羡的博物馆,温香醇厚的下午茶。是的,徜徉在英国,感受到的除了舒适,还是舒适。谨严的作风只是使得空气更自由,人们更宽容。这里有着号称世界上最完美的法律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国家,治安良好,警察从不携枪。在英格兰典雅秀丽的外表下,是蕴含着勃勃生机的现代化生活。浓厚的人情味和厚重的历史感会凝结在红茶的芳香里,令你回味良久。    神秘的唐宁街10号    英国唐宁街1
期刊
邓伟志,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全国政协常委。出版《家庭的明天》,《我的家庭观》,《市场经济中的若干社会问题》,《伪科学批判记》等20余部书。 曾获国家级一等奖,中国图书奖。其 “家庭的淡化问题”,“中国的学派为什么这么少”和“淡化‘当官心理’”被媒体称为“邓氏三论”,“思想界的男子汉”。1983年提出妇女学,为国人中第一位,也曾引起争议。1986年在《社会科学》发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多样化问题”
期刊
在我们的城市,年轻女子承受着来自生活、工作、情感的重压,还要经历情绪的波动,内心的辗转,真的不容易。这个城市里蔓延的情绪病毒,就是这样啃噬着我们纤细的内心和身体……  因此我们要认识自己、剖析自己、爱惜自己。  在词典中,弹性物体指的是在受到冲击后还可以恢复原状的物体。心理学家推崇弹性心态——即对往事的抗冲击性,接受矛盾的打击,自我调节,自我治愈的能力。它教会我们如何去克服它们。弹性心态是我们与生
期刊
四月阳春正艳,朋友拽着,说是要乘这难得的无雨季,找个阳光灿烂的世外桃源,重逢一下久违了的美丽心情。一行人驾着车,在市中心兜了几个圈,却还未决定到底去哪,“向野生动物园进军吧?”“哎,这倒提醒了我,周浦的中心,有个‘小上海旅游文化城’,这可是去野生动物园的必经之路。我去过,那儿真的不错,就像浦东的城隍庙。我还可以为你们请个周浦的朋友做导游,要是不满意啊,再去野生动物园也不迟。”  从人民广场出发,一
期刊
周沙的十一天黔东南之行具体行程为:广州出发,经桂林到从江,再从从江到停洞,在停洞之后的五天,都在一些苗寨、小村里度过,然后再回到从江,由从江经三江到桂林返广州。若从自驾车旅游角度经济地计算,通常每人每天的费用少则一百元,多则两百多,这段路程的费用正常也需要一千多元。而周沙在这十一天里,只用了三百八十元。  年少轻狂的时候,手头的钱很少,可是心中的信念很坚定,脚下的路很长,希望在很远的地方。  只要
期刊
熟女!不得不佩服汉字的魔力,看起来是成熟女子的简称,可比后者更传神、更多暧昧和遐思。  熟女,仿佛是一个成熟果实,有醇美的外形和味道,让人形而下的垂涎,形而上的敬慕。  走遍中国,才发现唯有上海的水土,能批量孕育出最接近熟女气质的女人。    “熟了”好办事  文■管琴    “瓜熟蒂落”,这承着上苍血液的基本规律,叫万物尊导,女人也不会例外。当然,除了生理上的成熟,还得是心理上的健全。更是健全之
期刊
毋庸置疑,这个题目让人兴奋的点在于违背了人们刻板印象中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尔父之命大于天、官大一级压死人……诸如此类的定式说法;然而,时代进步之快,变革巨轮伴随着当代“工人”的“等级分化”,更养成一大批白领精英的自信、果敢、超前意识……现今社会的人文氛围也已不再是谈“逆”色变的约束重重。这里的“逆”,并不是“忤逆”,而是换位思考,反向谋行。  “管”住老板,正是吾辈痛定思痛,转“危机意识”
期刊
陆家嘴之问题  林德清    美轮美奂的浦东陆家嘴被人称颂为“中国的曼哈顿”,虽是美誉,实属当之无愧。在下好歹也到过亚洲美洲欧洲十几个外国城市,单从气派和现代标准衡量,陆家嘴地区足以比肩乃至称雄。作为上海人,一旦有朋自远方来,我会毫无例外地把他们拉到这块集中着金茂君悦香格里拉正大广场东方明珠浦东外滩世纪公园的乐土上转一遭,登高望远,举杯把谈,很能满足我作为东道主的虚荣心。我十分有把握,无论是外地的
期刊
我爱你,咋就与你无关了?   文/刘利    最近炒得热的电影是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美女导演一再声明这不是一个庸俗浅薄的负心汉和痴情女的故事,它诠释了"我爱你,但与你无关"的命题,据说这话是歌德说的。别说这话是歌德说的,就算是上帝说的,我这个平庸女子也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法,我爱你,咋就与你无关了?  我的爱情观很庸俗,无非是要一份我这样的女人所认为的完美的爱情,我爱你,你也要爱我。第二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