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考情分析与复习指导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2004-2009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试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三物理一个版块内容的复习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机械振动和机械波;高三物理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高中物理的非重点知识,但也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有时还是高考试题“创新之作”。下面就近六年来全国高考试卷中涉及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的考题分析如下:
  104-09年全国高考试卷“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内容对比分析
  由以上统计可看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在物理学科的全部知识点中属于较次要的内容,尽管机械振动知识近年来很少考查(06年全国卷Ⅰ:19题;07年全国卷Ⅱ:22题除外);但每年几乎都考到一个机械波传播有关问题的选择题,因此,高
  三复习应以机械波为主,机械振动为辅的原则。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的复习,尽可以少花时间,但要力求把握要点,确保这6分的获得。下面笔者以2004-2009年高考试题为例,分别进行解析和说明。
  2例题分析
  2.1波形图象的传播特性及描述的物理量:
  (04全国卷Ⅰ)1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 = 1s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
  A. x=0处的质元;
  B. x=1m处的质元;
  C. x=2m处的质元;
  D. x=3m处的质元。
  [答案]A
  [解析]当t=1s时,由图2的振动图象可知,质点在t=1s时在平衡位置正要沿y轴负方向运动,由图1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0点在平衡位置,正沿x轴负方向运动,A对。
  [点评]本题考查了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的综合。
  (04高考卷Ⅱ)17.如图,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轴上a、b两点相距12m。t=0时a点为波峰,b点为波谷;t=0.5s时,a点为波谷,b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波长可能是8m
  C. 周期可能是0.5s
  D. 波速一定是24m/s
  [答案]B
  [解析]由a点在波峰,b点在波谷,有当n=1时,λ=8m,B对;经过t秒,a在波谷,b在波峰,可知,则T不可能为0.5s,C错;不知道质点的振动方向,无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A错;由于波长和周期都不是唯一解,则波速的值不唯一,D错。
  [点评] 本题考查了波传播过程的多解性。
  (05全国卷Ⅰ)18.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s。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P1,P2,P3,……。已知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20cm,P2和P3之间的距离为80cm,则P1的振动传到P2所需的时间为
  A. 0.50sB. 0.13sC. 0.10sD. 0.20s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P1P2的距离为一个波长,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了波的振动规律及波速的计算。
  (05全国卷Ⅱ)19.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其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
  B. 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周期
  C. 经1/4周期后质元P运动到Q点
  D. 经1/4周期后质元R的速度变为零
  [答案]AD
  [解析]由图象可知λ=4cm,A对;由于不知波速,无法计算周期,B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经过1/4周期后,质元P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不随波迁移,C错;质元R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故速度为零,D对。
  [点评]本题考查了波形图象中各物理量的有关问题。
  (05全国卷Ⅲ) 20.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元,a 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
  A.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c正向上运动
  C. 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D. 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
  [答案] AC
  [解析]波形上的任何一点总是重复前一点的振动形式,因为a质点向上运动,重复左边一点的振动形式,所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c质点分别向上和向下振动,则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A、C正确。此题如果使用推论“沿波反向法:上坡下,下坡上”首先判断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而知道b向上c向下,方法更简单。
  [点评] 本题考查了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06全国卷Ⅱ) 21.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u  A. f增大,V增大
  B. f增大,V不变
  C. f不变,V增大
  D. f减少,V不变
  [答案] B
  [解析]当声源沿接受器方向运动的速度增大时,接受到的频率增大,而速度是由介质决定的,不改变,故B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
  (07全国卷Ⅰ)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的是:
  [答案]A
  [解析] 由于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且x=0处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所以波传播过程中任何质点起振方向均沿y轴正方向,根据“平移法”可知波形应为A、B、C所示的形状,又,则波应向左传播且,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
  (07全国卷Ⅱ)15.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
  A. 波长一定是4cm
  B. 波的周期一定是4s
  C. 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 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
  [答案] BC
  [解析] 由图像可以看出波振动的周期是4s,振幅是2cm,BC正确;如果这列波是向右传播的,可得:如果这列波是向左传播的,可得:即不能确定波长,也不能确定波速,故A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波传播过程的多解性。
  (08全国卷Ⅰ)1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则
  A. 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
  B. 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C. 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D. 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
  [答案]C
  [解析]因为a、b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所以,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平衡位置,A错;由于t=0时刻,位于x=3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根据“沿波反向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经过t=T/4时,a质点向y轴正方向运动,经过t=3T/4时,b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B错C对;因为只有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等于波长整数倍的两质点位移和速度才分别相同,D错。
  [点评]本题考查了波动图象中质元的运动。
  (08全国卷Ⅱ)17.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振幅为A。t=0时,平衡位置在x=0处的质元位于y=0处,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x=0.15m处的质元位于y=A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
  A. 0.60mB. 0.20mC. 0.12mD. 0.086m
  [答案]AC
  [解析]由题意知,其波形如右图,则,当n=0时,λ=0.6m,A正确;当n=1时,λ=0.12m,C正确,故选AC。
  [点评]本题考察了波传播过程的周期性。
  (09全国卷Ⅰ)20.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5m和x=4.5m。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
  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
  [答案]BC
  [解析]由图1知,该波的波长为4m,PQ两点间的距离为3m。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当P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而Q点此时应处于波峰,B正确。当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P点处于向上振动时Q点应处于波谷,C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了波的传播特性。
  (09全国卷Ⅱ)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 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 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答案]AD
  [解析]由于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周期和相应的波传播周期一致,A正确;各质点做简谐运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而波在介质中是匀速向前传播的,所以不相等,B错;对于横波而言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是相互垂直的,C错误;根据波的特点D对。
  [点评]本题考查了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之间的关系。
  2.2受迫振动及其特点
  (06全国卷Ⅰ)19.一砝码和一轻弹簧构成弹簧振子,图1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该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匀速转动把手时,曲杆给弹簧振子以驱动力,使振子做受迫振动。把手匀速转动的周期就是驱动力的周期,改变把手匀速转动的速度就可以改变驱动力的周期。若保持把手不动,给砝码一向下的初速度,砝码便做简谐运动,振动图线如图2所示。当把手以某一速度匀速转动,受迫振动达到稳定时,砝码的振动图线如图3所示。
  若用T0表示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T表示驱动力的周期,Y表示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砝码振动的振幅,则
  A. 由图线可知T0=4s
  B. 由图线可知T0=8s
  C. 当T在4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4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
  D. 当T在8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8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
  [答案]AC
  [解析]固有周期可从图直接读出为4s,而要发生共振则驱动力的频率必须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故AC正确。
  [点评]本题考察了受迫振动,共振,简谐振动图像等多个知识点。
  2.3一个重要实验:单摆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 适当加长摆线
  B. 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 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 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其中对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答案]AC
  [解析]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它涉及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等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同时对实验的规范操作提出较高的要求,比如:为减少实验误差,要求摆线长1米左右,摆角不大于100,且摆动过程中刚性小球只在中心位置往返运动,记录时间为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AC正确。
  [点评]本题考察了单摆实验的规范操作要求。
  由上述解析可知,近六年来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考点几乎集中在波动部分,准确的说集中在简谐横波的传播特性上。因此2010年高考,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复习重点仍应放在:1.简谐运动的规律和图像;2.波的形成和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3.波的图象和波的多解问题;4.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综合运用;5.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
  三.复习对策
  我们知道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物理题数减少了(基本维持在13道题目),所以各题的分值较高。如此,如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考试时失分就大。特别是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这些非重点内容,决不能留下知识死角。解答这部分知识的考题,能力要求不高,难度系数较低,基本上是识记的层次。由于对这部分知识不把握而失分是十分可惜的。
  综合以上原因,我们应该对全部考试内容进行认真复习,不能心存侥幸,搞猜题押题,不要认为不是重点内容就不会考,生疏、冷僻的知识就不会考,应该扎扎实实地全面复习。但全面复习并不等于要平均用力,对所有知识都要在课堂上详讲细讲。而对于高考中重点知识和热点知识,则可多花时间,力求通透和熟练;对非重点知识和冷点知识,可以少花时间,或点到为止,或要学生自学完成,或者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涉及以引起学生注意。只有正确处理好点和面、轻和重的关系,有的放失地进行复习,就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那么哪些知识是高考的重点、热点,哪些是冷点知识,各部分知识的复习到底应该如何把握?只要我们认真系统地研究一下往年的高考试题,定能找到最佳答案。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高考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学习 游戏 担当  开学了,新的班级又要开始装点布置区域了环境了,教室里的表演区也不例外,我在表演区的墙面贴上了好几个跳芭蕾舞的女孩,贴完后我就和全班的小朋友说,墙面上的装饰只能看,不能区摸,更不能去撕哦,這时也特别提醒了坐在表演区范围里的孩子,当时他们也表示
期刊
摘要:近年,笔者参与了“小学数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研究”的省级课题研究。四年的实践,让笔者深深感受到在小学阶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让学生终身受益,它能够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的思想,体会辩学的学习方法,获得思想方法的指导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提高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堂  现以笔者执教的一节《百分数的应用(1)》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这节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上的实践与思考
期刊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只有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找到共同对话的基点,形成一股强大的家校“合力”,才能低耗高效,確保孩子更加顺利更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家校合力 基石 档案  一、建立学生个人小档案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我深晓其理:每接手一个新班,都像欢迎新朋友一样,在入学之初开一个简短而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我们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进行了的探索研究,大量尝试将数学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爱学、会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  关键词:科学活动 渗透 数学教育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理解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
期刊
摘要: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竹编小工艺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激发兴趣,活跃气氛,双面积极性也可充分调动起来,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幼儿创新意识。课堂中教师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机遇,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培养 动手操作 创新意识 锻炼和提高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大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的,很多人在照顾孩子,其实照顾的太周到了对防卫来说真
期刊
摘要:《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畜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园管理工作质量是菲常重要的,作为幼儿园管理者要园地制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然而,新时期新的幼儿教育和管理理念下,幼儿园管理问题频发,如何选一步的提高幼儿园管理有效性成为目前的i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对期幼儿园管理现状及问题,其次针对性的
期刊
摘要: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通常采用题海战术,只重视计算的结果,忽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  关键词: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 策略计算  一、问题描述:  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却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遍地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由于缺少必要的课堂练习时间,结果导致计算错误率偏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大打折扣。 
期刊
摘要:几年来,政府部门连续出台了相关规定。其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语言涉及到各个领域,也就点明了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处世、社交、做事、谈判等方方面面都有语言的魅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
期刊
摘要: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培养小学生形成独立自主、动手学习、创新发展的品格,在新形式下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从目前来看,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手段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保证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手段开展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元化教学手段 综合素质 解决对策  笔者通过实际的案例针对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性的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重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课程教学实践期间,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差异情况,在课前做好教案准备工作,才能将教学任务设置更为合理性,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高校课堂  创建高校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重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个环节,考虑到班级中的学生发展差异情况,将教学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