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管引流”是否“很舒服”?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x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近日在北京的媒体沟通会中表示。“无管引流”是否真的自然无痛?记者来到成都黑熊救护中心,从被救出的“无管引流”黑熊的情况,以及长期治疗黑熊的兽医中了解真实情况。
  
  从“铁马甲”到“无管引流”
  穿过成都市郊一片散发着泥土香味的农田,记者来到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在这里见到亚洲动物基金创始人、CEO谢罗便臣——就是这位身体瘦削的女士,促使养熊行业开创了从“铁马甲”到“无管引流”的时代,减弱了“胆熊”的痛苦。
  1993年,谢罗便臣偶然间走进了一家中国养熊场,目睹了“胆熊”的悲惨生活。随后,她只身来到成都,致力于曝光活熊取胆行业。在她的努力下,取胆熊的照片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促使相关政府部分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鼓励养熊户使用“无管引流”方式来抽取胆汁。
  至今,黑熊救护中心救助了277只受伤的黑熊,现有约170头月熊在该中心颐养天年。谢罗便臣在自己的右肩文上了“月熊”两个中文字,动物保护界称她为中国黑熊的洋妈妈。
  但她并不满足于此。“无管引流”尽管比“铁马甲”要好一些,但熊依然要承受痛苦。她的目标是取缔养熊行业,让黑熊们得到健康和安宁。
  
  “无管引流”熊全有肝胆疾病
  一只被“无管引流”的熊从被救出来直到在熊舍自由生活,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和正常的熊相比有什么不同?从救护中心兽医院负责人的救护过程中,或可管窥一二。
  “把熊救出来后,第一件事是给熊做麻醉,然后抬出笼子做全身体检。”负责人说,有几个部位最常出问题:抽胆的伤口情况,眼睛是否正常(很多有白内障),牙齿是否正常(熊场有时候会割掉熊的犬牙),体内是否有肿瘤以及胆囊的情况。在长期的折磨中,黑熊会自残,有的熊把自己的爪子咬到白骨都露出来了。
  大部分的熊都要经过两次手术,第一次手术通常是胆囊切除。“胆熊100%有不同程度的肝胆疾病,例如胆囊炎、胆结石甚至肝癌,因此全部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手术快则4个小时,慢的可达12小时。
  当熊的健康状况恢复比较理想的时候,就要进行第二个手术,通常是治疗眼睛、牙齿等因为长期被囚禁产生的并发症。
  当黑熊们的身体慢慢地恢复正常,学会了重新信任人类、进食、走路和嬉戏后,它们才会被送到生活区和其他黑熊共处。但有部分熊沉痛记忆挥之不去,心理创伤陪伴着一生。在救护中心,有的黑熊不断地晃着自己的脑袋,或围绕着熊舍的墙不断来回踱步。“这叫刻板反应,是长期被囚禁的后遗症。它们从小就被关在狭窄的铁笼里,不能运动,甚至无法翻身,很多熊就会出现这样的机械性动作,有时甚至摇一天都不会停歇。”
  
  在正愈合的组织中插入导管
  据兽医解释,“无管引流”的瘘管需以取自黑熊腹部内部的组织形成一个管子,并用这个管子把胆囊和腹壁上的洞连接起来。“无管引流”的瘘管是一个直达胆囊的、永久开放的洞。养熊户必须要强行在正在愈合的组织中插入导管以抽取熊胆。
  养熊户通常会把一根橡皮或不锈钢管子插入瘘管以抽取胆汁。胆汁会顺着管子流入一个盘子里,或是用注射器抽出。在较大的养熊场,在抽胆汁前会用一块布或酒精棉很快地擦一下瘘管所在的部位。实际上,这样做并不能对熊的腹部或器具进行有效的清洁。在两次抽取胆汁的间隔期间,流出的胆汁会沾染熊的腹部。胆汁固有的腐蚀性则造成对皮肤的慢性刺激,形成溃疡。
  熊的伤口会很快愈合。养熊户经常要反复将采集胆汁的管子强行插入瘘管中造成堵塞的组织。AAF黑熊救护中心在对其救助的黑熊进行胆囊切除术时发现,有些胆囊损伤证明这样做有时造成胆囊穿刺。掌握不好的时候,器具可能会没有进入胆囊,直接刺入熊的腹腔,导致肝脏破裂以及腹腔污染。结果轻则造成局部脓肿,重则出现扩散并导致(致命的)腹膜炎。显然,熊在这个过程中遭受的苦痛是极端剧烈的。
  
  熊还可能经历多次手术
  养熊户和政府官员都声称,以熊自己体内的组织做成的瘘管来替代不锈钢管或橡胶管,可以避免瘘管发生复杂的状况,并确保熊在抽胆过程中不会感到痛苦?如同肛门,有一种肌肉收缩的自行封闭机制。
  “这种说法是养熊户各种不实之词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不断地发明出新的抽胆方式,试图以此说服政府活熊取胆是人道的。更重要的是,这种说法同养熊户自己(告诉访问者)的经验并不相符,他们说这种瘘管引起越来越严重的炎症。这也正是他们把熊一直关在笼子里的原因之一。无管引流对黑熊健康和福利的损害同其他抽胆方式的是一样的。”兽医表示。
  据黑熊救护中心推测,其拯救的黑熊多数是在1996年以后被实施造瘘术的,到达中心时有62%的熊属于?“无管引流”取胆熊。从很多熊身上可以看出,他们经历了不止一次手术——其原因要么是其导管被堵塞而不能抽胆了,要么就是要把原来的橡胶或不锈钢导管改成“无管引流?”,或者,这两种原因都有。
其他文献
重庆啤酒  问题股被疯狂恶炒    从2012年1月19日到2月23日短短20个交易日,重庆啤酒涨幅达到86.13%,位居两市第三名,还包含三个涨停板。成交总金额达到265.4亿元,两市第一。13年涨幅37倍,近一年半以来涨幅也高达近4倍。重庆啤酒的疯狂让人拍案称奇。1998年,“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作为当年新增投资出现在重庆啤酒年报里。此后的十余年间,每次重庆啤酒股价的波动都与乙肝疫苗
期刊
当传真、毛铭基夫妇的gap year(间隔年)旅行成为年轻人艳羡和模仿的范本时,“放下工作去旅行”成为一个诱人的想法,也正在成为不少年轻人的行动。让旅行成为公益行动,这是《中国财富》2012年出版的首期杂志中重要的主题,从“多背一公斤”到“gap year”,公益正在成为旅行的目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  成为一个gapper,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去进行一场纯公益的旅
期刊
The Atlantic 《大西洋》月刊 2012.03    41岁的戴安娜·霍尔特是南卡罗来纳州死刑诉讼中心的辩护律师,该中心是一个为死刑犯提供代理辩护的非营利机构。在美国的刑事司法系统中,一个人一旦被定罪就不再适用无罪推定,即使出现对其有利的新证据,他也得不到重判的机会——死刑犯也一样。霍尔特坚决反对死刑制度,她所做的工作是努力挽救被定罪者的生命。1999年8月,她为死刑犯理查德·查尔斯·约
期刊
1700年前  竹林七贤  中国最早的嬉皮士,应该是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人们都叫他们竹林七贤。他们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在竹林喝酒,纵歌,颂扬老庄学说,杜甫曾写诗这样形容“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悉绝”。    1500年前  陶渊明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末期的诗人、文学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陶渊明是中国
期刊
近期,西班牙国王卡洛斯的女婿乌丹加林卷入慈善组织贪污丑闻,辞去所有官职。西班牙王室为了挽回声誉,30多年来首次公开他们的薪酬待遇。   西班牙王室公布数据显示,73岁的国王胡安·卡洛斯2011年共获得国家给予的薪金14万欧元,加上公务补贴15.2万欧元,总计为29.2万欧元。43岁的王储菲利浦所得是其父的一半。王后苏菲亚、莱蒂齐亚储妃、克里斯蒂娜公主和埃琳娜公主没有固定的薪水,但是2011年获得的
期刊
“中国的企业没有最黑,只有更黑。”近日,在由《南方都市报》、《中国财富》和九方马管理顾问机构主办的“2011中国行业公众形象高峰论坛”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炮轰。从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到达芬奇天价家具,越来越多的“问题门”企业,让公众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并一再拷问着社会道德的底线。    今年,中国企业“问题门”频发并对各行业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严重冲击。近日,由南方都市报、中国
期刊
高盛集团的老板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接受“人权运动”邀请,成为第一位同性恋婚姻企业发言人;Google和思科公司出台新政策,提高同性恋员工的工资或给他们发放津贴以弥补他们多付的税金;微软和耐克上书国会支持同性恋婚姻……10年前,人们完全不能想象这一切的发生。但如今,那些全球大企业确实在互相较劲,争取出台最富有想象力的同性恋友好政策。         也许你还记得电影《费城故事》里因同性恋身份暴露而被莫
期刊
做职场女人难,做母亲难,做工作的母亲更难!这是很多女性心声,也逐渐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认同,无言指责男性在家务上不愿意多分担。但是否所有丈夫都是“垃圾”,不帮妻子照顾孩子和家务?社会研究发现其实并非如此,在照顾幼儿的双职工家庭中,丈夫的压力不比妻子小多少。    文‐本刊特约 南潍    崩溃的母亲   女性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男性下班后也要开始分担家务。“工作母亲”在最近30年成为备受社会关注
期刊
在大众化的媒体追逐中,富二代在整体上是负面的群体。他们纵情声色,对秩序和道德嗤之以鼻,在狂浪不羁中腐化堕落,是连上帝也不愿拯救的罪人。大众的情绪中,有着对他们的偏见,甚至诅咒。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里,富二代成了想象中的替罪羊。  就像用个别来指代群体时可能犯下错误一样,富二代被少数纨绔子弟所代表,可能并不接近事实。如果心平气和地看待财富人群,富二代不该是被妖魔化的一些人。他们作为民营企业的家族继承人,
期刊
相比富二代的指称,用大家闺秀一词来形容陈天红似乎更贴切。爱看书,喜欢古筝,她是闺蜜眼中的梦幻女孩。不过,现在做了母亲的她更乐于谈论孩子,“2岁的女儿是保护我的小天使”,完全一副幸福小妇人的姿态。在微博上,快乐、惜福、宽容,这是她留给自己的六字箴言。  “一定要说我是哪一年出生的吗?这样会让我觉得自己老了哦。能不能就说是80后?”像所有的生于80初的女生一样,陈天红对年龄也有点小避讳。言语之间,很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