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腺Paget病21例临床细胞学诊断与治疗分析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mingming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討女性乳腺Paget病临床细胞学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乳腺Paget患者21例临床资料。结果:乳头部的湿疹、水泡疹伴刺痛、瘙痒19例;乳头溢液15例;乳头糜烂18例;出现乳房肿块14例,术后病理类型以Paget病为主者9例,Paget病合并浸润性导管癌7例,3例为Paget病合并单纯癌,浸润性小叶癌2例,以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为主,5,10年生存率为48.5%和38.8%。结论:细胞学诊断能充分了解乳腺Paget病的细胞学特征,与炎性乳腺癌鉴别。提出保乳联合术后放射治疗是女性乳房单纯Paget病和部分伴有乳房肿块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关键词】女性乳腺Paget病;细胞学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398-01
  乳腺Paget病又名乳腺湿疹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发病率低,占全部乳腺癌的1-3%[1], 临床表现类似炎性乳腺癌(图1),容易混肴。通过复习我院21例乳腺Paget病临床资料,就其诊断、病理、治疗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对Paget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乳腺Paget患者21例,均为女性,年龄38一65岁,平均年龄51岁,发病2-10年不等。从起病到病理确诊,住院治疗平均时间为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 乳头部的湿疹、水泡疹伴刺痛、瘙痒19例,占90.48%;乳头溢液15例,占71.43%;乳头糜烂18例,占85.71%;出现乳房肿块(1-5.5cm大小)的患者14例,占66.67%。;腋窝淋巴结肿大者15例;病变位于左侧者7例,右侧者14例。
  1.2 手术方式及淋巴结情况 本组中16例行经典根治术,3例行改良根治术,2例行单纯乳房切除。伴有淋巴结转移者14例,均行经典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15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乳头糜烂合并乳房肿块。术后病理类型以Paget病为主者9例,Paget病合并浸润性导管癌7例,3例为Paget病合并单纯癌,浸润性小叶癌2例。
  2 结果
  本组合并乳房肿块采用根治性切除术,2例未合并乳房肿块者采用单纯乳房切除。术后病理类型以Paget病为主者9例,Paget病合并浸润性导管癌7例,3例为Paget病合并单纯癌,浸润性小叶癌2例。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2],全组病例5,10年生存率为63%和44%。病理证实有腋淋巴结转移者5,10年生存率为48.5%和38.8%。
  3 讨论
  女性乳腺Paget病在临床上需与炎性乳腺癌鉴别。结合本组的临床资料,乳腺Paget病典型临床表现为病程长,起病缓,刺痛,乳头乳晕区糜烂,反复结痂,脱痂,瘙痒,晚期损害可有乳头凹陷或发生溃疡,甚至烂掉,经对症治疗后,创面可暂时性痂下愈合,但易复发,乳头溢液是常见的伴随体征,在临床上有三种类型:1)只见乳头糜烂;2)乳头糜烂和肿块两者并存;3)只有乳腺肿块。三型均可发生转移,但未触及肿块者少见[3]。而炎性乳腺癌临床特点主要是:1)乳腺肿块伴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片状水肿及橘皮样改变;2)起病急骤,往往在短期内出现乳腺巨大肿块;3)无畏寒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炎性反应;4)病变范围大于乳腺皮肤的1/3;5)同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6)细针穿刺或病理活检多可查见癌细胞。
  本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学检查,只要在乳头乳晕表皮层内找到Paget细胞即可确诊。Paget细胞单个、多个或成簇(图2),分散在炎性细胞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核大,异型性,深染,胞浆丰富,呈气球样,易于诊断者识别(图3)。由于该病病程长易合并感染,涂片中还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有较多鳞状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坏死残屑。该病可合并其他类型乳腺癌,本组合并浸润性导管癌7例,合并单纯癌3例,而文献中[4]炎性乳腺癌病理类型也可分浸润性导管癌,髓样癌,单纯癌,硬癌,粘液细胞癌,浸润性小叶癌等,所以笔者认为这两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虽然在发病机制方面从分子免疫水平有所突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5],但是在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面应该加强研究,为预防和控制肿瘤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乳腺Paget病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为主,包括:(1)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2)全乳腺切除术;(3)保乳手术+术后放疗;(4)单纯放疗;(5)其他治疗如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等。根据组织发生的不同理论,患者的治疗原则不同,根据嗜上皮理论需行全乳切除;根据表皮内转移理论认为保乳手术也是安全的。本组多采用经典根治术,改良根治术,虽然取得了与文献报道相一致的结果,但在选择病例保乳手术方面还没有经验。查阅文献[6],目前对于乳房Paget病的手术方式选择尚未达成共识。近年来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行保留乳房的乳房部分切除术,而国内多数专家学者推荐治疗模式为全乳切除术或改良根治术。
  保乳的适应证[4]:单纯病伴或不伴导管原位癌,伴随肿块直径≤2cm,排除多中心病灶,腋窝淋巴结阴性时,都可以考虑行保乳手术,手术方式根据伴随癌块的分期及性质决定。Lester [7]认为Paget病保乳的前提是经过查体、超声、乳腺钼靶检查均未发现隐匿性病灶,手术范围应为乳头、乳晕及其下可疑病灶周围至少2cm的乳腺组织、切缘阴性,术后应加以放疗。注意:应完全切除乳头乳晕复合体,但边缘切除多少正常组织是合理的,目前尚无定论,术后是否都应辅助放疗也没有形成共识。
  笔者根据学习的经验认为该病的保乳手术联合术后放射治疗是乳房单纯Paget病和部分伴有乳房肿块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而对大多数伴有乳房肿块的Paget病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仍是较安全的治疗选择。在确定行保乳手术时,MRI检查是有意义的。在实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前哨淋巴结活检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江涛,方先勇,朱玉秋.细胞病理学诊断乳腺Paget病的临床意义及其特征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7(23): 780-781.
  [2] 梁鹏,王佑权.乳腺Paget病14例临床分析[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4(33):315-316.
  [3] 冷继红,郝彦勇.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湿疹样癌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3):401—402.
  [4] 杨金巧,龙启明.炎性乳腺癌18例临床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1):183-184.
  [5] 刘双格,邢华,续哲莉. 乳腺Paget病的研究现状[J].现代肿瘤医学,2011,7(19):1432-1433.
  [6] 于洪亮,郑荣哲,扬雏良.乳腺Paget病的诊治现状[J].临床外科杂志,2007,9(15):644-645.
  [7]Lester T,Wang J.Differenrt panels of markers should be used to predict mammary Paget,s disease associatted with in situ or invasive carcinoma of the breast[J].Ann Clin Lab sci,2009,39(1):17-24.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注射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方法:经股动脉穿刺,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至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乳化剂栓塞治疗。结果:18例患者术后一周行CT检查,18例患者肿瘤内碘油沉积良好。随访6-12月,15例肿瘤缩小到原来的80%—90%,一例完全消失。入院症状缓解100%。结论: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是肝血管瘤治疗的好方法。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7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应用硝酸酯类、奥扎格雷、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他汀类或β类降脂药物、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环磷腺苷葡胺9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 rnl中,每日
眼科临床工作中常见各种疾病导致的视网膜水肿[1],一类如视网膜屏障功能受到破坏,血浆成分渗漏至神经上皮层导致的细胞外水肿[2],比如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等;另一类
目的 探讨高频率小探头内镜超声(UMP)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高频率UMP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高频率 UMP对直肠癌T分期的总诊断准确率为81.25% (39/48),其中T1期为88.89%(8/9),T2~T4期为79.49%(31/39).结论 高频率UMP对早期直肠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内镜下查找浅表病灶应首选UMP。
目的 探讨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与小骨窗开颅+有创颅内压监测两种微创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幕上基底节区出血67例,脑叶出血6例,出血量30~100 ml;幕下小脑出血5例,出血量10~15 ml.分别选择性行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或小骨窗开颅+有创颅内压监测两种微创方式治疗.结果 随访3个月,小骨窗开颅+有创颅内压监测术61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
【摘 要】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腹部外科60岁以上老年患者260例的围手术期资料,在强化术前护理准备、严密术后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方面进行归纳。结果: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几率较高,术后易出现心脑血管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使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从而取得
目的 降低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反应,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因妇科良性疾病行经阴道手术患者400例,给予妇科常规临床护理,在围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老年人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38例老年晚期胃癌,采用紫杉醇150 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亚叶酸钙400 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滴注后,再以2400 mg/m2经输液泵持续滴注46h,每3周重复,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3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7.9%),部分缓解15例(39.5%),病变稳定11
目的 探讨儿童漏斗胸微创手术矫治后胸廓骨的重塑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北京军区总医院74例漏斗胸患者经微创手术矫治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11
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患者生殖系统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上能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妇科门诊治疗的436例生殖系统感染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相关病史分为炎性反应组(317例)和非炎性反应组(119例),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各种病原体进行培养,在超高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分析各种病原体的阳性率.结果 炎性反应组支原体、衣原体、念珠菌、滴虫、线索细胞感染率分别为43.53%(138/31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