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项目驱动模式在国内高校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t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实现进一步提高国内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综合素养的目标,本文对实践项目驱动模式应用于高校动画专业教学中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国内高校动画专业运用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创新教学模式必将在我国高校的动画及其相关领域专业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项目驱动;动画专业;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纺织创意领域的动画专业在线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学资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BKJGLX228)的研究成果。同时本文系天津工业大学2015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动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73-01
  一、当前国内高校动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动画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基本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课程体系科学、具有相当规模的教育体系。但是在传统的动画专业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没有参加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活动的机会,只是完成教师所提出的掌握技能、知识有关的活动,课堂实质上仍然只为教师的全面表现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的表现和行动领域则被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以致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得不到保障。动画师的实践能力要来自于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以及动画艺术实践经验,而由于种种原因,创作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动画教育最薄弱的环节,致使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较弱是当前高校动画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优势
  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在这种环境下是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所喜欢、习惯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实践项目驱动”教学具有目标性、情境性、探究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等特点,“项目”往往是“真实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学科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这对学生而言本身能够激发学生对当前学习主题的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动画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品质特征。动画不同于一般的美术或绘画专业,它需要以其他譬如艺术、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完善动画师的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对学生进行动画专业技能的培育之外,更要注重学生理论素质、创造能力的培育,甚至其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实践项目驱动”模式将学生置于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实践情境中,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形象化。
  三、高校动画专业的“实践项目驱动模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连接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化的知识策略体系。在高校动画教学中应用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不是无章可循的,具体项目的任务设计是实践项目驱动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要点,相关课程具体项目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1.原则
  第一,真实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项目的设计要具有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项目要贴近生活,尽可能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具有生活性才能让学生拥有真实亲切之感。只有真实才更富有感染力,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體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主题的认知和意义的建构。因此,在高校动画教学中,项目的设计还要具有趣味性,只有具有趣味性的项目才能驱动学生学习。第二,差异性与连贯性想结合原则。高校动画教学中所面对的学生各具不同,他们起点不同,水平不同,个人的需求也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常把学生一律看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的存储器,从而很难认识学生的个性,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向上,发展个性,把握知识体系的脉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项目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又要考虑知识的特点和难易程度。
  2.环节
  第一,创设情境,提出项目。学习情境是为顺利的学习、掌握学习内容,尽快达到学习目标而选择或创设的情形与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习内容相统一,与学习过程相协调,它的作用是推进学习的进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项目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因此在使用“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布置本课程、本阶段、本单元、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及项目要求,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项目或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
  第二,明确项目,组织小组。当学生接受项目后,借助一定的情境从而产生了一种积极完成项目的动机和兴趣,对项目将进一步剖析,并从中发现问题。动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不是依赖于特定的天赋或特别优秀的能力,而是依赖思维的创造力。动画创新能力不是怎样使用工具,而是怎样用工具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新问题。但是,仅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时很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有用的信息。这时,教师应提供与项目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项目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项目驱动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了解为实现目标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学习目标确定后,小组成员将分头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此时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把握项目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学生能认识到获取知识得靠自己的努力,并对学习产生了相应的责任感,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发挥其独创性,教师不失时机的激活学生思维火花,引导思维过程,训练思维方法,培育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他们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总之,动画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动画人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动画教育的重点,也是根本任务。通过以上高校动画教学中运用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环节分析来看,实践项目驱动教学对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他任何教学模式都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郭一栋(2009).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一些问题的思考.科技促进发展,3,167.
  [2]任艳斐(2008).Photoshop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现代企业教育,14,35.
其他文献
大纲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难点所在。要阅读,就要通过识字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广泛阅读,就必须大量识字;写文章,就要在识字的基础上学会用字组词,以词造句。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们识字的效率呢?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识字和趣味学习结合起来进行识字教
期刊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开创新的识字方法、运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63-01  作为小学一年
【摘要】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良好的自学方法。  【关键词】阅读自学习惯;阅读自学方法;“语意式”阅读法;“提纲式”阅读法;“习题式”阅读法;“地图式”阅读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
【摘要】目前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也日益被人们重视,尤其是信息技术怎样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有效运用能促进变式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本文就如何让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起到有效的作用做了一些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要】生活中物理现象及应用随处可见,比如:落水的小狗上岸以后抖动身体,水滴会借助惯性被甩出去等现象,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需求,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广泛存在的物理现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众多的物理应用中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灵感与思想,认同物理在科技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物理教学。在教学中,要引导同学们树立科学意识,多思考、多实践,让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关键词
【摘要】众所周知,化学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一定程度上说化学知识已经普遍蕴含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化学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向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应用化学知识,可见化学生活化教学对培养化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作为促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有效实施的主要途径,更应强化生活化教学,从而真正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摘要】人走向成功的基础还得益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造就时代需要的人才。对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正处于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有利于发挥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靠持之以恒的常规教育,有意识的一次一次的严格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在信息技
【摘要】在中专阶段所有的课程中,物理课程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关系到中专院校学生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教学方式必须不断创新,通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不断提高中专物理课程的教学水平。文章就中专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教学方法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专物理;教学方法;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