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传统课程枯燥乏味等问题,笔者尝试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引入信息化教学工具“雨课堂”,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讲述了“雨课堂”实践的过程。雨课堂是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它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并且支持多屏互动、答疑弹幕、大数据分析等。雨课堂其实就是PowerPoint中的一个插件,但它为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雨课堂 电工基础 应用探讨
  “雨课堂”教学工具的推出和迅速发展有目共睹,而怎么让“雨课堂”普及每一节课堂,并且让老师和学生离不开它,才是教育工作者进行实践和探索的动力。
  一、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
  以嘉兴职院机电分院电工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课上,以老师讲授为主,进行基础知识、电路模型、电路分析的讲解;实践课上,以学生动手焊接电路,调试电路为主,老师从旁指导。根据教学大纲,该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测验包括考勤、项目作品,实验报告三部分。根据大纲要求重点突出过程性考核,因此这些成绩占到总分的60%,期末考试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占到总分的40%。
  2.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理论课堂上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第二,没有有效的检查机制,老师要求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很难兑现;第三,实践课上提出问题的学生较多较杂,显得课堂凌乱;第四,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下很难与老师沟通。所以,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互动,课前任务的布置,课后复习单的推送,实时了解学生产生的问题,通过在线学习,在线与老师互动的方式来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雨课堂实践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老师和学生即可以线上交流,也可以线下互动,使得“雨课堂”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既能够发挥出当今流行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优势,又能够在老师教学准备环节、课堂交互环节、课后提升环节这三个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机结合,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线上线下学习体验。
  1.教学准备环节
  首先,老师利用“雨课堂”和智能手机的微信群发功能向学生推送预习任务单,让学生根据任务单来提前预习。由于“雨课堂”还有数据分析的功能,老师可以通过“雨课堂”的这项功能分析学生对上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准备下一堂课的教育教学。
  老师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资料、搜索视频放入教学课件中,使得课件更加丰富多彩;还可通过设置一些选择题让学生回答,一则起到检验学生听课效果的作用,二则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雨课堂中还可以通过弹幕教学让学生和老师有效及时互动。另外,通过“雨课堂”工具插入名师微视频促进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的共享,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教学准备越来越充分。
  2.课堂交互环节
  课堂交互环节是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时候,是最容易沟通了解的时候,也是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
  一方面是开设雨课堂。老师要开设雨课堂,首先要在PPT上安装好雨课堂插件,通过微信扫一扫来登录雨课堂,登录成功后,手机上会提示登录成功,请查看电脑,这时候鼠标点击PPT上的开启雨课堂授课即可创建课程了。创建课程时需要填写课程名称,以及这次要学习的内容标题。开启雨课堂后,就要让学生通过微信扫一扫加入课程,加入课程时还要输入课堂暗号。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都加入到“雨课堂”中,也就是加入到班级微信群。上课时,老师通过微信群聊天记录和雨课堂学生的留言分析学生预习时遇到的共性的问题和个别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给予学生完整的解释和指导,并对某些预习充分的学生当众
  表扬。
  另一方面是雨课堂互动。在上课过程中,该节课所有PPT课件都可以在学生的智能手机上显示,老师的智能手机就成为遥控器,控制PPT的翻页,也可查看学生上课过程中的动态,另外可以随时点名,防止学生中途早退。
  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如何覺得这个课件内容没有理解,就可以点击“收藏”按钮保存课件以便后期反复学习,也可点击“不懂”按钮,让老师知道你在这里没有理解,老师可以根据不懂人数来确定是否再讲一遍,还是课后给你单独辅导。教师还可以随时打开弹幕功能,让学生随时发送自己的观点。学生如何觉得老师讲课速度太快跟不上,就要及时提醒老师,老师就会立刻放慢速度,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教师能借此观察到学生的总体表现。
  3.课后提升环节
  课后提升环节主要检验学生的自觉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智能手机向学生发送复习任务单,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不仅能够检验课堂学习效果,也能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开阔视野。在复习任务单最后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升能力。
  在学生完成复习任务后,老师要求把成果上传至微信群,进而对成果进行交互讨论,学生之间实现互评,互相提高。教师也可对学生的复习进行及时的监控、释疑解惑和评价。
  三、小结
  雨课堂作为最便捷的智慧教室,最立体的教学数据,具有全天候、个性化、零投入和大数据四个优点,能够解决学生对电工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缺乏主动的批判性思考,课堂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效果欠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覆盖课前-课中-课后每一个环节个性化报表,让教与学更明了。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上述背景和形势下,利用投资少、收效快、便于操作的教学工具雨课堂,开展电工基础课程雨课堂教学,建立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的有机联系,取长补短,顺应翻转教学的改革要求,构建全新意义的教学范式。
  参考文献:
  [1]臧晶晶,郭丽文等.滴水成雨—走进雨课堂[J].信息与电脑,2016(08).
  [2]曾晓晶,樊斌.“雨课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7(3).
  [3]刘君.“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1).
  [4]李晓英,王晓兰,曾贤强.雨课堂对《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2).
  (作者单位:沈建明、何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陶雄春,嘉兴博创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采用地龙合剂治疗30例缺血性中风病人观察治疗前后神经体征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病人基本痊愈3.3%,显效20%,有效53.3%,总有效率76.6%。症状积分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血液流变学疗效治疗后也有明显降低
本文以沈阳大学人才培养转型方式为例,积极探索高校新常态下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要求,通过沈阳大学人才培养方式转型模式及取得成效的实例,进一步阐明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人才
本次问卷共有11个问题,分别是:1、性别;2、年龄;3、最羡慕的职业是什么,为什么?4、将来准备从事什么职业,为什么?5、什么时间开始接触医学?6、为什么学中医?选择答案:(1)不知道;(2)有
冠心病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的范畴,本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并难以治愈,虽然近年来有多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问世,但多不甚理想,或有较大的副作用,或停药后易复发.我们应用生脉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非常明显,NNE向断裂构造蚀变带控制了矿区主要铜金矿体的空间分布与产出。通过对该矿床进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物探磁法测量以及化探土壤次生
对90例消渴病气阴两虚挟瘀候患者,随机分为参杞汤组60例作治疗组,糖脉康组30例作对照组,观察组内治疗前后血糖、尿糖、果糖胺、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组间的
我院自1992~1997年对上尿路结石或前列腺增生症等梗阻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通过手术解除梗阻,术后给予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是内科危重症和死亡原因之一.笔者自1997年10月~2000年10月间,在常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999参附针、硫酸镁治疗RHF30例,并设对照组,疗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临床上分为单纯型、肥厚型和干燥型.病因复杂,病程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我们于2000年5月-2002年5月治疗143例患者,其中7
主要叙述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进口段采用管棚、锁口锚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开挖方式进行开挖支护,确保了工程及施工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