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的研究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boy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供应链的发展研究,考虑到我国传统环境下企业产品质量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对我国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管理模式做出分析。企业通过采取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享信息、风险共担,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共同努力下实现共赢局面。
  关键词:质量管理;供应链;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
  一、引言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也不断得到完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在内外环境和其他条件的影响下,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过程控制”等方法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开始在企业内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1]。然而在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供应链理论在企业之间不断的深入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使自己成为供应链中一个节点,参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活动。
  二、传统质量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中,原材料的质量检验、生产在制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产成品出库检验都是由企业本身完成的。对供应商来说只要提供给符合企业需求的原材料即可,供应商和生产商没有太多的联系和沟通,关系只有在产生需求的时才会发生。企业对消费者所需产品的特性没有过多的了解。在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下,核心企业只注重自身内部的质量(特别是生产质量),割裂了企业与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忽略了顾客需求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不畅,这样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不利于形成自我的市场竞争优势。当今市场环境的变化莫测,使得企业重新审视质量管理模式,在新的环境下做出自身改变。
  三、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
  供应链是由企业间相互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服务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等组成的经营网络[2]。供应链管理涉及多个企业,从产品的源头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体参与,共同经营与管理,最后实现供应链上所有节点的共赢局面。在供应链环境下,产品的质量不在单独由生产企业管理负责,而是由整个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共同完成。因此,供应链质量管理就是对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供应链环境下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有别于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
  (1)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由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共同参与的,共同对产品的质量负责,上下游企业在产品质量管理上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责任,相互监督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2)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此环境下不在是短期、临时的关系,而应该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制造商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充分考虑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效率,同时要给予供应商一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共同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所需产品,来实现双赢的合作关系。
  (3)在供应链的环境下,对于下游的销售商或零售商,核心企业在提供合格产品同时要对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分析。产品的质量管理要充分考虑市场顾客需求,通过下游企业将消费者需求信息作为企业生产的切入点,以此来拉动生产。
  (4)相对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要求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引进高科技人才,建立供应链上的信息交流平台,保障各节点的信息沟通顺畅,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更快响应顾客需求。
  (5)建立预防机制,控制质量成本。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或质量事故发生的质量预警机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对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长期的设备维护和检验,适时更新设备等,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降低质量成本。
  四、结论
  21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我国供应链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入世以后国际大型企业在我国投资建厂,这就要求我们国内的企业必须适应国际化的趋势,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有别于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它是开放式的系统,是链条上各节点企业共同参与的,彼此之间是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各节点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充分发挥自我优势,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节点企业相互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好的服务平台,最终实现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共赢局面。
  企业在面临当今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实现企业间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期望效益。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概念及重要性,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风险导向的有效控制策略,希望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风险导向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问题 有效策略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内部管理工作,对于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高效、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但目
平面设计相比较传统的文字广告来说,它可以借助视觉语言这一更直观的途径表达所要表达的产品思想,因此,平面设计中的产品包含着许多的语言要素,这些要素是其他设计中所无法表
主体性德育是当今德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对受教育者实施主体性德育,有利于德育的有效开展.本文分别从主体性德育提出的原因、主体性德育的内涵、特征和实施来进行论述,以期对当
梁:首先祝贺您的《烽烟平型关》获得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这对于您个人和忻州市文学界来说都是件大喜事.“赵树理文学奖”由山西省委、省政府设立,是山西的一个具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离退休人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贡献者,是国家和企业的功臣,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企业管理者的充分重视。然而,不少企业管理者对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认识上存在偏颇,管理服务简单化、形式化,无法满足离退休人员的实际需求。在新形势下,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满足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学习需求,激励其发挥余热,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企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风险控制的视角并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准备、评价和报告阶段面临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思考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探知生命的存在来实践生命的价值.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学校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更要从生命
【摘要】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管理重要管理工具,只有正确掌握分析方法,了解相关指标的作用,才能将静态的财务数据转化为医院管理决策的依据,促进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分析 方法 运用  财务分析是指以医院医疗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采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对医院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为医院决策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财务信息,帮助医院管理者进行决策的经济管理活
粮食产品问题是我国政府多年来始终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家政府为了提高粮食产品的质量研究设计高速度、高质量、计算精准度高的粮食产品追溯系统,为了实现之一系统的建立,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来对粮食产品前面监控。结合实际情况对射频识别技术基础上的粮食产品追溯系统设计进行详细分析,找出符合当前粮食产业质量安全问题的配置。并且对这些配置的主要功能进行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