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方法的影响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y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 会计计量
  
  用变革传统而非模拟人工的思想来看待信息技术对会计方法的影响,将会给会计电算化事业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三个方面初步论述信息技术对会计方法影响的具体体现。
  
  一、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
  
  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填制会计凭证,根据凭证登记各种帐薄,以及根据帐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以提供会计信息这一整个过程的步骤和方法。在手工操作条件下,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不管是哪种形式,都反映着基于手工操作这一技术特征。
  1.处理环节多,处理内容分散
  传统会计受手工操作能力的限制,需多名会计人员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数据处理工作。每人完成整个过程中的某一段某一部分内容。
  2.处理流程重复,内部数据核对体系复杂。
  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内容的正确可靠性,在手工会计系统中采取了专门的方法:首先分总帐和明细帐(日记帐)平行重复记帐,通过帐帐核对来检查记录的正确性;其次,在帐务处理的主要环节建立平衡校验控制点,以检查每一步数据处理内容的正确性。
  3.处理周期长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一般以月(季、年)为周期定期产生会计信息,平时只作分散核算,不经过特殊处理是很难得到各项综合会计资料的。事后定期核算是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二、信息技术对会计计量、计算方法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各种会计计量和计算方法的运用、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选择更科学合理精确的会计核算方法创造了条件;(2)为建立和运用新的会计方法创造了条件;(3)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建立多元化的会计计量方法体系创造了技术条件。
  
  三、信息技术对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
  
  会计报告模式一般指企业组织对外提供会计报告的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揭示方式。
  本文讨论的会计报告模式则泛指会计信息系统向所有内外信息需求者揭示会计信息的模式。对一个企业组织的信息需求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对该企业组织享有法定权益的群体。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给传统报告会计模式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1.表现在会计报告的目标上,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着重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员经营责任的信息,未来将更侧重于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信息;
  2.表现在报告周期上,建立在分期假设和成本~效益原则约束之上的定期报告模式,将被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实时动态报告模式所替代;
  3.表现在报告要素上,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细划报告要素,以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将是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其他文献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市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转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三年七月八日 All distric
一、前言揭阳市区地基属榕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兼有第四纪晚期海相沉积,呈滨海软土地带构造性质。其特点是: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淤泥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一般都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7号大楼建成于1908年,是一座假5层砖石结构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它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立柱,建筑立面富于变化而充满立体感;顶层两边建有洛可可风格的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24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死亡69000多人,失踪18000多人,总计造成生命损失87000多人。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
我们全都因他受益他的教诲惠及全球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人间他如将陨的彗星光华四射无尽的光芒与他永伴 We all benefited from his teachings. The benefits of his
楚式青铜镜是中国铜镜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南楚青铜文化的代表器物。它像一部符号化的史书,将各种文化因素沉积在这些形式多样的图像之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
微生物历来很少被人们了解、认识和关注,原因就在于其微而不易被发现和认识。其实,大千世界生生不息,其能量的转化与传递都是由微生物来完成的,微生物充满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投入的加大,近年来文物保护工程数量逐年增加,规模不断增大,目前广泛采用的施工工程管理模式在文物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进程中,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工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但发病和复发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许多学者运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方法研究其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
2006年秋季,由三家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四开乡好谷村竹里社发现并清理了东汉晚期至蜀汉时期“凸”字形砖室墓两座,联系此前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