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岩表层岩溶带岩溶动力系统的特点研究

来源 :中国岩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华岩地区碳酸盐岩中普遍发育的非碳酸盐岩夹层,以及“土层+裂隙层”表层岩溶带双层结构对岩溶动力系统和水循环具有显著影响:非碳酸盐岩地段的地下水因其矿化度较低,CO2含量较高,而具有较强的侵蚀、溶蚀能力,导致岩溶动力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传输非常活跃,一个岩溶泉年溶蚀量(以CaCO3计)达2795.4kg;由于非碳酸盐岩夹层的普遍存在,不仅阻碍地下水向深循环,而且还有利于土壤、植被的发育。土壤、植被与地表岩溶裂隙网络对区内岩溶地下水还具有较好的调蓄作用,以致使区内有众多的小泉点地表出露。
其他文献
借助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对路南石林巴江流域的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 ,巴江喀斯特流域在经历了晚第三纪的夷平作用后 ,地形变得相对平坦 ,起伏较小 ,属典型的老年期地貌 ;在第四纪 ,由于构造抬升 ,使得流域中下游出现地貌回春 ,向壮年期逆向演化。此外 ,研究还表明 ,在计算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S值 (某一高程以上的高程的面积积分 )时 ,采用表面积和采用平面投影面积计算出的结果差
本文研究了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高桥镇红寨村及德耀村海滩红树植物的种群分布格局与生物量。结果表明:5年生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群落、秋茄群落、10年生木榄群落、30年生红海榄
为在岩溶丘陵区推广成功的生态农业示范研究和实施成果,本文在实地考察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对恭城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建设途径及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综
通过贵阳花溪夹泥质薄层的灰岩风化壳剖面的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矿物成分分析,揭示出岩性不均一的灰岩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灰岩作为剖面主体的成土母岩,风化早期,其以碳酸
研究了GL生根剂对扶桑插条不定根皮层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GL生根剂使皮层细胞中线粒体和内质网增加,液胞,线粒体和内质网膜有局部损害。经GL生根剂处理的皮层细胞含有的淀粉粒和脂质
桂中岩溶区降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是,几乎每年都发生旱灾,受旱耕地面积达12.5×10^4hm^2,占全广西受早面积的55.9%,严重地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桂中岩溶
针对花江喀斯特石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出自然状态、简易立体化和工程化3种复垦模式,并由此而形成特殊的技术示范.研究结果表明:从植被覆盖率来看,自然状态复垦模式
湾河粉煤灰堆场位于黔中典型的峰丛洼地中,存在严重的堆场废水渗漏。为确切评价其渗漏特征,在堆场及其周围开展了相应的水文地质勘探及连通试验。结果表明,堆场地下水位低于
岩溶区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通过改变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分布。本文采用稀释平板测数法和土壤常规分析对弄拉峰丛洼地5个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种群分布特征及土壤
岩溶地区地质环境脆弱,防污能力差,特别是浅埋藏岩溶发育地区,地下水具有易污染性。本文以贵阳市某加油站10年前发生的油灌泄漏污染为例,分析了汽油污染物在岩溶水中的运移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