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tzyj_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终身受益。然而当前,在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和家长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如教师求量不求质、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家长一味要求学生功利性阅读等等。本文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阅读;习惯
  一、课外阅读的概念
  关于阅读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定义为“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教育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读者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由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是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和手段。”这两种定义,分别从阅读主体的心理过程和阅读活动的社会功能着眼,阐明了阅读的本质。
  而课外阅读,指的是中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延续与扩展,是提高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外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开发活动,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课外阅读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
  二、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为了自己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之外阅读其它的书籍和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章;这种阅读就是所谓的应用。”吕叔湘先生也曾说:“同志们好好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所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又占多少。我回想了自己的,大概是三七分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的收获来自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很重要的。中学 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
  (一)课外阅读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日益发展,我们所看到、所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课本和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中学生从多种途径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那么,课外阅读就是一个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二)课外阅读可以健全人格,提高素养
  中学生的日常学习,不仅仅是要获得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这是一个健全人格,提高素养的过程。读书可以使人获得更多地知识,也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就必须鼓励中学生多读书,读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
  (三) 课外阅读可以使中学生终身受益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一种终身教育的方法。而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则会使中学生终身受益。因为中学生在长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会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习惯。这种独立的学习习惯,可以促使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无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独立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
  三、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误区
  当前,关于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学生的阅读内容、方式、兴趣比较单一。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在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研究者指出,部分教师为了使中学生增加阅读积累,硬性规定学生读多少书、读什么书,只求阅读数量不求阅读质量;而家长也没有正确配合,或是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有误,或是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方式不当。这些培养中的误区导致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良好的阅读习惯得不到养成。
  四、培养中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就學校而言,教师要巧妙运用学校的公共设施,给中学生营造阅读氛围。比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阅读标语、在板报上提供阅读信息、定期更新推荐的读物等,来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而在家庭中,家长也需要配合教师,给中学生创设一个相对浓郁的家庭阅读氛围,以达到鼓励学生阅读的效果。如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书、读报,也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阅读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可以使中学生意识到家长对其阅读的重视,也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家长还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些合适的书籍,或在周末带着孩子到公共图书馆、书店、文化中心等场所,给孩子创造阅读环境。
  (二)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抱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相应地产生好的效果。
  1.用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应抓住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激发中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课堂之上,教师在结合课堂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中学生的兴趣,讲一些作品的精彩章节、故事片段等,激起中学生的兴趣之后,把作品或者文章推荐给他们,让中学生自己去阅读。
  2.用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以身作则,课下之余要多读书,既可以充实自己,也可以给中学生做以表率。教师也可以给中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阅读的名人事迹,也可以通过表扬身边的阅读榜样来鼓励中学生阅读。
  3.组织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有关阅读的活动。如寓言大赛、成语接龙等,也可以在班级内组织朗诵比赛,对优秀的学生加以表扬,或是给予一定的奖励等,以此来激发中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中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学生认知水平也不相同,教师需要根据这一特点,引导中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四)教给中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必须讲求一定的阅读方法。不仅要爱读书,更重要的是会读书。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多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用选读法、精读法、略读法、批注法等多种方法,还要要求学生勤思考、勤动笔、勤诵读。学生只有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读的更有收获。
其他文献
记得那次访谈结束前,马超师傅引我到车间门口,共同欣赏他们用焊枪和钢板焊接的钢铁侠.那是一个真正的钢铁侠,威武,昂首挺胸.我觉得,它就是眼前这位马师傅的工人形象,也是一代
期刊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正在发展着,一个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进行员工的情商管理.本文对企业中员工在情商中的特征、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指出了企业员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培养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要从好奇中激发,从动脑中促进,从动口中体现,从动手中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是关键。让学生在好奇、动脑、动口、动手中实践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途径  什么是“创新”呢?笔者认为:创新者,敢为天下先也。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就是不迷信“名人权威”,不做书本的奴隶,不唯师命是从,能独立思考、大胆
“上榜”的谣言之所以让人关注,是因为它们密切关系到公共利益,没有人能对此置身事外.而如果稍微细究一下这些谣言,其实并不难发现其荒谬.rn身处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大概谁
期刊
摘 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企业经济管理有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全面施行经济管理,并积极创新,才能最大程度的汇聚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实现企业优势最大化,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管理;创新  后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各大企业产品积压、订单缺乏、竞争力弱。所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企业经济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今是市场体制,企业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一定要增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对风险预测、规避和控制等各个方面都要
期刊
摘 要:园林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园林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分析了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特点,并就两者有机结合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 施工 养护 结合  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包括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施工处于园林工程的中期,强调进度与质量,关注于最后的成果;而养
手工酿制葡萄酒其实并不是新鲜的概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大时代中,能够独守葡萄酒传统手工技术的群体并不多见,但是匈牙利却抱着将传统手工酿制葡萄酒进行到底的决心,用最真切的方式给消费者最真实的感受。  手工酿制的葡萄酒世界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度!  此前,在逸香大众酒评匈牙利葡萄酒专场品鉴会上,匈牙利手工酿酒协会副主席邵博阳介绍了手工酿制葡萄酒的概念,它出自“小产量”的葡萄园手工酿制,工业酿酒每株葡萄树的
父亲年届耄耋,依然喜欢读书.读书,成了父亲每天必做的要事和趣事.家中的书刊都被他反复翻阅到泛黄起皱的程度.rn因患严重的肺病,父亲已卧床近3年,但仍然读书不辍.病床头堆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