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潜伏膜蛋白与鼻咽癌

来源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PEP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EB病毒潜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对EB病毒LMP与鼻咽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了解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的发育,对研究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的再生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发育过程、毛细胞发育时期的调控基因、毛细胞发育功能障碍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进行概述,为更好研究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再生提供参考。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影像学研究主要是通过睡眠时上气道狭窄的动态变化来反映上气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揭示其呼吸病理生理机制.本文介绍了常规X线、CT和MRI进行上气道成像的方法、临床意义及其优缺点,并回顾了该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它与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关系密不可分,目前认为慢性炎症在它的形成中起了关键作用.其中,改变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组织重构、异常的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或微生物效应都可能对鼻息肉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明确的发病机制尚不得而知.本文就近年来鼻息肉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利于更好的解决鼻息肉这一临床顽症。
核医学高端技术18氟-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fluorinedeoxyglucosepositron,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已逐渐应用于鼻咽癌复发的早期诊断,18F-FDG PET结合CT显像及延迟显像在鼻咽癌复发的鉴别诊断中发挥独特优势,在发现远处转移灶方面也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与转染重排基因突变、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细胞间信号通路活化和ras基因突变等多种基因事件密切相关.以分子病因学研究为基础的靶向治疗在转移性或局部进展、难治性MTC中显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随着随机临床试验的开展和新型靶向药物的应用,必将为MTC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细胞黏附分子是一类重要的膜表面蛋白,介导细胞间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肿瘤的侵袭转移与细胞黏附分子的黏附和去黏附密切相关.腺样囊性癌是头颈部最具特征的恶性肿瘤,其突出特点是局部的侵袭性生长、易复发和早期神经侵袭及转移.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探讨细胞黏附分子与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细胞黏附分子与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关系做一综述。
听神经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过有效的药物靶向性治疗听神经瘤,除了能控制肿瘤生长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外,还能避免手术带来的面神经损伤等不良预后.本文就听神经瘤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以及药物靶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探讨可能的药物干预靶点,并为后续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免疫治疗是治疗变应性疾病的根本措施,重组变应原就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对已明确致敏蛋白组分的变应原构建变异体,其特性就是保持变应原的免疫特性,降低IgE结合活性.目前,已有几百种变应原有了重组变应原,重组变应原在临床诊断和评价患者的致敏状况方面已成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对用于皮下和舌下免疫治疗的适宜性还有待于进行评估.本文就重组变应原的优点、基本特性、低变应原性、单一变应原制剂和复合变应原制剂的临床研究
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目前其病因不明,存在许多假说,如精神心理因素、病毒感染、微循环障碍、膜迷路破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从分子生物学方面探究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发病的相关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将对突发性聋的预防和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突发性聋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气道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不清,该类疾病发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表观遗传学改变特别是甲基化改变是环境因素与机体遗传物质交互的结果,已成为研究热点.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Smad信号通路在气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气道疾病中TGF-β/Smad信号通路及其甲基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