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更多共同利益——中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

来源 :国际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日两国能源基本形势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两国的能源形势都很严峻.一是两国都需要进口大量石油、天然气,而且中国的需求量还在日益增加;二是两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对象地区又都集中于同一中东地区,这就容易使中日两国利益直接发生冲突.再加上所谓'中国威胁论'、政治外交方面的冷淡以及国民感情变化等非经济因素,使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发生了激烈竞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日围绕俄罗斯输油管线之争和最近日本对我国开发东海油气田的无理干涉.
其他文献
乌拉圭谈判所通过的<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下称<SPS协定>)是成员方为国际货物贸易所制定的一个新协议.动植物卫生检疫问题本是农业谈判的重要议题,且与GATT20条和<技术
2004年5月1日,欧盟正式吸收中东欧10国成为其新成员国.欧盟东扩打破了在WTO框架内欧盟新旧成员国与WTO其他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平衡,对他们的经贸利益造成了诸多方面的不利影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伴随着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国际金融问题的集中与凸显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调整与发展中的重要参数,金融信心和心理依然是国际金融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心理因素已经超越信心支持,特别是汇率问题的集中,
中国加入WTO两年多以来,金融领域正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定的框架向外资开放,众多外资金融机构已通过适当的程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还是保险业,中国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