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3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急性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其直接病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继发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其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持续严重的缺血如超出相应心肌的耐受阈值,心肌的凋亡和坏死等不可逆过程则会发生,及时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础。其治疗原则为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泵衰竭,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尽快给予再灌注治疗,降低心肌耗氧量。对于急诊心梗患者或疑似心梗患者,立即给予,以下治疗。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吸氧,持续心电、血压和呼吸监测,建立静脉通道,镇静,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镇痛:吗啡5~10mg皮下注射,1~2小时后可重复,总量≤15mg,其作用是镇痛和抗心肌缺血,注意防止对呼吸功能的抑制。
  再灌注治疗
  起病3~6小时最多12小时内,能使急性闭塞的冠脉再通,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有效解除疼痛,预防心室扩大和重塑,防止心衰发生;降低住院病死率,并改善长期预后。
  溶栓时的观察项目:①每15~20分钟询问1次,了解胸痛有无减轻和减轻的程度,仔细查看有无出血;②溶栓前、后3小时内每30分钟描记心电图;③定时采血监测心肌酶及凝血项。
  溶栓剂的使用:尿激酶150万U左右于30分钟静滴,配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次/日。
  AMI时冠脉再通的判断: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2小时内回落>50%;②胸痛迅速缓解,常在30分钟内缓解70%~80%以上,2小时内基本消失;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CK-MB峰值出现提前(<14小时)。具备上述4项中的2项可以判定为再通,但以CK-MB峰值提前出现可靠,其次为ST段回落。
  介入治疗(PCI)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在明确诊断之后,进行PCI治疗。
  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早期应用此类药物可以减少心梗面积和有利于提高生存率。长效的制剂早期不建议使用。静滴硝酸甘油作用迅速,以10mg/分开始,缓慢静滴,注意血压变化。
  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第1天即给予300mg,而且越早越好,首剂应嚼服以求迅速起效,另可选用塞氯匹定,潘生丁等。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次/日,注意监测出凝血时间。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用ACEI有助于改善恢复期心肌重构,减轻左室的扩张和功能障碍,延缓、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止痛、缩小梗死面积,抗心律失常,抑制重构。
  调脂药物:急性心肌梗死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有效稳定活动的斑块,改善患者预后,近年应用较广。
  极化液治疗:可促进心肌摄取和代谢葡萄糖,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
  积极的药物治疗在AMI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积极的药物治疗仍然是绝大多数地区的主要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7-302.
  
其他文献
本报讯(记者颜秋雨 通讯员王建新 朱可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近日成功为一名先天性耻骨分离达102毫米的32岁患者实施骨盆修补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显示,这是世界上先天性耻骨
报纸
<正>主持人(杨圣敏):各位老师,各位领导: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的穆尔塔扎耶娃教授前来访问并作演讲。今天她准备作一个关于乌兹别克斯坦民族问题的演讲,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有血性"是新一代革命军人"四有"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追古溯源,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唐之前的文化并不缺乏血性"基因"。在历史变迁中,传统文化中的血性元素有所流失和压
现代种业是决定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保障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现代种业的发展,国内学术界也开始从不同角
目的:观察依沙吖啶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术后第2天晨连续舌下含化及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结果:两药联合应用宫缩与宫颈扩张同
手指Ⅰ区指伸肌腱断裂,止点撕脱或撕脱骨折引起远侧指间关节(DIP)屈曲畸形称为锤状指。腱性锤状指多为闭合性损伤、急性损伤,因症状较轻,手指功能丧失不多,患者往往不予重视,如果病程超过3周,则发展成为陈旧性锤状指,2006年3月~2011年3月采用重叠缝合技术治疗陈旧性锤状指患者30例,经随访疗效满意。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0例,均为男性,年龄18~35岁,平均26岁。左手17例,右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