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运用符号修改作文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guo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是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如第二学段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第四学段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给学生修改批改的要点和具体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一、修改符号的重要性
  
  纵观古今,好的文章能够流传下来,哪一篇不是经过作者反反复复的修改?我给学生举了很多例子:曹雪芹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托尔斯泰对长篇小说《复活》中卡秋莎的外貌描写修改二十次才定稿。古人名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学生呢?
  
  二、明确修改符号
  
  要想准确修改作文。符号修改就必须掌握。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GBI一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22种,常用的有以下9种:1.删除号2.调位号3.增补号4.提行号5.压行号6.复原号7.离空号8.连续号9.空行号。
  
  三、修改的原则
  
  通过本人近几年来作文修改经验、教训,认为符号修改的原则要“讲究实效为主,力求提高学生真实作文水平”。为此修改的原则应为:
  1、符号统一的原则
  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册中明确指出修改作文常用符号。符号统一,应贯彻始终,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由学生自行决定。
  2、多批少改的原则
  学生用符号修改作文应尊重他人或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能以自己的思路去代替别人的思路,不能强令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也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而应循循善诱,用商量的口气来写,力求少改多批,力求多问,力求多些指点迷津。
  3、循序渐进的原则
  应明确作文修改应训练的重点符号,应从删除号,替换号到保留号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此应强调的是,对于差生的要求更应多训练,勤动笔,一步一个脚印。
  
  四、修改方法
  
  1、普通改。即做到对作文审题、中心、选材、错字、标点等全面了解情况并用符号修改。此方法多在学期初,便于掌握学生的实有写作水平,有助于今后“因材施教”。
  2、重点改。包括内容上、人数上和修改符号的侧重点上的重点修改。内容上的重点改是根据每次单元作文的要求而定。人数上的重点改是指每次批阅班里人数的几分之几而言的。同时修改符号的侧重点一定要和单元训练重点结合起来。这些都应是语文教师在作文修改中常用的方法。
  3、当面改。这是学生最受欢迎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写作积极性;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便于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其具体方法有:(1)当面谈,后让学生用符号修改。(2)边谈边用符号修改的方法。
  4、学生自改。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全面查阅一遍,把带有共性的问题综合起来向学生加以说明,然后下发学生自己用符号修改。之后,教师再抽查部分,并拿到讲评课上去解决,然后在让学生自己修改。其好处在于作者有充分的发言权。
  5、集体修改。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全班同学作文都贴出去,互相观摩,然后参加修改的人在文中用符号修改,集思广益,从而达到“文章不厌千回改”的目的。另一种是先分组轮流读、评、改,然后从中选出有特色的二篇,当堂朗读,引起争议,效果尤佳。其优点是:(1)增强同学们的写作责任感,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本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2)能够让学生集思广益,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明白了“改然后知不足”的感受,而把符号修改作文落到实处,同时也把大纲中的“勤动手多修改”和“科学的训练技能”落到了实处。
其他文献
初中生书写状况怎样呢?根据初中新生书写的能力水平以及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笔者对两个年级600余名初中一年级新生的作业材料进行了多次分析,发现有如下一些常见问题。  第一,页面是否整洁方面。搜集的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对写错的字处理草率,表现为任意画线来删除,或乱涂成一些黑圈圈,影响页面整洁;二是有不少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致使页面出现一些白色斑点;三是缺乏页面整洁意识,书写区域内出现无关
期刊
一、作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无趣是常见的问题    如何提高表达能力呢?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作训练。但我们看到,初中的许多作文课堂教学存在费时、低效的弊端,学生往往为完成任务而作文。培养学生写作,我们老师不能仅作一些审题的指导就一味让学生写,或者根本不管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兴趣的培养,就以各种名目的练习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什么周记、日记、单元作文,都是老师分析分析题意,念念范文之后就让学生写,写出来
期刊
一、小学生作业心态异常的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教育问题的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始终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特别是学困生,自卑感特别重。在他们的心理,失败的阴影笼罩着;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灿烂的笑容。他们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笨”或“题目难”,学习上的自卑,衍生了他们羞怯、胆怯等不良倾向,家中来了客人,怕谈及学业情况不好意思而故意避开,见了长辈不好意思。
期刊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培育学生健康的心态(即:优化课堂教学)    第斯多惠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优秀的老师则教学学生主动寻求真知。”“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怎样建造建筑物,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怎样制造砖瓦,并要和学生一起动手施工,教会学生建好房屋的本领。”“教师先不要急于给学生讲解观点,应当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去掌握知识。”由此可见,教师的职能不在于传授、发扬已有的
期刊
再次读罢《三国演义》,掩卷深思,感慨万千。  “自古英雄出乱世”绝无半点夸张,无论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文学家、发明家,凡是能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大多数是在乱世之中独显其才。英雄人才为乱世而生。在乱世,机会总是相对均等一些。在乱世中,常常是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有能耐,就可以成为英雄。三国时期,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性格向战乱频繁的时代诠释“胜者为王”的真理。奸诈的曹操,谦逊的刘备,老谋深算的孙权。似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予以大力提倡。”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要性的明确阐释,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体现。在教材编排上,绝大部分单元后面都安排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足见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
期刊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学倾向。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位置,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怎样通过课堂结构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亢奋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地使课时教学目标当堂实现;既能活跃学习气氛,增添教学生机,又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几年来,我在教学实
期刊
1、多媒体评改:更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是各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是电脑写作,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连机监控观看,写完后将文章设置“共享”,每一个人都可以调看任何一个人的文章并进行评改。由于有被同学观看评改的心理预期,加上中学生大都有表现欲的特点,动笔前就有了写作的先期刺激。教师讲评可以将文章上大屏幕,讲评就具有了直观性。如果学生是纸笔作文,教师可以将文章输入电脑
期刊
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应根据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加入到与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中去,让他们尽量深度参与,自主建构。简而言之,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
期刊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挖掘学生潜在的智慧而创设的一个场,这个场以“情”和“境”为依托,以促进课堂教学合作和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关键,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语文课堂教学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感情,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其字里行间汩汩流淌着作者情感的清泉,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深深的感染和熏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学好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