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Nano-SiO2对水泥胶砂摩擦性能的影响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HIT-1型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干摩擦试验测试掺Nano-SiO2水泥胶砂的摩擦性能,重点考虑Nano-SiO2掺量对其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Nano-SiO2可以让水泥胶砂表面更光滑,摩擦系数更小;Nano-SiO2掺量选用1.5%左右时水泥胶砂摩擦系数最小;当Nano-SiO2掺量为0%-1.5%时,水泥胶砂摩擦系数随着Nano-SiO2的增加而显著减小,当Nano-SiO2掺量为1.5%-3.0%时,水泥胶砂摩擦系数开始逐渐增加,但仍低于普通水泥胶砂摩擦系数。
  关键词: 纳米混凝土;耐磨性;微摩擦;掺量
  中图分类号:TB3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320019-02
  
  0 引言
  在构筑物的一些关键部位,混凝土耐磨性能不仅是影响其耐久性及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而且是保证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条件[1]。因而对其耐磨性等方面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混凝土中应用矿物掺合料以改善其性能,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它除了能调整和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外,还能节约能源和资源,有利于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推广应用,在混凝土中掺入性能优异的Nano-SiO2将成为一种新的尝试。本文利用HIT-1型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干摩擦试验测试了掺Nano-SiO2水泥胶砂的摩擦性能,以研究掺入Nano-SiO2对水泥胶砂耐磨性能的作用效果,重点考虑Nano-SiO2掺量对其耐磨性能的影响。
  1 试验方案
  1.1 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HIT-1型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其主要技术指标[2]如下:
  转速:100-500r/min;最大载荷:W=10N。
  1.2 试件
  上试件为GCrl5钢标准轴承球。
  下试件是水泥胶砂,尺寸为Φ50×20mm。
  1.3 试验方案
  为分析掺Nano-SiO2水泥胶砂磨削表面纹理的摩擦性能,测出其7d龄期下的摩擦系数。本实验采用0、0.5、1、1.5、2、2.5、3.0等7个不同的Nano-SiO2(为德国瓦克公司生产的气相法二氧化硅,又叫气相法白炭黑)掺量分别测定掺Nano-SiO2水泥胶砂的摩擦系数,并分析摩擦系数和Nano-SiO2掺量的关系。试验机参数设置如下:上下试件之间的重力荷载选为4N;下试件轴的转速取n=l80r/min,半径r=16mm;摩擦磨损实验时间为300秒。每个掺量制备5个试件做微摩擦试验,以一组五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掺量下的摩擦系数值。每盘水泥胶砂投料量见表1。
  注:C-水泥,W-拌和水, NS-Nano-SiO2,NS掺-掺Nano-SiO2占胶凝材料的百分比,S-砂,减水剂-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
  2 试验结果
  在龄期为7d时进行水泥胶砂的微摩擦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及图1。
  3 分析与讨论
  3.1 掺Nano-SiO2水泥胶砂摩擦系数曲线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水泥胶砂摩擦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0-80s内,该阶段摩擦系数波动性较大,原因可能是水泥胶砂试件打磨后,表面仍较粗糙,上下试件接触面放入真实应力变化很大,导致摩擦系数波动较大。第二个阶段在80-240s内,该阶段摩擦系数趋于平稳,波动较小。这是因为随着摩擦时间的增长,产生的磨屑聚集形成了膜,降低了磨粒磨损,因此摩擦系数趋于平稳。第三个阶段在240-300s内,该阶段摩擦系数波动又开始增大,甚至出现跳跃,造成这一现象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1)经过一段时间的磨损后,磨损量逐渐增多,摩擦发热导致上下试件接触面的温度增大,且试件的表面也有破坏的迹象,这就引起了额外的动载荷作用,造成摩擦系数波动;2)上下试件摩擦表面的剧烈擦伤、剪切以及撕裂变形,以及摩擦表面上新接触点开始形成、旧接触点被磨掉,使得摩擦表面粗糙度发生瞬时变化。
  3.2 掺Nano-SiO2水泥胶砂摩擦系数与Nano-SiO2掺量的关系
  图2给出了试验所得的7d下水泥胶砂摩擦系数与Nano-SiO2掺量Ns关系图。由于试验条件的影响造成结果有一定的离散性,作者对所有数据分析后,进行了修正和剔除。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Nano-SiO2掺量不同,水泥胶砂摩擦系数变化很明显,本文利用多项式函数进行拟合(拟合系数0.92,效果较好)。
  当NS=0%-1.5%时,水泥胶砂摩擦系数随著Nano-SiO2的增加而显著减小,特别是在NS=1.5%时掺Nano-SiO2水泥胶砂摩擦系数减少到了0.230,比普通水泥胶砂摩擦系数减少45%,当NS=1.5%-3.0%时,水泥胶砂摩擦系数开始逐渐增加,但仍低于普通水泥胶砂摩擦系数。
  以上分析表明,Nano-SiO2掺入可以让水泥胶砂摩擦系数显著降低,但两者关系并不是绝对线性的。Nano-SiO2掺入过多反而会引起摩擦系数增加,主要原因是Nano-SiO2材料需水量大,Nano-SiO2掺入过多,会使水泥胶砂的和易性显著降低,这会影响水泥胶砂的密实度、孔隙率,从而影响摩擦系数;另外,过多掺入Nano-SiO2会使其在水泥浆体中出现团聚现象,难以分散均匀,不仅不能发挥其作用,还会阻碍水泥产物的扩散,导致水泥水化不充分,密实性降低,引起水泥胶砂摩擦系数增加。
  4 结论
  基于室内掺Nano-SiO2水泥胶砂微摩擦试验,测定了掺Nano-SiO2水泥胶砂摩擦系数,通过试验图形及数据拟合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掺入Nano-SiO2可以让水泥胶砂表面更光滑,摩擦系数更小。
  2)当NS=0%-1.5%时,水泥胶砂摩擦系数随着Nano-SiO2的增加而显著减小,当NS=1.5%-3.0%时,水泥胶砂摩擦系数开始逐渐增加,但仍然低于普通水泥胶砂摩擦系数。
  3)根据实验分析,Nano-SiO2掺入量选用1.5%左右时水泥胶砂摩擦系数最小。
  参考文献:
  [1]李华、程英华,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状与问题[J].公路,1994
  (05),1-4,49.
  [2]朱双霞,磨削表面纹理表征及其摩擦特性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十千伏配电线路通过先进的全球通信网络完成地域分布广泛的配电数据的可靠传输、汇总,为提高配电网的管理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与之相配套的基于GIS的配电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与配网GIS系统的相互结合,为完成十千伏配电网的线路管理、电压管理、无功管理、全网潮流、配电运行设备的监测等高级应用奠定相应的条件。先研究GIS系统应用于十千伏配电线路的重要性,其次研究GIS系统在十千伏配电线路中的应用,最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