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身硬击拳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rml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攻和防是武术的基本法则,没有攻防意识和攻防技巧的动作,不能称其为武术,充其量只能算作健身术。
  实战中的攻防目的,是击败敌人,保存自己。攻与防在实战应用中是对立统一、和谐对应的。没有牢固的防守,就没有积极的进攻;没有凶猛锐利的攻击,就很难達到“固若金汤”的防守目的。 毛孙子兵法》云: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其他文献
何宗道其人    提到李小龙,我们马上会回想起他那健、力、美的身型,他是中国功夫的化身,代表着中国人不屈的形象。李小龙的英年早逝令广大拳迷和影迷们为之倍感痛惜。他那种开拓性的创新精神永远留给了世人,这对于全世界所有武术爱好者来说,都将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他开了功夫片的先河,并成功打入了美国好莱坞,他的健美的身型、英勇不屈的形象、凌厉的动作及叫声令每个影迷久久难以忘怀。为了在银幕上重塑一个“功夫之王”
期刊
1914年5月31日路易斯出生于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通的采棉工人。  家境贫寒。所以他的童年绝大部分处于艰难和困苦之中。路易斯是8个孩子中的第7个。乔的父亲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最后在一家慈善机构开办的医院中病逝。乔从未见过自己的生父。1926年,12岁的乔随母亲及有5个孩子的继父阖家搬到了阿拉巴马州西奈山村的一个小木屋。人多房小,孩子们只好3人挤在一张床上。乔每天赤足去上学,后来
期刊
八极拳是我国传统拳种之一,已有300年历史。八极拳以套路演练独特,功法训练、技击对抗威力显著等特色,历久不衰。清末民初时期,威名赫赫的“神枪李书文”是八极门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以贴身靠打的精技纯功名震武林,以出神入化、精妙绝伦的大枪技艺扬威海内外,把八极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铸就了八极拳的辉煌。  李书文(1862—1934年),字同臣,河北省沧州盐山县王南良村人。他幼时首拜八极五世传人张景星为师,
期刊
他的生活经历就像电影一样曲折离奇。他叫李万红,是一个越南战争的孤儿,随后被一个犹太家庭收养。到了以色列之后,他的养父母给他取名为迈克·李·卡那若克,其中保留了他的“李”字以表明他的亚洲血统。另外,他们还让他从六岁起就学习柔道,使他后来在五种武术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黑带。由于他的出身背景,他并没有义务参军,但他却自愿地表演了他的优秀才智和过人技术,使他成为一名以色列特种部队的队员。后来,他迁居美国,在
期刊
贴身靠打是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如肩、背、胯、臀等去靠打对手,是传统武术高级实战技法。之所以称它是高级实战技法,是因为它不易练,不易得。不易练是因为身体某一部位如肩、背、胯、臀不易发出力来,特别是练出爆发力。不易得是在实战时,靠打之机最难把握,一旦使用不得法,易遭对方的拳脚、肘膝的重击。虽然如此,但实战的情形敦难预料,所以传统武术拳家们总不放弃对此法追求,而且不实地体验,谁都难以领略“举手将其靠飞”的
期刊
自从神虎术霸主大棒、双霸棍、霸主短剑发表以来,收到了许多神虎术爱好者的咨询,要求继续将神虎术兵器中一些便于携带方便使用的兵器在本刊介紹出来;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拟将神虎术兵器中的短剑(短小兵器)、短棍(短兵器)、软带(软兵器)、飞弹(暗器)在本刊专门给大家予以披露。
期刊
2003年9月26日,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北京朝阳体育馆举行。70公斤级热战将比赛推向了高潮。  首场擂主资格挑战赛中,刚刚夺得全国散;丁锦标赛70公斤级冠军的邰普庆对阵曾在中泰大战中获得金腰带的林建申。邰普庆是近年来进步极快的年轻选手,赛前被多方看好,同時他也是本级别夺冠的热门人物。林建申作为成名于中外比赛中的一位老将,比赛经验十分丰富,技术水平发挥也相对稳定。
期刊
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成右弓步,右拳收回抱于腰间,拳心向上, 目视左后方(图43);接上动,身向左转90度,右脚提起,左脚单足向左跳一步,同时右拳在体左侧迎击左掌,目视右方(图44);接上动,左脚落地后,双手在体左侧按地,右腿向右仆出,随之左腿經右脚后向右仆出,脚外侧贴地,而右腿则屈膝合于左腿上,右脚掌内侧着地,双腿成剪刀状,目视右后方(图45)。
期刊
“发人于丈外”并不是无中生有, “隔山打牛”也不是神话,任何一门武功练至上乘,或发力得当都会收到”凌空神打”的功效,这并不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物体在悬浮时,用比例很小的橫向作用力,就能将其推出。人的身体也不例外,如果在人双脚不情愿离地的情况下,对其顺势猛推,便可将其发于丈外。见击必躲,见打必闪,人之本能,以招法导引敌人思想意识,使其错误判断,错误行动。
期刊
拳术是研究人体动力的一門学问;  拳术运动必须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进行;  拳术的规律性运动形成了拳术的动力形态;  每一门拳术都有其根本性的动力形态,即总动力形态;  总动力形态形成了一门拳术的特点与特色;  心意六合拳的总动力形态是“裹践躜变身运动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