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避-引诱联合使用对蚊虫控制效果的现场测试

来源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0911216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驱避-引诱联合使用在野外蚊虫防治中的效果,评价吲哚和辛酸与二氧化碳(CO2)诱蚊灯结合,对蚊虫的特异性引诱作用。方法在云南省盈江县太平乡选择6个试验现场,其中5个现场中心悬挂驱避物质迷迭香精油,并分别在距离迷迭香精油1、5、10、15和20m处放置CO2诱蚊灯+辛酸+吲哚,作为甲、乙、丙、丁、戊5种处理;只在现场中心位置处放置CO2诱蚊灯,不放置驱避剂迷迭香精油和引诱剂辛酸+吲哚的现场作为对照。每天CO2诱蚊灯诱集的蚊虫计数和分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适当距离内,驱避-引诱联合使用引诱的蚊虫数量明显比单独使用引诱剂捕获的蚊虫数量多,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处理(即引诱装置+精油,两者相距10m)3次试验共引诱蚊虫594只,比其他4个现场引诱的蚊虫多(P=0.036)。辛酸+吲哚对蚊虫的特异性引诱结果显示,辛酸+吲哚混用并配合CO2诱蚊灯,引诱的蚊虫数量比单独使用CO2诱蚊灯多,3次试验均比对照引诱的蚊虫数量多30%以上。此外,对伊蚊显示出特异性引诱作用,捕获的伊蚊平均数量占蚊虫总数的80%左右,其中白盏伊蚊、白纹伊蚊、尖斑伊蚊和环胫伊蚊是当地主要种群。结论在适当范围内,驱避-引诱联合使用提高蚊虫引诱效率,可以在蚊虫控制中使用,CO2诱蚊灯+辛酸+吲哚对伊蚊有一定专化性,可在媒介蚊虫的监测中使用。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本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专业应用能力的
目的应用物体识别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隐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方法 3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弓形虫包囊感染组(低感染组)和高剂量弓形虫包囊感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是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核心推动力,随着信息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然成为现代高校信息化建设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带血(HUCB)中所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方法:取脐带血,肝素抗凝,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低糖DMEM培养获得贴壁细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是由被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生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在肝组织间质中过度沉积所致。研究发现,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是
盐生植物群落可以按植物类型划分,也可以按植物耐盐性来划分.如按耐盐性划分可分为5个类型.盐生植被的区系组成可分为分类群、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盐分生态类型和区系地理
综述了碳硼烷基耐高温聚合物的研究背景、制备方法及结构特点;介绍了碳硼烷的合成方法和结构表征;对聚(碳硼烷-硅氧烷)、聚(碳硼烷-硅氧烷-乙炔基)和聚(芳基醚酮-碳硼烷)三类碳
由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复杂性和多态性,目前尚未发现一种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单一标志物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难满足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疗效及预后评价的要求,因此国内外学者提
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业领域迎来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其中,更是因先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到我国新闻传播领域,深刻影响
为探究中国科研诚信政策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及其存在的优劣势,以1999—2019年间国家出台的科研诚信相关政策文本为数据基础,运用ROST词频分析、PMC指数模型分析等文本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