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子注入层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薄层金属Al和含磷氧基团的有机材料DPSF依次蒸镀在ITO阴极上作为电子注入层,成功制备了具有反转结构的底发光有机发光二极管(IBOLED)。结果表明,Al/DPSF作为电子注入层可以有效降低ITO与发光层Alq3之间的注入势垒,大大降低了器件的工作电压,显著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反转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了4.9 cd A^-1,最大亮度为17000 cd m^-2,与正置器件的发光性能相当。
其他文献
2010年11月18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公布了3个未来重点发展的项目,包括扩大导弹生产规模、建设风洞和无线电通信测试中心。未来5年内计划向这3个项目拨款100亿卢比(约
采用小鼠腹水型肉瘤细胞会抑制试验监测混苯作业女工缩尿液的体外发育毒性,分别收集接触组和对照组6例女工班未尿液100ml,用XAD-2树脂进行浓缩。另以乙醇和甘氨酸为阳性和阴性对照进行方法
对热致变色材料做了简单介绍,阐述了测试材料透射率的原理和方法,搭建测试平台,对热致变色材料的光谱透射率进行了测量,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波长变化时,该材料
以氧化铍(BeO)气道染毒方法制备实验性豚鼠铍病模型。用间接酶免疫吸附法测定铍病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纤维粘蛋白(FN)、层粘连蛋白(LM)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染毒后1周豚鼠BALF中FN明显升高,染毒后
2010年1月17日,北京时间0时12分,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CZ-3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3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分析2例急性环氧丙烷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损害和心肌损害.认为早期对症治疗和恢复期予以精神疗法对减
仿真技术在导弹武器系统控制算法设计中极其重要。不同于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提出一种前期半实物仿真技术,可以在非实物仿真的条件下,将模拟的弹载决策控制器接入仿真回路,
设计了一种视场28°、相对孔径/=1.7和焦距=60.636mm的动态星模拟器光学系统。通过分析像质,MTF数在空间频率为50lp/mm时达到了0.4,最大畸变为0.175%,此动态星模拟器的光学系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石棉肺患者和接触石棉纤维工人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探讨TNF-α和IL-6水平与石棉肺的关系。检测结果表明:石棉肺患者血清TNF-α和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和健康接尘工人,提示
讨论了色织用高白度棉毛混纺纱的低温前处理工艺,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H2O2 5.5g/L,多功能精练剂C-MS200 3g/L,70℃处理100min。处理后混纺纱的白度达到77.5,强降率7.82%,羊毛损失率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