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再贷款货币政策绩效评价及其实证分析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ulukuai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贷款作为国家货币政策工具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促进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实现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贷款货币政策在通辽市地区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强化责任,规范管理和使用支农再贷款
  
  通辽市下辖6县1市2区。其中2个国家级贫困县。3个自治区贫困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传统低效农业生产方式占比最大的地区。总人口311万。其中农业人口230万,占人口总数的74.09%;耕地面积91.2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4公顷;农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占49.84%:种植业中低产值作物种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75.67%。全市辖7个联社,有6个县联社使用了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2007年通辽中支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累计投放支农再贷款76550万元。累收73496万元,截至2007年12月31日,支农再贷款余额38714万元,比同期增加3054万元。从再贷款的期限结构看,3个月再贷款3100万元,占再贷款总额的8%:半年期再贷款3200万元,占再贷款总额的8.3%:1年期再贷款32414万元,占再贷款总额的83.73%。
  
  (一)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结合辖区各旗县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及特点,合理安排发放支农再贷款,提高了支农再贷款使用效率,确保再贷款的使用效果及安全。如奈曼旗是通辽市主要农业生产区,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科左中旗、后旗由于受经济发展较缓慢影响,且近年来遭受自然灾害等情况较严重,信用社资金相对薄弱,采取措施加大对其支持力度。而对科区这样的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较好,资金实力较为雄厚,可以满足资金需求,不给予再贷款支持。
  
  (二)坚持不定期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确保再贷款支农方向不偏离
  在支农再贷款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把每月不定期地对使用支农再贷款的信用社进行抽查作为支行和联社的一项硬性任务。同时中心支行根据上级行文件要求,人行通辽中支于2007年8月和12月分别对辖区农村信用社再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现场检查。通过现场检查,规范了辖内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使用及管理,确保了支农再贷款资金用在刀刃上。2007年。辖内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再贷款58401万元,支持97096户农牧民春耕生产和发展养殖业对资金的需求。从再贷款支持的产业结构看。2007年使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种植业贷款24362万元:发放 畜牧业贷款19352万元,支持农牧民发展畜牧业。
  
  (三)严格贷款发放程序,确保支农再贷款按期收回
  支行对农村信用联社发放的每一笔再贷款,都坚持事前认真调查,并将调查报告提交审贷领导小组讨论。严格执行再贷款审批、发放程序,坚决克服贷款发放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责任性,确保支农再贷款按期如数收回。辖内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均为正常贷款,并未发生不归还再贷款情况。
  
  (四)依托农牧业主产区经济的优势,加强投向引导
  重点投向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种植业、专项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其他相关农业产业,积极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2006年以来共投放4.6亿元,用于支持以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为主要内容的“双增工程”重点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养殖、高效特色种植业项目。该项资金的投放,增强农牧业生产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农牧民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农牧产业的发展。
  
  二、支农再贷款对信用社业务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
  
  (一)支农再贷款的投入,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农牧业发展
  在支农再贷款的扶助下,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搞规划,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地方特色种养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产业化,逐步实现特色农业规模化,从而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2006年至2007年12月末。通辽市累计投入5.2亿再贷款专用于支持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发展,扶持农牧民,走上特色种植和养殖业道路。2007年新投入3亿元资金在支持全市发展设施农业上投放1.13亿元。重点用于5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小区建设:在发展养殖业方面投放1.17亿元资金,支持“百户千头育肥牛工程”、奶源基地建设、规模化养猪生产建设、农区舍饲养羊建设;在发展农牧业产业化方面投放0.7亿元资金。重点支持中小型加工龙头企业,如左中老哈河粮油、扎旗正达粮油、宏发肉食品公司等12户中小型加工龙头企业,扶持特色种养业基地建设如开鲁无公害蔬菜、红干椒、养鸡、食用菌基地建设等项目。通过对“双增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的互动。使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也促进了银行信贷资金投向与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实现了银行信贷资金与地方产业、项目对接的有效结合,促进了地方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二)支农再贷款的滋润,富裕之花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收获的根系,农牧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支农再贷款的投放,对全市的农牧业生产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种植业方面,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在养殖业方面。提质提效高效养殖步伐得到了加快,全市牲畜头数又创历史新高。这对农牧民增产和增收打下了基础。
  
  (三)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
  支农再贷款通过农村信用社发放,直接增强了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提高。2007年使用支农再贷款的6家农村信用联社共实现营业收入32322万元。同比增加8233万元,其中利息收入28657万元。同比增加8486万元:总支出29628万元,同比增加5948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944万元,同比增加1990万元。增长了101.9%。
  
  (四)突出了人民银行在通辽市经济中支农的主体地位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的使用和事后管理、服务、指导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提高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人民银行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认同程度。理顺和改善了人民银行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与外部组织和职能部门的关系,提升了人民银行的公信度。
  
  三、支农再贷款使用管理中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导致农业生产周期延长与支农再贷款发放期限规定相矛盾
  再贷款实施细则中规定,“确定再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展期期限累计不超过2年”。但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对支农再贷款在期限上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化,整体使用期限相对延长。如牧民养殖业周 期一般是3~5年,况且农村信用社从申请支农再贷款到贷款发放到农户手中也需要一段时间,显然有关支农再贷款管理制度规定的发放期限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和核算无法单独统计
  据调查,辖内农信社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按人民银行要求设立了分户合账,但农信社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却没有单独设立科目,在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和核算上无法单独进行,与自有资金混同使用,农信社信贷员在具体发放贷款时也无法区分,这就使得农信社存贷比自然超高,而监管机构在履行监管职能时,也未剔除支农再贷款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农信社利用支农再贷款的空间过窄,促使农信社将支农再贷款当作调剂资金来使用,支农再贷款失去了最初“支持农信社增加对农户贷款”的本意。
  
  (三)支农再贷款风险不容忽视
  人为改变贷款形态,不能真实反映贷款质量。造成贷款责任不清。调查中发现农村信用社贷款倒约换据现象严重。主要是个别农村信用社为完成收贷收息任务,对难以收回的不良贷款。采取“倒约换据”的方法进行变通。以减少不良贷款的数量和占比,目的是提高贷款收息率。此举实际上是“借新还旧”的翻版,虽然表面上提高了贷款质量,但却存在诸多弊端。直接增加支农再贷款风险。另外。农村牧区的养殖户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较低,无法实现收益最大化。生产成本增加、市场因素不确定等因素造成养殖户的收益不确定性。给再贷款资金运用增加了风险。
  
  (四)支农再贷款发放偏晚,相对不利于农业生产资料筹备
  在调查中发现,当生产资料价格相对较低时,农民手中没有钱。当再贷款下拨时,生产资料价格又上涨了,以往支农再贷款基本在每年的一季度下拨到基层,但是从2006年开始。资金规模下达时间延缓到4月份,这对农民春耕备耕已然迟缓,相应加重了农民生产成本。
  
  四、政策措施及建议
  
  (一)因地制宜,适时对再贷款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
  应结合农牧区生产实际,调整信贷管理办法。提高支农再贷款的针对性。延长再贷款期限。对特色种植、养殖业等生产周期较长的项目,延长贷款期限。
  
  (二)强化专项票据发行后的监测考核,促进农村信用社改进支农服务,扩大支农效果
  随着支农再贷款的理性回落,人民银行可通过专项票据发行后的监测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防止信贷规模盲目扩张,新增贷款投向偏离服务宗旨及风险控制问题。
  
  (三)理清支农再贷款的政策边界
  支农再贷款究竟是对农信社的扶持、还是对农村农户的扶持,必须在政策主旨上弄透,并因此而改进支农再贷款的管理模式。如果支农再贷款是对农村农户的扶持,那么支农再贷款就是意图明显的政策性贷款,农信社在这块资金的管理上就应有别于自有资金发放的贷款,就应单独设计支农再贷款应用会计科目。单独进行核算与管理。监管机构在对农信社实施监管时,就应将支农再贷款因素剔除:如果支农再贷款扶持的终极对象是农信社,那么农信社在运作支农再贷款时就应有充分的自主权,人民银行不应干涉过多,从而给予农信社使用支农再贷款更为宽松的“实施细则”。
  
  (四)加快改革,完善信用社内控机制
  健全支农贷款激励与约束机制,依靠落实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基层社和信贷员的行为,正确界定风险成因。搞好责任追究。要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搞好对支农贷款全过程的风险防范,消除风险隐患,确保支农贷款的安全稳健运营。
其他文献
我三年前进入废旧电器资源化再利用领域,开发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技术,与人合作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废旧家用电器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从事技术开发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业内部合并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成本嫁接这一概念,企业通过行业内部合并完成成本嫁接,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进一步论述了行业范围内企业成本嫁接的模式,并提出了现阶段完成行业范围内的成本嫁接所要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成本嫁接 行业范围 单向成本嫁接 双向成本嫁接    一、战略联盟的含义    战略联盟是最先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
用激光粒度仪研究了钛白粉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找出了影响分析测定的因素,并确立了稳定的测量体系。该方法简捷、快速、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钛白粉平均粒径的测定。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丙酯及自制的低粘度聚酯二醇为基本原料,制备了低粘度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探讨了合成路线、合成条件、聚酯二醇分子量和投料比等因素对PUA粘度
在硫酸法钛白生产的水洗过程中,在洗水中加入柠檬酸,不仅可使Fe^3+与柠檬酸络合,而且可抑制Fe^3+的水解,从而缩短了水洗时间,明显降低水洗后偏钛酸中的铁含量,讨论了水洗时间与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