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

来源 :诗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he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你同行

◆◇ 席慕蓉


  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
  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
  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个夏日
  只要走过那样的一次
  而朝我迎来的日复以夜
  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
  还有那么多琐碎的错误
  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
  让今夜的我终于明白
  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
  任世间哪一条路我都不能
  与你同行
  雨 中

◆◇ 大 解


  走在雨中的老人,像我的母亲。
  从后面看,是。侧面看,也是。
  我的心里一热,忽然想起,时已清明,
  莫非她已苏醒?
  趁她没注意,我突然喊了一声,妈!
  她竟然答应了,她答应之后,
  怔怔地看着我,愣在那里。
  那一日,雨越下越密,
  我的视线模糊,两次看错陌生人。
  一次,是我喊错了。
  一次,是我泪水太多,蒙住了眼睛。
  2019 年春
  清 明

◆◇ 胡 弦


  昨夜,有人在楼下点火,
  天亮时经过那里,看见
  地上有个淡淡的粉笔圈。
  昨夜,有人在此哭过,
  粉笔圈,像个临时搭建的违章建筑。
  只是不知道
  有没有赶路的人,在此暂住
  从火里取出冰冷的银两。
  昨夜的火舌舔着黑夜,
  使我想起乡下舐犊的老牛,
  火舌舔着黑夜,
  反方向的爱,舔着隐身在黑暗里的人。
  但连慰藉也会被忘记,
  连灰烬也被吹散了,
  连我们也会从这街道上消失,
  连这些房子也会消失。
  只留下哭泣,
  只留下淡淡的粉笔圈,
  只留下晨光,
  像蛮横的火车
  从街道上轰隆隆驶过。
  想 爸 爸

◆◇ 商 震


  爸爸去世六年了
  时常会梦见他老人家
  我这才懂得,老人的去世
  就是让子女思念的
  爸爸活着时,和我
  在一起的时间不多
  我不懂事时,他因
  政治问题在监狱里
  我長大工作又到了外地
  等我可以让他过上好日子
  他却得了癌症,走了
  想爸爸,是
  因为他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现在我温饱有余
  觉得很对不起他
  一天,我对妈妈说:
  “我经常想起爸爸
  这几天,我要写一首
  想念爸爸的诗。”
  妈妈一边淘米做饭
  一边说:“想就是想
  还用写呀。”
  听母亲唱《十八相送》

◆◇ 龚学敏


  当母亲唱到“梁兄”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
  从母亲投入而传神的笑脸
  我看到窗外黑夜中的父亲
  这是个古老的传说:
  祝英台爱上梁山伯,隐喻再隐喻
  十八里相送,他似懂非懂;
  这是个渐远的故事:
  母亲爱上了到镇上读书的父亲
  二十岁的她嫁给了一个穷书生
  他们幸福生活了五十年
  日子清贫,而自由相恋的爱深厚
  活泼的母亲一唱再唱“梁兄”
  清瘦的“梁兄”啊
  总是默默地听,无声地笑
  从青春直到年老,亲情已透明如一
  而生命终究如蝴蝶:父亲的羽翅飞远
  他的爱收拢,他的恨神秘无解
  他像闪电在闪电中消失
  她的泪水在江河中孤独
  我们在不可或缺中参与,一次
  生离死别的演出
  (相送十八里又十八里,直到迷失方向)
  两年,母亲的越剧喑哑
  时间的丝线反复轻抚情节的伤口;
  除夕,我们刚祭祀了父亲和先祖
  “他的影子又轻轻闪过”
  今夜,母亲对着父亲再唱“梁兄”
  我们都愿意平静和欢喜:他已
  走进熟悉的声调,在母亲的丝绸中
  安坐
  彼 岸

◆◇ 杨 克


  四月,我一点一点接近
  比我年轻的墓碑
  我说不清楚,生命是很厚的碑石
  还是,碑石是不会崩溃的躯体
  人与人之间
  总是有那么一种情绪
  用语言无法交流
  只要面对面地站着,我想这就够了
  有一脉无声无息的河流
  潜藏在厚土下
  养活了许许多多的根须
  谁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人,都是一把一把黄土捏成
  所以都是很普通
  普通得像土地一样,或者像石头
  即使龟裂了,也拥有整个天空和海
  不知是什么原因
  我却变成了云朵
  飘来飘去之后,终于选择这个日子   复归泥土,化为
  最初的
  源源不断的泪水
  总得有什么,让我们跪下来

◆◇ 张二棍


  总得有鼓匠,世袭着吹吹打打
  总得有阴阳,娘胎里黑了眼
  只为掐个好时辰
  总得有个人,先走。干脆得
  就像在鞋帮上,磕一磕烟锅头
  也像从簸箕里,挑了粒霉谷子
  总得有嫁出去的姑娘,哭两嗓子
  也得有寡言的老嫂子,劝几句
  总得有条黄土路,拐向黄土坡
  总得有块疙针地,埋下囫囵人
  总得有风,有雨,有清明
  有哽咽,有背井离乡,有包袱里的家谱
  总得有残垣,断壁,荒冢
  有乡音未改的人
  秋风里,四顾茫然,于路的尽处
  跪下来
  2007 年1 月23 日
  陪母亲在小院烧纸

◆◇ 胡茗茗


  一炷香:父亲啊,我们家的神
  请保佑您当年撒尿的果树
  结出六棵石榴,五串葡萄
  二炷香: 保佑那只给您送别的流浪猫
  顺利产仔,奶水充足
  并逃脱城管和狗子的追扰
  三炷香:让院子里的蚊子都去叮母亲吧
  愿她比我健康,血更香
  (母亲轻声应答:都来咬我,不咬我闺女)
  塑料袋在风中久久打着旋儿
  母亲盯紧它,我盯着母亲
  红月亮盯着重新团聚的一家人
  返家,母亲嘱我身后撒把土
  莫让魂灵跟上,我默念一句佛号
  敞开了家门……
  清明感怀

◆◇ 严 力


  在清明感怀生命时
  发现死亡没带走任何东西
  种族、宗教、战争、礼帽、雨伞……
  也没带走悼词和碑文
  它仅仅带走了每个人独特的指纹
  而手段全都留在了人间
  又到清明

◆◇ 吴投文


  清明到了眼前
  归心就射了一箭
  老家的房檐挂上了雨帘
  进淋了一身
  出也淋了一身
  我喝了一碗热酒
  靠住遍野的草安眠
  山坡抬高了村庄的眼眸
  有人扶棺去了远方
  冥 屋

◆◇ 张新泉


  扎冥屋的欧师傅说
  出殡时要看着把它烧完
  否则死者收到的宅子
  会又破又烂……
  对喜欢垂钓的乡邻
  欧师傅必在屋檐下
  画上鱼篓和钓竿
  不另外加钱
  四 月

◆◇ 顾 北


  四月就是两个平行的世界
  某一刻各自裂开口子
  喜欢相会的亲人
  相约来到一起
  以前很多人一见面就哭
  现在权当踏青
  反正你要见的人
  总在暗处打量
  也不作声
  你们说再多的话
  仿佛全都接受
  怎么样就只能等明年四月
  当我们的牙齿切割开这圆圆的四月
  果汁放肆地在舌尖溅开来
  青山绿水间
  你是天才在左,我是疯子在右
  亲人呐,您就是暗地里
  不言不语的裁判
  清明,另一种回归

◆◇ 青小衣


  今天,我要省略一场雨
  不焚楮锭次,也不惊动雷电
  不吃寒食不禁火,只修复
  欲断之魂
  今天,我要弃舟登岸
  戴柳插松,给春风迎娶燕子
  回归另一个家园,探望阳光之外的亲人
  给他们送去云朵
  我还要以松针落地的声音
  打破宁静。跟亲人一起脚踏青草,手挥五弦
  再让喜欢打猎的爷爷
  试试手脚,给奶奶看我做的虎头鞋
  最后,我要把酒洒进松软的泥土
  酒香堪比杏花,引来过路的唐朝诗人
  择梨园,来一场诗会
  一醉方休
  今天,我要藏起黑色的闪电
  穿上绿裙子,戴上红头巾,人面胜桃花
  让那些爱过我的人
  把悬着的心,放下来,放下来……
  清 明

◆◇ 大连点点


  其年,父亲走失
  其日,天降大雨,太阳走失
  其时,一块门板
  成了你最后的住址
  其时,我哭过又哭
  我十分确定,我是爱你的
  “爱你是真的,你的离开也是真的”
  此刻,鲜花盛开也是真的
  墓 地

◆◇ 霜扣儿


  风吹不动了
  我坐在风里看你
  你走时多大,现在也多大
  我像一个门前的老人,对一只不飞起的鸟儿
  耳语
  天空是好时光,天空离开了你的脸庞
  你在这里,摸哪哪凉
  没有荒草找到成长。在风的空隙里我
  坐在你脸庞前,摸一下石头上的字
  想起曾经鲜活的眼睛现在闭着
  你在这里,什么都是
  什么都不是
  蝴蝶不死,只是不再涉入内心河流
  風吹不动了。我坐在风里看你
  咫尺之间你没有淋到我的大雨
  咫尺之间。你不与我在一起
  风吹不动了
  我被你放在风里
  清明前夕的祷辞

◆◇ 李咏梅


  明天我不能来看你了,祖父
  这不过是
  一个借口。
  我坐下来。你躺着就好
  像小时候,我坐在床头
  一勺一勺哄你服药一样。
  想来至少有三年,爸妈在镇上。
  至少有五年,我把你当成爸爸
  又当成妈妈。空气
  真的很空。
  我几乎要窒息。一想到你
  泪就找到了眼睛。
  不怕你笑话,这段时日
  我常常一个人
  不明所以地掉泪。
  而此刻,不会了。
  因为有你。
  我害怕,一座孤单的墓碑
  会在泪水中破碎,我害怕
  恍惚之中摸不到你的根。
  (选自本刊资料室)
其他文献
罗曼,1992年7月生于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曾获嘉润·复旦全球华语大学生文学奖。消失的艺术——观KIEFER展览  再次冲抵边缘,毗邻忘川,虚无对抗着虚无,  存活的片刻啊,“无限小在无限大地重演”。  画一只欧洲大陆的食草动物,让稻谷结实地  穿透它的腹部——身体,只是个过程。  弃置的打字机由不具名的蕨类植物占领,  向日葵不会死去,枝叶衔接宇宙,铁轨  通往消失
期刊
填补一个合适的空隙  当老人潮涌来 突然闪亮湿透  冲开我六十岁的缺口 叠起的峰峦  就形成了连绵的走向  像在填补一个合适的空隙  进入行列 混合的形象 是那  恍惚 融合和波浪  触及和记住  隐隐一切投出的影子  都是显露出来的警觉或凝视  太快的夜色降临  一个漏掉的月亮 留下了  朦胧的清辉  这使许多看不见的沼泽  生命随着喘息一路拂动而去  淹没了悬起的声音  泡沫一个又一个若有所思
期刊
遗失的古村落  时间一节一节后退  村落,收拢最后一缕夕光  疲惫卷着轻叹,在烟锅点起  给日渐稀少的炊烟,添一缕青烟  把山坳涂抹成冷色调  七八分的热闹  被鸟儿携进山林  剩下的,在村头的水车上淘洗  疏落的民居,泼溅出点点灯光  远远望去,像是夏夜里的萤火  一闪一闪,在烤问  又仿佛在顾盼  鸡鸣犬吠中  阳光扶着墙根醒来  犁耙把念想种在几亩花田  等待来年的春暖花开  遥远的古村落 
期刊
黑夜里的眼神  就是把眼睛闭上,也能  感觉她在显屏上的余温  没有声音  黑暗就像一池清水  荡漾着一夜的不眠  一张白色的面孔,棱角分明  漂浮在夜色的膝盖上  一上一下  探寻一个背影的远行  抱膝而卧  眼神里散發着一段旧时光孤 独  一波一波的浪,涌过来  黑暗在波谷里隐藏  在波峰上接近天空,黑压压  一片一片地靠近,遮挡  最后一丝的光亮  你不在身边,它来的  常常是这样的汹涌  
期刊
任何诗人的写作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他所处的自身环境,并将有意无意打上属于他所身处地域的深刻烙印。我们所说的地域,不是狭隘的简单的出生地或居住地,当然出生地与居住地有可能多次出现在诗人的诗作中。这里的地域指向应该是更加宽泛的,也就是诗人一生中熟知的并且给予了某种情感的地方。热爱、喜爱、憎恶或厌倦都有可能成全诗歌。作为一个广阔的背景,诗人的地域写作将成为某种标志,被更多的读者感知与接受。  一个久居陆地的
期刊
暴雨之后  还在下,虽然已经小了  窨井盖喝饱了往外吐  小区门口,小孩撑伞  趟过小腿肚高的泥浪  退回去五十年,我也如此  不过是在分水岭嘉庆年间的路碑下  踢掉大母脚趾指甲盖  雨水顺着老屋楸树的皱褶下流  终于风停雨住  人行道上的楸树  被洗得更像是一棵树了手机在枕旁响  把提包放在门前高坡上  到洼地里小解  邻村的几个娃子放学归来  在他们的地头搬弄柴捆  转而复上,刚到半坡  父亲
期刊
借喻幸福  我享受这般的宁静,慢慢地俯下身子  端详野性十足的草木茂盛起来的样子  来借喻我曾经的年轻  曾经的野性  天空开始辽阔  远方更加遥远  这时候,我可以让自己  彻底陌生,放松,失重  成为与世界无关的人  我还可以让自己再年轻一些  甚至,来得及构思一场爱情  然后,笑出声儿来  这样,我会幸福好长一阵子夜宿千灯古镇  此刻,黑夜盛大  我坐在这个古老的小镇  怀想,感恩那些  从
期刊
茫茫宇宙,浩渺无际,星系纷纷红移。  没有近邻,不见信使,周遭好岑寂。  只有我们小小地球,炊烟袅袅,欢声笑语。  我们有幸得到造化的恩宠与荫庇。  太阳太阳神般职守,  金凤花处处绚丽。  地球村村民哟,  亚当子孙皆兄弟。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幔和量子力学把我们铸造在一起,  经纬线和互联网把我们编织在一起,  同一水圈浸润,同一大气圈呼吸,  同一生态系统把我们养育,  陆地海洋,故乡
期刊
生 活  一杯水有口渴的时候。一粒米  有饥饿的时候。一条曲折奔波的路  偶尔也有散淡悠闲的时候  草木在露水中开花在霜枝上结果  低处牛羊望着高处山坡  天晴转阴时阳光也会带来风雨  尘世上的矛盾或悖论像常绿乔木  落下一片叶子又生出两片叶子  比如废墟有失败的砖瓦胜利的虚无  比如蚂蚁有一粒米的热爱和忧愁  你看那些喧哗的水  下面一定埋着沉默的石头麦 颂  卖完麦子。架子车停在饭店窗外  歇
期刊
我出生在一个叫“包山底”的地方  我的包山底很小,小如一粒稻谷  一粒小麦、一颗土豆  躺卧在我灵魂的版图上  我用思念的放大镜,把这一粒乡愁  放大成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爱  我的血液、火、热情、痛苦  心灵、灾难、命运——  都来自包山底这个地方  我不逃避,反而愿意承担  那血液中的火,骨头里结晶的痛苦  一个湿漉漉的人,不怕爱上饱含雨水的白云  我的宿命如露水,哪怕再短暂——  我也不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