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疗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t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里一个父亲带儿子看病,医生检查后说:“我给他开瓶小儿止咳糖浆吧。”
  父亲:“开两瓶吧。”
  医生:“一瓶就能好。”
  父亲:“我喂孩子一勺,我就得陪他喝一勺,要不他不喝呀。”
  选自《幽默与笑话》
其他文献
据一些古籍记载,古时候沂州府有一个姓万的财主,家有土地千顷,但美中不足的是万家从没出过做官的,连个秀才也没中过。因为此事,万财主有了心病,托人从外地请来一位外号为“赛半仙”的风水先生。这赛半仙经过几天查看了解,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是万家祖坟断了文脉,这才让后代取不了功名。  想续上文脉也行,但会犯大忌,代价就是赛半仙会双目失明。万财主求官心切,发誓愿侍奉赛半仙终老,一日三餐四碟八碗地招待,永
期刊
有一株千年何首乌,自称何公子,当初他踏入人间,本是为了修行,可渐渐地他忘记了初衷,一心一意干起了赚钱的营生。他有着通天的本领,你有任何心愿,他都能帮你完成,只要你出得起价钱……  这天,何公子正坐在自家花园里,惬意地晒着太阳,突然有客来访。来客是一个中年男子,肥头大耳,微有谢顶。这样的人何公子见多了,他慢条斯理地问:“你想喝什么茶?”  来客显然知道规矩,毕恭毕敬地答:“西洋参茶。”这是一种暗语,
期刊
赵玉高回乡祭祖,谁知,天黑时车子抛锚。正不知所措时,有个老头儿从路边的树林里走了出来,问是不是车坏了?赵玉高点头说是。老头儿说:“我帮不了你修车,但可以帮你烧点热汤喝。”赵玉高想想也行,车就放这里,明天修好了。  老头儿把赵玉高领到一个小村子,一锅热汤刚烧开,就来了十几个人,他们手里都提着半袋东西,见了赵玉高也不说话,把手里提的东西直接就倒进了锅里。赵玉高这才看清,他们倒的竟然全是白面粉。这伙人倒
期刊
清末,广州讼界的把头姓马,如有别的讼师要来广州开业,必须得到他的许可。  有位从浙江来的牛讼师,自称刀笔精湛,要替人打官司。马讼师听说后十分恼怒,对他说:“我有本事把总督头上的官帽取来,阁下如能完璧归赵,并得到总督大人的字据,便准你开业。”  这天,总督大人没有公事,穿便服在衙署中闲坐,此时抚院大人的亲随登上门来,说:“刚才有个波斯国的珠宝商人,拿着猫眼儿到抚院来卖,我家大人说若跟总督大人冠上的那
期刊
如果你到云南的季节对,就会有幸吃到一种美味—当地野生菌。那咬上一口,余香绵延千里的韵味,会让你此生流连忘返。  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森林气候资源,成了孕育繁殖各类型野生菌的温床。每年夏季一到,当第一场雨淋过红土高原后,那些蕴藏在山野之中的菌子,便都争先恐后地探出头,吸吮天地的灵气和日月的精华,在大自然丛林中,悠然自得地生长,不沾染半点世俗之气。  那年暑假,我随同闺蜜回她的云南老家,一个
期刊
这天,铁剑门掌门人铁牙正在书房研习剑谱,小徒弟游聪跑来禀报说,柳飞带着礼品前来拜见。  铁牙和柳飞的父亲柳刀本是同门师兄弟,20年前的一天两人比武,柳刀忽然使诈,斩断了铁牙的左臂。师父痛斥柳刀跟同门师弟竟使如此狠招,气愤之下引起旧疾一病不起,临终前把掌门之位交给了铁牙。铁牙成了掌门后将柳刀逐出了铁剑门。于此,柳刀自立门户,成立了金剑门。  铁牙让游聪把柳飞带进来。见了柳飞,铁牙问:“你来还是为了小
期刊
逛街时,遇到了我哥和我嫂子。  刚走进商场,我哥冲我使了个眼色后就不省人事了。嫂子紧张地对我说:“静静,赶紧打电话送医院吧!”  我冷静地说道:“没事,我哥就是有点贫血,回家休息会儿就好了。”  回到家后,嫂子给我哥去倒水时,我哥悄悄对我说:“我不晕不行啊,要是不阻止她逛街,我下月就得天天吃泡面了!”  (陈新)  选自《民间故事》
期刊
有一对父子在马路上走着,看到路中央有两辆大卡车相撞了,场面惨烈,直冒黑烟。  4岁的儿子开口问:“爸爸,大卡车怎么了?”  为了不让车祸场面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父亲淡定地说:“哦,没什么,就是两个变形金刚坐下来抽根烟。”  选自《青年博览》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605室的女生迷上了鬼故事,每天晚上灯一熄,就开始轮流讲鬼故事,一边害怕得把被子裹得紧紧的,一边欲罢不能地竖起耳朵听。每周大家还会评出最惊悚的一个鬼故事,周末大家AA请她去外面下馆子。  这晚,室长马明丽觉得已经轮了一遍了,便招呼大家评选。尹影却不满道:“老大,我还没讲呢,这次也不知谁动作那么快,昨天迫不及待又讲了一个,那只能算讲一赠一。要评选怎么也得等我讲过再评呀!”  马明
期刊
老婆上个星期给的20块零用钱花完了,这个星期朋友聚会,我买包体面烟的钱都没有。这时,儿子对老婆说:“学校让交100块钱做资料费!”老婆二话不说给了他100块。  等老婆出门后,儿子把钱塞给我,语重心长地说:“爸,这算借你的,等我结婚后不济的时候你也得帮我呀……”看着儿子的背影,我满是欣慰,儿子长大了。  选自《幽默与笑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