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行瓣膜置换术后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

来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96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行瓣膜置换术后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130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瓣膜置换术,随机分为丙组与丁组,每组65例.丙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丁组术后在丙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率维持情况,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丁组患者的心房颤动转复率、窦性心率维持率分别为84.6%、92.3%,均高于丁组的69.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组患者的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9±1.4)、(7.1±2.1)d,短于丙组的(2.5±1.6)d、(13.2±1.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行瓣膜置换术后采用胺碘酮治疗,可以提高心房颤动转复率、窦性心率维持率,有效缩短患者的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凝视-面-臂-言语-时间(G-FAST)评分在急性脑梗死(AIS)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31例)和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34例);再根据患者G-FAST评分分为高分组(G-FAST评分≥3分,35例)和低分组(G-FAST评分≤2分,30例).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对锁骨骨折患者手术中进行臂丛阻滞复合颈浅丛阻滞的效果.方法 160例接受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单一麻醉组与复合麻醉组,每组80例.超声引导下,单一麻醉组患者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复合麻醉组患者行臂丛阻滞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辅助麻醉药物用量.结果 复合麻醉组切皮时心率为(79.03±7.52)次/min、收缩压为(13.38±1.62)kPa、舒张压为(9.56±1.36)kPa,均低于单一麻醉组的(85.59±8.63)
目的 探究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经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6例重症VAP患者,以数字标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参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参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VAP患者采取经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能达到理想的效
目的 分析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 80例ICU脓毒血症患者,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Ⅱ(APACHEⅡ)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目的 探讨游离植皮、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溃疡创面的效果.方法 80例慢性溃疡创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游离植皮、皮瓣移植联合VSD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3.12±0.77)d、创面愈合时间(18.55±1.97)d及住院时间(20.88±2.19)d均短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硝酸甘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过抽签(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应用硝酸甘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45.79±2.22)%大于对照组的(42.04±2.42)%,左室舒张末期容
目的 分析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治疗1、2周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量表(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CS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分别为(65.62±7.7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在Ⅳ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8例Ⅳ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Ⅳ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应用吉西他滨.
目的 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6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哮鸣音症状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肺功能监测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哮鸣音症状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分别为(6.84±1.25)、(6.22±1.26)、(8.24±2.22)d,均短于对照组的(9.51±2.24)、(9.21±2.67)、(11.21±3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s-CRP(4.50±1.25)mg/L、TNF-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