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的安全体系结构

来源 :中兴通讯技术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rnim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对IPv4协议安全方面的一些缺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了OSI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给出IPv6新的网络安全机制,详细描述了IPSec所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与实现原理,并对IPSec的两个安全协议———AH和ESP作了较深入的阐述。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产生背景、主要技术特点,对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可能应用做了分析比较,并指出了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提出下一代服务的概念,指出其具有多媒体化、个性化和多样化三大特征,分析了影响下一代服务提供的关键问题,并具体讨论了发展下一代服务的一些切入点,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而附带各种增值业务的彩信业务及可视电话业务将可能成为中国的先导宽带服务。
文章对自动交换光网络中的连接管理技术,如连接类型与连接建立方式、信令与接口、路由功能、呼叫控制与连接控制的分离等,分别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其发展趋势。
期刊
文章提出了一种支持直放站覆盖区域内移动台定位的观测到达时间差(OTDOA)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直放站中配置直放站相关信息,导入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SRNC)侧定位实体数据库,并以OTDOA定位算法获得一个移动台的位置估计;然后利用除参考基站或直放站之外的两个基站或直放站之间的双曲线验证获得另外一个位置估计,并记两次位置估计距离为误差;取所有假设通路方式误差的最小值为实际误差,此时的估计位置即为最终的
文章从多粒度多业务环境对智能光网传送平面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光电光结构和全光结构的传送平面的实现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WDM网络的传送平面结构。
文章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及自组织(Adhoc)网络的现状,指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Adhoc网络的区别,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及Adhoc网络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物流、智能交通、医疗保健、工业监控、安全、军事国防、生态环境、防灾救灾等应用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而Adhoc网络在战地通信、应急及临时通信、无线个域网、网状无线局域网、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跳增强等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还对
2006年9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2006下一代无线基站部署及维护研讨会”上,中兴通讯宣布已经推出突破30%效率的新型功放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新一代节能型WCDMA基站产品中,可有效降低WC
文章介绍了ZXDSL综合宽带接入系列产品,简述了ZXDSL系统的宽带运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