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低产瓶颈 山区小豌豆也有大作为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H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豌豆耐旱耐瘠,易种易管,早年曾是山区主要的秋播粮食作物之一,后因其单产、价格较低,种植效益不太理想,面积逐年下滑。但近年来,许多城乡居民对豌豆等粗粮倍感兴趣,使山区豌豆不仅市场日渐走俏,而且价格明显上涨。另外,新品种的引进与新技术的推广,打破了制约豌豆生产的瓶颈,改变了豌豆的低产形象,使豌豆生产潜力大为提高。
  一、豌豆价值认识上的误区
  在粮食供给不足的年代,我国曾将豌豆划为粗粮或杂粮,致使许多人以为豌豆营养价值较低,这对豌豆是一种误解。
  其实,豌豆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成熟的豌豆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达24%左右,比玉米、水稻、小麦等禾谷作物高出1倍以上;并且其蛋白质组分合理,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7.2克/100克。因此,豌豆不仅是很好的食品,还是很好的饲料,可以直接做成特色佳肴,或者加工成多种营养保健食品,或者是優质精饲料。豌豆的嫩苗、嫩荚、嫩豆粒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鲜美可口,是市场俏销的时令鲜菜。豌豆的茎叶、荚壳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幼嫩时是很好的青饲料,收获后的茎叶晒干粉碎后,仍然是很好的粗饲料,还可沤制成上好的有机肥料。
  豌豆还是可以越冬栽培的主要豆科作物之一,具有根系发达、根瘤多、固氮能力强的特点。据测定,每亩豌豆每季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5-6千克。
  此外,豌豆收获早、腾茬早,因而在山区发展豌豆,有助于恢复地力、提高玉米等作物产量。
  由此可见,豌豆决非低产、低效作物,其生产潜力很大。
  二、制约豌豆单产效益的主要因素
  1.品种老化
  多年来,我国豌豆育成的良种较少,品种更新换代速度远不及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许多山区农户种植的仍是自己留种多年的本地麻豌豆,其茎蔓较长,结荚部位较高,易倒伏、结荚少、色泽杂、产量低、效益差。有的地方虽引进少量新品种试种,但未进行隔离繁殖,引进良种与当地老品种异花授粉后,导致新品种很快混杂退化,产量逐年下降。
  2.地较差
  豌豆耐瘠薄、干旱,因此绝大多数农户将其种植在山区薄坡的土地中。这种耕地土层浅薄、肥力低下、不耐干旱,种植任何作物都难获得高产,种植豌豆也不会有很高产量。
  3.投入过低
  山区种植豌豆,多数农户采取“白籽”下地,很少施用化肥,有的施用少量草木灰、厩肥,豌豆几乎完全依靠地力及自身固氮能力生长,其先天营养不足,后天又未做补充,很难获得高产。
  4.管理粗放
  许多农户在豌豆播种后很少管理,既不中耕除草,又不防病治虫,基本上是“秋播一把籽,来年望天收”,导致产量很少。
  三、提高豌豆单产效益的主要措施
  1不断更新良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豌豆单产的基础与关键。山区传统地方品种虽耐旱耐瘠,生长势强,茎蔓生长量大,但经济系数低,单产难有大的突破。而近年来新育成的豌豆新品种,植株明显矮化,结荚多、抗倒能力强,经济系数高,产量明显较高。以地处鄂西北山区的竹山县为例,过去种植的本地麻豌豆一般亩产只有100千克,高产田块亩产也只有150千克左右。近年来引进推广的鄂豌567、中豌四号、中豌六号等豌豆新品种,亩产都在150 ~ 200千克,高产田块亩产达到300千克以上,产量远高于本地老品种。因此,要迅速提高豌豆产量,最简捷有效的措施就是不断引进、筛选适宜山区种植的新品种,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加速良种推广,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实现大面积“良种化”。
  2.改善立地条件
  豌豆虽耐瘠薄干旱,适合山区旱坡地种植,但要提高豌豆产量,必须改变过去豌豆只种薄坡地、不种好地的传统习惯,选择土层较为深厚、土质相对肥沃、水肥条件较好的旱地,或在能起旱、不渍水的冬闲水田种植,也可在新建的幼龄茶园闲行套种。地块选定后,要提前深翻炕垡,以加速土壤熟化,减少土壤中病菌与害虫的数量。豌豆播种前再精细整地,确保地平土碎。由于豌豆不耐渍水,水田或低洼潮湿地块种植,要在整地时起好“三沟”,确保沟沟畅通。具体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海拔、温度和种植用途确定,以日均气温降至20℃左右时为准。以竹山县为例,由于境内海拔高差悬殊,低山一般在10月下旬播种,高山需提早至10月中旬播种。若以采收嫩豌豆提早上市为主,播种期还须适当提前。
  3.加大肥料投入
  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干豌豆粒,需纯氮3.1千克、磷0.9千克、钾2.9千克、钙1.9千克。要发挥豌豆良种的高产潜力,实现优质高产,种植时不能只靠地力,只种不投或尽量少投,必须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状况,酌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确保豌豆生长期间养分供应充足,植株生长健壮。根据竹山县的经验,亩产300千克豌豆需施土杂肥(或火粪土)2 000千克,复混肥40千克。肥料可开沟条施,然后在施肥沟两侧开沟条播;也可在打窝播种时底施,注意种子与化肥不能直接接触。矮秆豌豆植株生长量不大,但耐肥抗倒,需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才能提高产量。肥力中上的地块可采取点播,每亩播豌豆种8千克,留苗2万株左右;肥力较差的薄坡地可采取条播,每亩播豌豆种10千克,留苗2.5万~3万株。
  4.加强田间管理
  良种虽好,还需良法配套。要提高豌豆产量,必须加强田间管理。一是齐苗后抓好中耕除草,或在播后喷施芽前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二是重点抓好豌豆象、潜叶蝇、蚜虫等害虫防治。尤其是在豌豆开花前后,要根据豌豆象发生情况,抢在成虫产卵盛期或者幼虫孵化盛期,结合叶面喷肥选择高效低毒杀虫剂喷施1~2次,不仅可以提高豌豆产量,而且利于豌豆的后期保管,提高豌豆种的质量。三是在容易渍水的地块种植豌豆,春季遇持续阴雨要注意清沟排渍,防止豌豆后期早衰减产。四是豌豆成熟后遇持续阴雨天气容易发芽,要注意适时采收。一般采青豌豆上市,可在开花后20天左右籽粒灌浆充实时采收;收获干籽时,宜在中上部荚变黄,下部荚未开裂,籽粒转白时及时收割脱粒。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农村局邮编:442200)
其他文献
本文以宝钢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组为对象对连轧管的轧制力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工艺参数(轧制温度、芯棒状态、张力状态)对轧制力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说
11月6日至8日,“2019年电气领域能力验证与检测技术交流大会”在苏州太湖之滨顺利召开.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指导,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rn本届
期刊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earbons,PAHs)是具有“三致效应”的毒害有机污染物,且具有生物难降解性,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矿物对PAHs的吸附行为
随着我国污泥产量的逐年增加,以及污泥的含水率高、脱水性能差等原因,造成污泥后续处理处置的难度与费用剧增。因此,提高污泥脱水性能,降低污泥含水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学位
学位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较高,特别是北方水资源严重紧缺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达80%,已超过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利用程度警示线40%,水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沉积物是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环境中各类污染物的重要储集场所。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污染物通过在水生生物体的富集,食物链的传递及放大作用直接或者间接的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
本文利用实例讨论了一、二级导线严密平差后测角中误差超限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了对现行《规范》测角中误差精度指标合理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