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祥摄影作品选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馬广祥: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电力公司退休干部,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龙煤集团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鸡西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摄影作品二十余次入选国家级、省部级摄影大展、大赛并获奖,作品在《中国摄影艺术年鉴》《黑龙江画报》《旅游与摄影》等刊物刊发。 2016年获黑龙江省第九届文艺奖,2017年摄影组照《冰雪苍鹭》(6幅)获得全国数码摄影大赛金奖。





其他文献
一  东北有一座山叫猫儿山。猫儿山脚下有一座有两千多名员工的猫儿矿,在猫儿矿井口东北角不远处有一家主食店,叫“猫儿矿主食店”。雪儿便是主食店的老板兼服务员。  雪儿今年还不到三十岁,身材苗条,不但年轻漂亮,而且脾气也很温和、柔顺。然而,关键时刻说话做事柔中带刚,绵里藏针。令猫儿矿的那帮虎背熊腰、见了母耗子都想撩骚的老采们也奈何不得。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雪儿也是如此。关于雪儿的背景有三个传说版本:
期刊
牙齿像雪一样白  乘人车一节一节  从平展的洞口缓缓驶出  头顶上的灯盏开始歇息  夜晚 宁静如初  卸下安全帽  卸下自救器  卸下满身的疲惫  他们就像从战场归来的凯旋者  依旧在探讨成功的经验  逐一分析欠缺的豁隙  然后慎微  把智囊封存在厚实的日志里  每一次冲锋陷阵  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每一次攥住手中  比金子一样贵重的煤  泪水总会在眼眶里打转  当电话从另一边传过来  他憨然一
期刊
观壶口瀑布  首先涌入眼帘的是  朴素。一只壶  从开始就义无反顾  所有的惊叹在这里跌碎  所有的愤怒却开始成熟  逆流万里  历史潜进某个人的骨子里  一并繁衍起来的还有风  还有几千年沉积下来的  痼疾。或许  还有漫不经心的传说  花儿的忧郁兀自飞扬  树木从此倾斜  石头从此沉默。目光  射穿每一条蛰伏于水底的鱼  阳光明亮而刺目  踩在柔软的沙上  一个人 只有静静地听  自己的蛩音结
期刊
独 坐  找处沉寂无人的巷道  关掉头顶的矿灯  黑暗柔软的绸缎上  可以铺开一个人内心辽阔的长卷  奔腾的马群踢翻了闲置的低压开关  浩瀚的原始森林挤倒了钢铁的支架  一个中年人头脑里冒出的缕缕青烟  肆无忌惮地将地心的秩序改变  眼前越来越开阔  我因为思想而变得光明  时间因为有我而变得飞快  一个人深坐冥想,用不了多久就会吸干  地心旷古的黑暗在大罐内  天轮沙沙地作响,两辆纺车  分别向
期刊
黄花岭的黄昏  登上黄花岭时  黄花已经安歇了  连翘,不再翘首  她们是开罢,不是开败  面对从容的凋谢  我的衰老也悠悠起来  一缕夕阳,正透过枝丫  昏黄地洒在连翘和我的脸上  此时的我,情愿做一个黄脸婆  加入到凋谧的黄花中  突然觉得,这是女人  一生中多么好的时光啊  彻底的衰老  便获得了彻底的自由……在安泽沁河庄  破败的院子,昏暗的屋子  八十四岁空巢老妈妈脸上斑驳的岁月,与斑驳
期刊
曹魏景芝四年(公元262年)八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洛阳城南门外一个普通的院落,一盏昏暗的孤灯在阵阵秋风中摇曳。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英俊挺拔,风姿潇洒,在房间内来回踱步,眉宇间凝聚着刚强,两个嘴角下垂,透出胸中的傲岸和不屈。  放眼望去,不远处是滔滔的洛水,入秋后,接连的大雨,洛河涨潮, 两三处溃堤,北岸的关林,关羽关云长的坟被浸,大水刚刚退去,为了修葺关林,他和众人忙了整整两天。  “吃饭吧。
期刊
我是夕阳下的麦穗,在村庄间用一生去漂泊,我的背影就是农家的土墙,在天黑前从墙那边传来混浊的歌谣,像是土坯墙被击碎的呻吟……  ——题记  房子,是一个人精神深处的梦。关于这个梦的深度,在中国人的心里,人们只要看看大街小巷、深山古村民风乡俗中涉及到文字的那一部分内容,就可以找到答案。一个哪怕再穷、甚至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的中国人,照样也会在自家门上贴上一副含义吉祥的对联。我以为,这对联的存在的形式,大
期刊
一群生命茂盛的人  这一颗是我,那一颗是你  满天的繁星加起来就是  共和国的几百万矿工  他们把名字  交给书写历史的人  把生命抵押给明天  每一次的入井与升井  就是一个生死轮回  他们用风枪和电钻发泄愤懑  用世界上犀利的思想切割煤层  用最尖锐的词语与岩石对话  累了,搬一块滚帮石做板凳  渴了,有喝不完的淋头水  间或,有几颗流星划过夜空  他们并不感到惊讶  只是逐个停下了手中的活 
期刊
茶马古道这个名字,是早就听说了的。在我的感觉里,如丝绸之路一样古老,一样的令人心神向往。但当我在二○○四年深秋实地来到我国大西南的一处茶马古道起始地——四川天全时,仔细观赏了茶马古道遗存,我却产生出一种相当复杂的心情。  所谓茶马古道,绝不仅仅是一条悠然轻松的旅游路线,也不是一首充满浪漫情调的诗,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诗,却是一首不乏血汗交糅气息的沉重的诗。它的开拓与千百年的存在,无疑在交通、商贸
期刊
虽处一地,认识东亮的时间相对较晚,那是2009年秋季静宁“零度空间”成立后,在空间的12位作者中东亮属年龄最小的。初识东亮,满脸的腼腆与稚气让人喜爱,其书作亦是,那时东亮的书法作品已经透露出了许多灵性与才气、睿智与大气。让我看好。  有人说学书必须从楷入手,也有人说学书与年龄有关,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我认为学书关键在于路子和方法正确与否,即使是路子和方法对了,如果没有抓准传统经典法帖中适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