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孔老之道之异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道”是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孔子和老子同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二者都对道有很深刻的认识。但是孔老之道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笔者认为这些差异可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孔老之道各自的核心及其所属范畴;孔老之道的主旨;孔子和老子对德、仁、礼、义的看法。本文主要从上述三个角度对孔老之道的差异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孔子、老子思想的差异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仁道 自然天道 德治 无为之治
  1.研究目的
  在学习《论语》和《道德经》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道”在孔子和老子各自的哲学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之后,笔者发现学界关于老子和孔子各自“道”的思想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二者差异的研究却比较少。因此,笔者选择以孔老之道的差异为具体研究对象。为增强分析成果的专业性,主要选择学术界知名学者(哲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知名高校教授等)的研究论文或论著。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如孔子的仁道观、天道观、闻道观等,老子的自然天道观、治道层面和道与德的关系等)进行论述,使我对孔子、老子各自“道”的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笔者希望可以对孔老之道的差异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2.孔老之道各自的核心及其所属范畴有所不同
  2.1孔子之道的核心是仁道,属于伦理范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应以道作为志向,方能以德作为根据,以仁作为凭藉,活动于六艺之中。道是君子孜孜以求的目标,德是君子安身立命的根本,仁是君子实践前二者的依凭。仁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是仁将遵守礼乐制度这样一种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心自愿的服从,亦为道的实现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同时,道也为仁的发展赋予了伦理意义。
  仁道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孔子之道的核心,并且被认为是最高的伦理范畴。笔者将学界几位著名学者的观点概括如下:
  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先生在《孔子思想研究》一文中认为,仁是孔子之道的根本义。
  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在《孔子思想在春秋末期的作用》一文中仁是最高道德标准,离开了仁,忠孝等都毫无意义。
  冯友兰先生在《论孔子》一文中讲到孔子之道时认为仁道是孔子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原则。
  上述学者均认为仁道在孔子之道中居于中心地位。笔者认为仁道最能体现孔子之道的内涵,体行仁的原因,就是为了接近道。仁道具有众多的内涵。例如:忠恕之道、义利之辨等思想都可以置于仁的意境下。忠、恕是仁道的基本要求。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忠恕之道由始至终贯彻于孔子之道。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此道即忠恕之道。对于义利之辨,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指行为和思想符合礼的标准,不做逾矩之事。义和利居于对立面,君子重义而轻利,行为中处处彰显仁义。仁道不仅可以体现在个人修养层面,对于治国而言,仁道则更为重要。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孔子认为,同齐国相比,鲁国更具仁风,更易实现仁道。联系历史背景,齐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地,鲁国是周公的封地。齐国唯才是举、论功行赏,因此得以率先建立霸业。鲁国一直秉承祖制、崇礼尚信,恪守周公之德。在孔子看来,齐国施行的是霸道,其风虚诈,鲁国施行的是王道,其风仁厚。孔子在鲁国任中都宰,政绩显著。齐国听闻鲁国日益强大十分惶恐,晏婴为齐景公献策,选取国中八十位能歌善舞的美女送与鲁国国君,迷惑其心志。鲁国国君和当权大夫季氏整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孔子只得愤然离去,因而仁道未能在鲁国实行。其后孔子周游列国,皆不能实现抱负,最终在古稀之年遗憾返鲁。但是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确实做到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仁道已经完全被孔子内化于心,成为孔子终其一生的坚守。
  除仁道外,孔子之道还包含天道、天命、德治等内容,是一个涵盖范围甚广的体系。但是仁道居于核心位置。孔子在探讨其它概念时,都不会脱离仁道的主旨。因此,笔者认为仁道是孔子之道至关重要的部分。
  2.2老子之道的核心是自然天道,属于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层面
  对老子之道的研究倾向于从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探讨道的含义、体征和功用。老子之道是一种自然天道观,既属于宇宙生成论范畴也属于本体论范畴。道字只是名称或符号,用来指代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道无形无名,深奥玄妙,流旋周转于世间,虽深不可测却真实存在。道的体征是难以把握的,只能通过观察和思考去认识它的部分内容。道虽无影无踪,但其运动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道由无产生一,进而生二生三以至无穷。万物在达到生长顶点时逐渐走向衰亡,最终复归于道。笔者对学者郭齐勇、张岱年、陈鼓应的相关观点进行了概括整理。
  郭齐勇先生在《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中认为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属于老子道论的第一、第二层面,说明老子之道是形上本体,是生成万物的超越根据。
  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在《论老子的本体论》一文中认为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老子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问题,认为天不是最根本的,而最高的本源是道。老子将道置于天道的范畴之上,道在生成天地万物之后依然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内在依据。
  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释及评介》一书中认为,道是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道可作为形而上的实存者,它的实存意义可以从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两方面描述,就道体而言,道无形无名,不能用感官感知,但它真实存在,且存在方式是唯一的、永恒的。从宇宙生成论方面来看,道生成于天地之先,且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持续性过程。有无是道的两种不同的显现方式。
  结合上述学者观点,笔者认为老子之道更倾向于是一种自然天道观。道作为本原生成宇宙万物,在哲学意义上属于本体论。这种自然之道是有和无的共同归属。
  《道德经》首章对道作为本原进行解释“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成天地万物,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在状态上表现为未形、无名,但却可以通过从无到有的转化生养万物。《道德经》其他章节中也有关于道为本原的内容:“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王弼将谷神解释为无形无影的虚空之物,处于广袤的空间。老子用谷神象征作为宇宙本原的道,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孕育和诞生万物的母体,形象的说明了道的主要意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王弼认为世间万物有千万种形态,最终都可复归于一种形态,一是最接近无的状态,由无产生一,进而生二生三以至无穷。一是有和无的分界点。道生一,说明道在一之前,在次序上是与无接近的。但在生成有的意义上,道与无并非完全相同,道不仅可以生成有,而且可以将有包含在内,体现在无与有的生成变化之中。因此,道是有和无的共同归属。天地万物的存在的实质是道从生成、发散、再到聚合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3.孔老之道的主旨不同
  3.1孔子之道的根本目标是维护礼乐制度和实现德治
  孔子推崇周礼,曾说“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以复兴周礼为己任,维护宗法礼乐制度是孔子之道的主旨。孔子对礼乐制度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继承方面体现在,他提倡恢复宗法礼乐制度,依据等级和次序治理国家。仁道则是孔子对礼乐制度的创新,他倡导发自内心的服从礼制,仁道充分诠释了这一由内而外的显发过程。
  冯友兰先生在《论孔子》一文中认为,仁和礼的关系的实质是文和质的关系,“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仁与礼须紧密结合,才能使仁道的现实意义得以彰显。
  著名古文字学家高亨先生在《孔子思想三论》一文中认为,仁是有阶级性的,这种阶级性也体现在他关于礼的思想中。孔子的礼治思想并不完全是保守和复古的,他提倡维护周礼、劝说统治者效法远古先王,在春秋时期具有进步意义。孔子本属于士阶层,不可避免的具有两面性。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时对人民也有一定的同情。正是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孔子的思想兼顾了两个阶级的利益,因此同时体现出先进性和保守性。
  孔子虽然属于士阶层,但是他了解并同情百姓生活的疾苦,因此在施政方面,孔子提倡德治。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如果国君以德治国,人民就会像众星拱月一样拥戴他。孔子十分推崇尧、舜、禹这样的圣王先贤,憧憬于先王之道,曾因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先王之道正是德治的典范。孔子所期望的统治者应具有的美德都体现在尧、舜、禹三王身上。尧以仁闻名,爱民如子;舜以孝闻名,德行昭著;禹治水有功,造福百姓。尧、舜、禹时期虽未产生完备如周礼的体系和制度,但是君王却能创立大治治世。
  反观春秋时期,礼坏乐崩,天下大乱,孔子为推行德治周游列国,却无功而返。时代的局限使孔子无法成为像周公、子产一样的政治家,但是孔子在政治方面的言论却颇具价值。他的德治思想正是从仁道精神中发展而来的。孔子认为,好的君王因用德行感召臣民,用礼制约束臣民。而颁布政策、运用刑罚是治国的下策,圣王不取。
  德治有具体的施行方法。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将德治具体概括为节省用度、爱惜民力、役使百姓要按照时令,不要干扰农业生产。在施政的次序方面,孔子的看法是先庶之、再富之,而后教之。首先,使人口增多,然后时百姓生活富足,最后再对百姓进行教化。孔子的先富后教思想也适用于当代。为政之道是讲求次序和方法的,不是一味要求百姓知礼守礼,而是循序渐进的引导百姓服从礼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3.2老子之道旨在通过致虚守静实现圣人之治
  老子之道提倡虚静,只有内心达到虚寂的状态,才能常保清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对于虚静的解释,王弼注:“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动作生长,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著名学者蒙培元先生在《“道的境界——老子哲学的深层意蕴》一文中认为道的修养功夫在于“守静”,“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老子之道中包含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只有坚守真正的安宁和清静,用虚静的心态观察事物的生长反复,才会发现一切存有或变化都是从虚静中产生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对圣人之治进行了概括:“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圣人是依据道处世的,他无需采用言辞就可以教化民众,对万物的生长不加以限制,建立了功劳却不居功,正因为圣人不认为自己建立了功劳,所以在民众心中永远都占据崇高地位。
  由此观之,圣人处世的首要原则是推行无为之治。只有不干预民众的生产活动,让民众按照自己原本的方式生活,才可以使社会得到良好的治理。
  刘笑敢先生在《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一文中认为指出老子的无为是一个一贯的行为原则,可以产生实际的效果。无为同样也是道的特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之道为圣人提供了行动的依据。
  实现无为之治的前提是统治者消除私欲,而这一点只有圣人可以做到。圣人完全体悟道体,是“玄德”之人。圣人不需借助仁义、法令使百姓归服,只需无为,即可使天下大治。与无为之治相对的是有为之治。老子认为选贤举能、推行仁义的根本目的是为满足统治者的私欲。在十九章中,老子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方法建议统治者摒除私欲,使百姓获得切实的利益。
  圣人推行无为之治不仅是为百姓考虑,而且是为形成淳朴的社会氛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认为圣人教化百姓应从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让百姓衣食无忧,增强体质,同时使百姓内心空虚、无知无欲。淳朴的人增多,天下自然就会安宁和谐。由此可见,无为之治,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看似什么也沒做,不是有意的引导百姓回归自然,却使天下都复归自然,因此圣人看似无为,实则无不为。
  4.孔、老之道都涉及德、仁、礼、义,但是在理解上却存在明显差异
  4.1德、仁、义、礼均是孔子之道实现的准备阶段,但它们之间没有等级上的差别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孔子毕生追求的目标,具有高远、抽象的特点。因此在追寻道的过程,需要考虑社会环境和个人素质。在孔子看来,理想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素质均与德、仁、礼、义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从社会环境来看,大治之世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民风仁厚、社会崇尚礼义;就个人素质而言,若想成为一位君子,需要尊道崇德、为仁由己、克己复礼、质直好义。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无过无不及。因此德、仁、礼、义均是实现孔子之道的必要条件,它们都起正面、积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没有提到德、仁、礼、义之间有等级上的差别,在《论语》中,孔子对这四个概念都进行了表述。他的相关言论大多是对具备德、仁、礼、义的人应该是怎样的进行分析。如“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篇)等。孔子没有权衡四者的孰轻孰重,他从未发表过德重于仁、仁重于礼这样的言论。只是后世在进行研究时,为了更深入的挖掘孔子思想的内涵,而对德、仁、礼、义进行比较。例如,学界对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产生分歧,存在两种观点。其一:仁重于礼,仁是本质,礼为形式,礼需服从仁。其二:礼重于仁,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孔子提出仁的观念,是为维护西周礼乐制度。分歧产生的原因是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孔子的历史地位,如果将孔子视为旧制度中礼文化的拥护者,那么礼的价值自然比仁重要,但是如果将孔子视为新时期里涌现的礼文化的革新者,仁的意义必然会得到重视。笔者较为认同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即仁是自觉的内在欲求,礼是外在的强制规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为孔子仁道“思想的内核。
  4.2老子认为,德、仁、义、礼,均是因道未实现才产生的,并且四者在等级上是递减的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八章》
  由此观之,所谓的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皆是在大道已经衰退的形势下产生的。老子擅长从辩证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他看来,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存在是不合理的。人们推崇这些内容,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少它们。究其根源,是大道废。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老子·三十八章》
  在老子之道中,只有道才是真正完满的存在,其它的属性都存在不可忽略的缺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家和先生在《试说《老子》之道及其中含蕴的历史观》一文中认为,德是道由抽象进入具体的第一步。德、仁、义和礼是老子历史观的三个阶段,由德而仁、而义、而礼。在这三个阶段中,后一阶段皆为前一阶段矛盾的必然结果。
  根据刘家和先生的观点,笔者认为,道作为天地本原,是至高无上的本体,人终其一生也无法了解道的全貌,只能把握其中的一部分。德是道的属性,是道从形上本体落入现实进而体现在人身上的性质。德仅为圣人所具备,圣人将德施于天下,以不言之教教化万民。德体现在民众身上成为仁义,用来感召人心,使其向善。最后,当仁义失去其约束力时,便会以礼来替代它成为统治民众的工具。在老子看来,德、仁、义、礼的重要性是递减的。德重于仁、人重于义、义重于礼,而孔子所向往的礼制社会,其实是最末等的社会制度。礼制社会中所宣扬的种种品质,实际都是应当摒弃的。因此,老子提倡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5.总结
  综上所述,孔子之道侧重于研究仁与礼、己与人的关系,属于伦理范畴。其以仁道为核心,根本目标是维护礼乐制度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境界。老子之道的核心是自然之道,旨在通过致虚守静实现圣人之治。二者同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探讨的主要问题域是大致相同的(孔、老之道都涉及德、仁、礼、义等观念),但是对于同一问题域的理解却存在明显差异。上述概念在孔子心中都是正面、积极的,均是实现道的重要途径。而在老子之道却指出,德、仁、义、礼是在大道被破坏后产生的具有消极意义的概念。
  对于孔老之道的关系,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持差异论,其二持互补论。笔者赞同孔老之道互补的观点,互补并非不重视差异,而是在综合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形成更完整的体系。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同样具有十分研究价值,通过研究孔老之道的差异和关系,今人可以在对比和联系中,对孔子、老子的思想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童书业,孔子思想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1960,(1)
  [2]汤一介,孔子思想在春秋末期的作用[J].孔子哲学讨论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
  [3]冯友兰,论孔子[J].光明日报,1960,(7).
  [4]郭齐勇,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J].教育文化论坛,2009,(1).
  [5]张岱年,论老子的本体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4,(1).
  [6]陳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中华书局,2009,2.
  [7]高亨,孔子思想三论[J].哲学研究,1962,(1).
  [8]蒙培元,“道”的境界——老子哲学的深层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1996,(1).
  [9]刘笑敢,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10](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1](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作者介绍:麻晓澎,内蒙古大学本科在读,哲学方向)
其他文献
加强房产档案管理是优化房产行业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城镇发展建设、住房保障管理、体制改革、交易管理、权属登记、调节纠纷、物业管理、确保产权人应有权益以及拆迁管理等工
在部分档案建设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要实现档案数字化网络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与学校教学用电脑相配套,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必须发动具有较高计算机技能的电脑教学人员,共同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农业产业链升级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概括总结了承德市农业生产概括,分析了承德市农业产业链升级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承德市“消费拉动型”农业产业链升级的战略构想,具体包括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和培育农产品品牌、紧密联系当地旅游市场、积极打开国际市场等措施。  关键词:承德市;农业产业链;产业链升级  一、承德市农业生产概况  (一)农业资源条件。农业资源条件
遗传病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相当高.据统计,遗传病有3000多种,患者约占总人数的10%.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传染病和流行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降低,而遗传
垂体瘤是来自垂体腺、神经垂体以及胚胎期颅咽管囊残余鳞状上皮的常见原发性颅内肿瘤,占所有原发肿瘤的10%-15%.随着手术技术、人路方式的不断提高,神经内镜及照明技术和配套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当今汽车业中,汽车厂都采用与供方同步研发的方式加快汽车研发速度,抢夺市场份额。在同步研发过程中,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研发的速度和质量。长安汽车90%以上零部件为外购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又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国家宪法日的设定,对宪法实施具有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既有助于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又强化国家工作人员“保护公民权
电视购物以其直观、便利 、快捷等优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优厚的利润空间使一些急功近利的商家任意夸大产品功效,恶意欺骗消费者,致使电视购物行业遭遇寒冬,行业信誉降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