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伦的十天亡命路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13631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50岁的高玉伦在哈尔滨延寿县看守所内,与“狱友”王大民和李海伟商量着逃离看守所的时候,他一定没有想到,此后的10天,他会不停流窜于当地田林地带。2013年12月,他因杀死“发小”李德玉而被拘捕。2014年9月2日,处于死刑复核期的他从看守所逃出。还没正式入狱,就已经上演了“越狱”的戏码。没有意外的话,这也是他最后一次逃走。几个月后,他将被判处死刑。
  一路向西
  在哈尔滨警方9月2日公布消息后,延寿县进入全县戒备的状态。王大民往西北跑向新胜村王海屯,李海伟往位于东北方向的老家六团镇奔跑,而高玉伦则一路向西。
  印有三人囚服照和身份信息的通缉令在2日之后几乎贴满延寿县,路边石柱、电线杆、小卖部玻璃窗……随处可见。警方倡导市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或协助抓捕逃犯,赏金最高可达15万元。
  通缉令上,高玉伦长着一张国字脸,高鼻梁、小眼睛,带有很深的抬头纹。10天来,延寿县村民对这张脸熟稔于心,多次向警方举报“发现高玉伦的踪影”。据统计,高玉伦被“发现”的地方至少有6处,主要集中在新村乡(2处)和青川乡(4处)。
  青川乡倪家屯距看守所约13公里,种有大片玉米地。4日晌午,高玉伦逃到这里,长袖警服已在逃走中丢失。为了掩人耳目,他尽量从玉米地走,裤腿被雨后的泥土浸湿,整个人狼狈不堪,更糟糕的是,他发现他迷路了。
  9月4日下午,哈尔滨数百名荷枪实弹的武警官兵形成合围,在倪家屯一字排开,进入拉网式搜捕。高玉伦此时在各片玉米地、灌木丛逃窜,一路听到警方直升机在低空盘旋,喇叭不断播放:你已经被包围,立刻自首是你最好的选择。
  两天之后,高玉伦逃进倪家屯西向的唐家屯,饥饿难耐。他潜入一家小卖部,喝了两瓶饮料和半瓶啤酒,并顺手带走七袋月饼、两大袋饼干、十余瓶小瓶白酒、两包香烟,一床薄被和一件棉袄。出人意料的是,走的时候,高玉伦在桌上留了120元钱。大批警力在接到通报后涌向唐家屯,但搜捕几个小时后,仍一无所获。高玉伦再次成功脱逃。
  地形险峻
  高玉伦究竟会藏在哪个玉米地里,没有人能够精准地判断。延寿县辖区面积约3149平方公里,素有“五山四分田,半水半草原”之称。成片的玉米地郁郁葱葱,蔓延成上千平米,从外面根本望不到地里的任何动静。高玉伦逃行的方向是延寿县绵延数十公里的茂密山林,高玉伦若躲在里面,外面的人也很难找到。
  9月8日中秋月圆夜,从唐家屯里买走七袋月饼的高玉伦逃到青川乡光荣屯虎圈山上,正准备好好休息一晚,没想到却迎来了警方的大搜捕。哈尔滨警方当晚首次出动了特战突击队“老虎突击队”,警戒封控整座山,上千名警员“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地在山里布点蹲守。在此之前,他们接到村民的举报,称高玉伦“手持镰刀”出现在山上。
  青川在9月7日下了一场大雨,崎岖的山路变得泥泞不堪,让搜捕更加困难。根据当地村民的说法,积水的山路根本难不倒高玉伦。他在三十岁之前就有“跑山”的经历,经常上山采蘑菇、打猎等,对当地山形极为熟悉,甚至可以在山上待几天都不下来。时值秋季,野外的果子、稻谷、玉米、土豆都成熟了,这些都成为高玉伦逃亡之路的果腹之物。
  最终抓获
  9月11日17时左右,公安部刑侦局宣布,高玉伦在青川乡合富村西王家屯被抓获。
  按照冯桂兰的说法,高玉伦并没有外界说的那么神,他唯一会开的车,是家中后来为种地添置的手扶拖拉机。至于“跑山”,其实也就是“上山采采蘑菇,套套兔子、野鸡”,他从未留宿山中。了解儿子的冯桂兰可以想象到高玉伦逃亡10天的潦倒。
  9月11日16时许,饥饿难耐的高玉伦决定去王家屯的亲戚汤大明家讨饭吃,汤大明的父亲是高玉伦的亲家公。王家屯距延寿县看守所约30多公里,高玉伦未走大路,多在玉米地或小道穿行,9天后步行至此。
  他一进门就喊亲戚给他做饭吃,但“瘦得连家里人都不认识”。汤大明的妻子(高玉伦的侄女)正好从外面回来,见到高玉伦,立刻喊出,“这不是我二大爷吗”。随后,汤大明的妻子答应给高玉伦做饭。就在高玉伦坐下等着开饭时,汤父给汤大明弟弟递了一个眼色,二人用塑料绳子将高玉伦捆住。高玉伦惊慌一怒,踹了其亲家公一脚:“连你都出卖我。”
  早就接到村民举报的警方正赶到汤大明家,多名警察合力将高玉伦控制住,押往他10天前逃出的看守所。一路上,大批村民涌上街头看他。与通缉令上的照片相比,双手被铐的高玉伦已瘦骨嶙峋,身穿绿色短袖、灰色裤子,衣衫凌乱,显得格外潦倒。
  进入延寿县看守所的高玉伦被押在一张沙发上坐下。面对两位押解他的民警,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这手勒得受不了了,能不能给我松一松啊?”
  高玉伦被抓后,侄女跟冯桂兰打电话,“连哭带嚎的”,她反倒劝说:“你二大爷最后跟你见一面,吃顿饭,够了。”在与大儿子的通话中,冯桂兰还冷静地叮嘱“你得回来收尸。”
  关于举报
  汤大明否认了网上所说的自己的父亲对高玉伦说“你吃着,我报警”的说法。他告诉记者,9月11日中午,由于弟弟入伍,全家人请亲朋好友过来吃顿饭,算是为他送行,高玉伦如果知道当天家里有客人,估计不会上门来。“他在我们家前后待的时间不过十多分钟,喝了半杯烧酒,吃了两口菜,就被我爸和我弟绑了。”
  汤大明说,之所以举报高玉伦并把他绑了,是因为他做了违法的事,自己举报高玉伦完全跟15万元举报赏钱没有任何关系。“当时谁会想那么多?再说,这钱你拿在手上,能花得安心吗?”
  他表示,高玉伦在被控制后到等待警察到来的这段时间十分平静,似乎没有再逃跑的打算。也许是怕警察来反抗挨打,见了警察,他主动说“我投降”。临走时,高小英红着眼圈,流泪说:“让我二大爷喝点酒再走吧,他最喜欢喝酒了。”
  万宝村村支书孙茂兴告诉记者,在高玉伦捅死李德玉之前,他跟村民们的关系其实还很不错。平时只要谁家有需要帮忙的事情,招呼一声他就会过去。   “平时没看出来他性格上有什么缺陷、特别好勇斗狠啥的,挺正常的一个农民。”孙茂兴还特别指出,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高玉伦的传言其实都是谣言。比如,网上有消息说高玉伦之前当过兵,还用猎枪打过猎,有野外生存经验,并且有反侦查经验。孙茂兴说,这些都是瞎掰,高玉伦从来没有当过兵,也没有所谓的反侦查经验。他表示,高玉伦能跟警方周旋这么多天,主要是因为他是本地人,对当地地形熟悉,知道往哪里逃能避开警方视线。
  被害者全家 惊心十天
  九天,整整九天。被害人李德玉之子李冬奎在心底里默数着这个日子,数到了十。自从9月2日听到“高玉伦越狱”之后,李家陷入了噩梦般的躲藏中。
  当警察告诉李冬奎“高玉伦”被捕的消息时,那块在他心底压抑了十天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他在家门口,望着满天的白云,他有种从未有过的开心。
  现在被高玉伦杀害的李德玉家人从宾馆回来恢复正常生活这一夜,是李家的狂欢夜。在去年的冬天,李冬奎的父亲被高玉伦杀害,李家的噩梦从此开始。如果不出意外,李冬奎应该等来的是高玉伦伏法的好消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等来的是“高玉伦越狱逃脱”的噩耗。
  从那一天开始,李冬奎便锁上了家里的大门,带着全家老小住进了宾馆。除了中途,他实在想家回来看了两次之外,一家人都不敢踏进家门半步。“高玉伦越狱之后,老李家的人就走啦!”村民们说,村里发出通知,要求家家户户晚上关好门窗,防止高玉伦回村寻仇,“太吓人了,这些天提心吊胆。”
  而让李冬奎全家提心吊胆的杀父凶手高玉伦,却正是父亲的“发小”。去年12月4日,高玉伦与李德玉到一个村民家吃饭,酒后,两人因琐事发生口角。李德玉打算离开时,高玉伦拿起案板上的长刀,刺向李德玉的心脏,致其死亡。李德玉的女儿李冬梅描述,事发时高玉伦对她父亲说:你家挺有门子。李德玉说,我家可没有门子,你多有门子呀。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没想到接下来,高玉伦却拿起了刀行凶。
  当噩梦的终结被告知后,李家欢喜若狂。昨夜,李家在躲避了十天后,全家第一次聚集在一起吃饭,这顿饭,全家人都吃得很香。这一宿,李冬奎和家人住在自家热乎乎的炕头上,心中涌起了无限的喜悦和憧憬。
  对于李冬奎而言,最幸福的莫过于可以开着他的农用拖拉机下地干活了。前几天因为不敢下地里收割,他不断发愁。而今天,他发现生活的改变其实是瞬间的事,他有些猝不及防。这个清晨,他的拖拉机声响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一个早上下来,蓝色的T恤上,沾满了黑色的泥土,他却满不在乎。
  上午10点钟左右,李冬奎带上妻子,开着收割机下地了。“一百多元一亩。”李冬奎的妻子说,他们也在帮别人家收割稻谷,可以挣点钱。当收割机远去的时候,小女孩拉着奶奶的手跟爸妈挥手。
  老母亲感觉抬不起头
  在高玉伦越狱的前一天,老母亲就生病住院了。住院这十来天的时间里,她一直在担心着儿子,“他这十来天在外面吃不上饭,下雨更遭罪啊。”如今儿子终于被抓了,老母亲也打算出院。
  老母亲穿起拖鞋,来到窗户旁边,把头贴在玻璃窗上说:“现在都走了,前几天白天黑夜这里都停着警车呢。”高母回忆说,她最后一次见高玉伦是在法庭上,“我看见了他,他也看到了我,但没说一句话。”“他被抓了,我很高兴。”冯桂兰说,儿子不是犯了点小错,而是杀了人,她觉得儿子不可以获得原谅。“早点将他枪毙了,好了,我也省心了,大家都安心了。”这些天以来,冯桂兰从没有为儿子哭过。自从儿子杀人之后,她感觉在村里也抬不起头来。这一年多以来,她都没敢跟被害人家里说过话,在她的心里,儿子犯下的罪行,是在他生命中承受不起的重量。老母亲把她花白的头发靠在枕头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摘自《城市商报》)
其他文献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不夸张,不典型化,不脸谱化,不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艺术的魅力便要打些折扣。千百年来,杨家将的故事就在这种艺术化过程中逐渐丰满、丰富了,满足了人们对忠烈的感佩,对奸臣的鞭挞,对昏君的痛恨。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种寄托。为了追求这种希望,杨老令公战死了,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继承遗志继续战斗;男人牺牲了,佘
期刊
“羊水栓塞”,一个医学名词,最近频频见诸报端:2014年7月13日,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云南分校的一位老师在云南省玛丽亚医院分娩死亡,被诊为“羊水栓塞”;8月10日,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产妇剖宫产过程中死亡,也被诊断为“羊水栓塞”。  “回溯近年来媒体报道的以及我们代理的大量产妇分娩死亡的医疗纠纷案件,产妇的死亡原因最终几乎都被医方诊断为‘羊水栓塞’。一时间似乎让人感觉我国孕产妇‘羊水栓塞’的发病率、
期刊
“三鹿毒奶粉”事件已过去6年,当年被免职的3名石家庄市领导,已悉数复出。在备受关注的舆论风暴中被免职,随后悄然起复,“三鹿奶粉”事件并非孤案。梳理2008年以来,引起舆论关注的52起官员免职案例,40名因突发事件被免职的官员中,半数也获相同“待遇”。  连降数级等“降级”处分对官场有更大的震慑效果,也堵住了“官复原职”的漏洞。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降级’处分有个两年时限,两年后解除处分,但即便是解
期刊
美国著名跑车改装公司亨尼西日前宣布将生产世界最快跑车Venom F5 GT,欲从布加迪威龙手中夺走“最快量产车”头衔。Venom F5 GT將采用Venom GT使用的7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升级版,马力高达1400匹,只需要13.6秒就可以将时速从0提升至3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467公里。布加迪威龙曾于2010年跑出时速431公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亨尼西说,虽然尚未投产,但公司已经收到了
期刊
爱吃西红柿的男生,看到英国这项研究结果可以暗爽一下了。  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考察了近2万名50至59岁英国男性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再综合考虑吸烟、运动习惯等因素,发现多吃西红柿防前列腺癌效果最为明显。一周食用西红柿或西红柿汁等超過10次,每次不低于80克,可将前列腺癌风险降低约18%。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西红柿含有大量抗氧化剂“番茄红素”,可对抗人体中的毒素,使细胞免于受损。当然,光
期刊
作者: 秦明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4-6  页数: 328  定价: 32.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法医秦明  内容简介  畅销30万册“法医秦明”系列第三季。在这个以法医为主角的系列中,年轻的法医秦明与痕迹勘查员林涛、法医助理赵大宝一起,从蛛丝马迹开始追逐真相,破获了一个又一个案子,惩恶扬善,弘扬正气。《第十一根手指》共收录了13个案子,故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期刊
非婚生子女,即生父母没有婚姻关系的子女。近日,上海一中院完成的一项司法统计显示:涉非婚生子女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同时,涉案父母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该类案件中,涉案父母有超过三成为“80后”,甚至出现了“90后”父母的身影。  我国《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然而,实际生活中,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却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  拒做鉴定,也不能逃避责任  【案例】 
期刊
“这事儿难办了!”这种声音越来越多地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也有了切身感受:小到医院挂号、驾驶证违法销分、孩子上学,大到办理“减假保”、承揽工程项目、协调人事提拔,如果想托人从中做手脚,难度越来越大了。  曾经,有的“掮客”特别活跃,没有不敢接的活儿;有的官员特别胆大,没有不敢办的事儿。虽然花钱托人走“后门”办事儿是个别现象,但其危害和影响巨大。花钱托人或以权相压办理的这类事儿,大多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期刊
今年已经68岁的霍震霆,英气依旧不减当年。他身材壮硕,将略显花白的头发梳成一丝不苟的大背头,颇有些港式明星的意味,举手投足尽显绅士风度。  一直以来,霍家时刻处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大事小事都是公共话题。这个家族的创富史大家耳熟能详,他们对国家的改革开放和体育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众所周知。  但是,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听霍震霆先生亲口讲这个爱国家族的故闻轶事,讲他当年亲历香港回归、申奥成功等大事
期刊
人生幸福,莫过于内心淳朴。  淳朴是心灵深谷的幽兰,是生命世界的暖春,是人生慈悲的情怀。淳,就是真实、自然、纯洁、善良;朴,就是淡雅、质朴、素简、平和。淳朴,就是清清的心灵,淡淡的喜乐,怀抱着对生活的热爱,任凭俗尘纷扰,我自清风朗月,以生命本来的样子呈现于世,安之若素,不浮不躁,多美好的意境啊。  人活得淳朴,才可亲可爱。  淳朴的人,不贪恋虚荣,不刻意躲避名利,即使有缺憾,也能守住心中的那份从容
期刊